第二場 柏舉之戰

第二場 柏舉之戰

春秋末期規模最大的戰爭

時代背景

公元前六世紀是中國春秋時期,之所以稱為“春秋”,源自於孔子所修訂的一部叫《春秋》的著作,這部書中記載的時間跨度與構成一個歷史階段的春秋時代大體相當,即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200多年間的歷史。所以,後人就將這一歷史階段稱為“春秋時期”。春秋時期屬於東周的一個時間段,這一時期的周王室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形成了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相繼稱霸的局面,史稱“春秋五霸”。柏舉之戰就是春秋末期吳國和楚國為爭奪霸權而進行的一場戰爭,吳國和楚國是位於古代中國南部的兩個國家。為了爭奪霸權,在公元前584年到公元前514年的70年間,雙方先後發生過十次大規模的戰爭。公元前515年,吳國公子光奪得吳國王位,稱吳王闔閭。闔閭即位后,立志稱霸天下。他發展經濟,重點發展軍事,任用大軍事家孫武為將軍,教授兵法,吳國出現國富兵強的勢頭。楚國是南方大國,也是長期以來吞併諸侯國最多的國家。但自公元前516年楚昭王即位后,因為內政腐朽,又與周邊國家唐國、蔡國等國不和,楚國的國力漸漸衰弱了。這就為吳王滅楚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人物評析

孫武,字長卿,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人,著名軍事家。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軍,佔領了楚的國都郢(yǐng)城,幾乎滅亡楚國。其著有《孫子兵法》十三篇,被後世歷代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他是我國在兵法方面的集大成者。被後人尊為孫子、孫武子、兵聖、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中國兵學始祖孫武畫像囊瓦,字子常。春秋時楚國大夫,柏舉之戰楚方總指揮。沈尹戍,楚國大將,柏舉之戰楚方副總指揮。

交戰過程

吳國是春秋晚期興起於南方的一個國家。它的發展,始終與同在南方的楚國有着尖銳的矛盾。楚國是大國,又是強國,處於弱勢地位的吳國長期以來過着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日子,非常不情願地參加這場慢節奏的土狼與雄獅的舞會。直到吳國第二十四代君主闔閭的即位,這種情況才得以有所改變。闔閭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他即位以後,勵精圖治,發展生產,改良吏治,整軍經武。“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並大膽起用伍子胥、孫武、伯嚭(pǐ)等一批外來的傑出人才,來輔佐他成就自己的爭霸大業。這時,位於西部的強楚,就成了吳國前進道路上的最大障礙。換句話說,也就是只有從根本上打垮或削弱楚國,闔閭才能實現自己成為中原霸主的夢想。

在過去的60餘年裏,吳國與楚國先後發生過十次大規模的戰爭,其中吳軍全勝六次,楚軍全勝一次,互有勝負三次。總的趨勢是,吳國逐漸由弱變強,開始佔據戰略上的主動地位。進入春秋以來,楚國同位於北方的晉國長期交戰,爭霸中原,搞得民疲財竭,國力中衰。同時,楚國內部政治黑暗,軍事將領無能,民眾怨憤,君臣離心,也給吳國創造了可乘之機。從這一點來看,當時的楚國雖然貌似龐然大物,餘威尚存,其實早已是外強中乾,再也經不起任何戰爭風雨的吹打。柏舉之戰前夕,楚國實際上已經處於戰略上的被動地位了。當然,從整體實力上來說,楚對吳還具有一定的優勢。所以,當公元前512年闔閭第一次提出大舉攻楚的戰略計劃時,睿智的孫武即以“民勞,未可,待之”的理由加以勸阻。不過吳國君臣並未消極地守株待兔,他們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們從不消極等待敵方出現破綻,而是積極運用謀略,主動創造條件,完成敵我優劣對比的轉換。為此,它首先伐滅楚國的羽翼——徐和鍾吾這兩個小國,為進而伐楚掃清道路。其次,也是最為重要的,是採用了伍子胥提出的“疲楚誤楚”的高明戰略方針。具體做法是:將吳軍分為三支,輪番出擊,騷擾楚軍,麻痹敵手。這一措施連續持續了六年有餘,吳軍先後襲擊楚國的夷(今安徽渦陽附近)、潛(今安徽霍山東北)、六(今安徽六安北)等地,搞得楚軍疲於奔命,鬥志沮喪。同時,吳軍這種淺嘗輒止、不作決戰的做法,也給楚軍造成錯覺,誤以為吳軍的行動僅僅是“騷擾”而已,而忽視了吳軍這些“佯動”背後所包藏的“禍心”,放鬆了應有的警惕,到頭來還是吃了大虧。

公元前506年,楚國令尹囊瓦率軍圍攻已歸附吳國的小國蔡國,蔡國在危急中向吳求救。吳國便打起“興師救蔡”的旗號,準備和楚國來一場大戰。這一次,吳王闔閭親自挂帥,以孫武、伍子胥為大將,闔閭的胞弟夫概為先鋒,傾全國3萬水陸之師,乘坐戰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趨蔡境。囊瓦見吳軍來勢兇猛,不得不放棄對蔡國的圍攻,回師防禦本土。當吳軍與蔡軍會合后,另一小國唐國也主動加入吳蔡兩軍行列。於是,吳、蔡、唐三國組成聯軍,浩浩蕩蕩,沿着淮水繼續西進。進抵淮汭(ruì)(今河南潢川)后,孫武突然決定舍舟登陸,由向西改為向南。伍子胥不解其意,問孫武:“吳軍習於水性,善於水戰,為何改從陸路進軍呢?”孫武答道:“用兵作戰,最貴神速。應當走敵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個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遲緩,吳軍優勢難以發揮,而楚軍必然乘機加強防備,那就很難破敵了。”說得伍子胥點頭稱是。就這樣,孫武挑選了3500名精銳士卒作為前鋒,迅速穿過楚國北部大隧、直轅、冥阨三道險關,直接向楚國的縱深奔去。不出數日,這支部隊就打到了漢水東岸。

當吳軍突然出現在漢水東岸時,楚昭王慌了手腳,急派令尹囊瓦和左司馬沈尹戍,傾全國兵力,趕至漢水西岸,與吳軍對峙。左司馬沈尹戍向令尹囊瓦建議,由囊瓦率楚軍主力沿漢水西岸正面設防。而他本人則率部分兵力北上方城(今河南方城),迂迴吳軍的側背,毀其戰船,斷其歸路。爾後與囊瓦主力實施前後夾擊,一舉消滅吳軍。本來,這是楚軍擊敗吳軍的上策。囊瓦起初也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議。可是在沈尹戍率部北上方城后,另一個楚將武城黑卻對囊瓦說:“如果等待沈尹戍部夾擊,則戰功將為沈尹戍所獨得,不如以主力先發動進攻,擊破東岸吳軍,這樣令尹之功自然居於沈尹戍之上。”大夫史皇也說:“楚人討厭你而讚揚沈尹戍。如果沈尹戍先戰勝吳軍,功在你之上,你的令尹之位也就難保了。最好趕快向吳軍進攻。”囊瓦一聽,覺得有理,遂改變原來的作戰計劃,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傳令三軍,渡過漢水,向吳軍進攻。

孫武見楚軍主動出擊,正求之不得,遂採取後退疲敵、尋機決戰的方針,主動由漢水東岸後撤。囊瓦果然中計,揮軍直追。吳軍以逸待勞,在小別(在今湖北漢川東南)至大別(今湖北境大別山脈)間迎戰楚軍,三戰三捷。囊瓦連敗三陣,便想棄軍而逃。史皇對他說“國家太平時,你爭着執政,現在作戰不利,你就想逃跑,這是犯了死罪。現在你只有與吳軍拚死一戰,才可以解脫自己的罪過。”囊瓦無奈,只得重整部隊,在柏舉(今湖北麻城)列陣,準備再戰。

公元前506年十一月,吳軍趕到楚軍陣前,列陣相峙。吳軍先鋒夫概對吳王闔閭說:“囊瓦這個人不仁不義,楚軍沒有幾個願為他賣命。我們主動出擊,楚軍必然潰逃,我軍主力隨後追擊,必獲全勝。”闔閭不允。夫概回營后,對部將說:“既然事有可為,為臣子的就應見機行事,不必等待命令。現在我要發動進攻,拚死也要打敗楚軍,攻入郢都。”於是率領自己的5000前鋒部隊,直闖楚營。果然楚軍一觸即潰,陣勢大亂。闔閭見夫概部突擊得手,乘機以主力投入戰鬥,楚軍很快便土崩瓦解。史皇戰死,囊瓦棄軍逃往鄭國。楚軍殘部撤到柏舉西南的清發水(今湖北安陸西的涢水),吳軍半渡而擊,俘虜楚軍一半。渡過河的楚軍逃到雍澨(今湖北京山縣境),正埋鍋造飯,吳軍先鋒夫概部追至,楚軍倉惶逃走。吳軍吃了楚軍做的飯,繼續追擊。楚左司馬沈尹戍得知囊瓦主力潰敗,急率本部兵馬由息(今河南息縣境)趕來救援。吳軍先鋒夫概部在沈尹戍部突然的凌厲反擊下,猝不及防,一下被打敗。吳軍主力趕到后,孫武指揮部隊迅速將沈尹戍部包圍。儘管沈尹戍左衝右突,奮勇衝殺,受傷三處仍無法衝出包圍。最後沈尹戍見大勢已去,遂令其部下割下自己的首級回報楚王。隨後吳軍一路向郢都撲去。

這時,郢都城內已是風聲鶴鳴,人心惶惶,楚昭王不顧主戰大臣子西、子期的反對,也不顧全城軍民的生死存亡,悄悄帶上幾名家屬開門出城,向雲中和隕城方向逃去。昭王西逃的消息傳到軍前,楚軍立即渙散,子期率部分精兵去追趕和保護昭王,子西見事不可為,也只好率殘兵西逃。十一月,吳軍攻入郢都。柏舉之戰遂以吳軍的輝煌勝利而告結束。

戰爭影響

柏舉之戰可謂是春秋晚期一次規模宏大、戰法靈活、影響深遠的戰役。吳軍靈活機動,因敵用兵,以迂迴奔襲、後退疲敵、尋機決戰、深遠追擊的戰法,一舉戰勝多年的敵手楚國,給長期稱雄的楚國以十分沉重的打擊,從而有力地改變了春秋晚期的整個戰略格局,為吳國的進一步崛起、進而爭霸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策略分析

吳軍的勝利是有多方面原因促成的,首先是吳國修明政治、發展生產、充實軍備的結果。其次也是善於“伐交”,爭取晉國的支援和得到唐、蔡兩國協助的產物。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在於其作戰指導上的高明。一是採取“疲楚誤楚”的正確策略,使楚軍疲於奔命,並且鬆懈戒備;二是正確選擇有利的進攻方向,“以迂為直”,乘隙蹈虛,實施遠距離的戰略襲擊,使楚軍在十分被動情況下倉猝應戰;三是把握有利的決戰時機,先發制人,一舉擊敗楚軍的主力;四是適時進行戰略追擊,不給楚軍以重整旗鼓、進行反擊的任何機會,最終順利地奪取戰爭的勝利。楚軍的失敗,政治、外交上的原因在於其政治腐敗、內部動亂、將帥不和、四面樹敵、自陷孤立。從軍事上看,則在於其疏於戒備,遭致奇襲;在於其主將貪鄙無能,臨戰乏術;在於其輕率決戰,一敗即潰。

☆☆戰爭小檔案☆☆

戰役名稱:柏舉之戰

發生時間:公元前506年秋

交戰雙方:吳國VS楚國

交戰地點:今湖北省東北和河南省東南部分區域實力對比:3萬VS20萬

戰爭結果:吳軍佔領楚國都城

戰爭性質:進攻戰

智慧級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較量:中國歷史上的36場以弱勝強的戰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較量:中國歷史上的36場以弱勝強的戰爭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場 柏舉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