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初登大明島

第551章 初登大明島

大明衛所兵制,一人為正丁,一人佐之,四戶供之,即常備軍卒超過百萬,衛所後備役超過四百萬,儘管各衛所逃失無數青壯,依然還有四五百萬男丁,但若由軍戶轉而為十八歲義務兵卒,數量就要少了許多,可他卻不能驟然如此,只能先確定此事,只能等待將來緩慢實行。

衛所歷經兩百年,事實情況很糟糕,真正青壯不足半數,失孤孩童為卒、年老體衰者為卒是普遍之事,若要不管他們,反而會生生餓死在路邊,沒法子養活自己的軍戶依然留在軍中,十八歲青壯只需服役三年,家中分了田地,有了無息借貸可以應急,可以科舉,可以經商務工,比之前不知好了多少倍,底層軍卒的支持,劉衛山自是不太過擔心軍中之事。

劉家兄弟素來重視軍伍,僅以衛所軍卒義務為卒,數量要少了許多,帝國勢必要面對兵源不足的問題,勢必要增加退役軍卒們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勢必要加大愛國教育,鼓勵民間百姓義務從軍。

大明朝,甚至各朝各代,除了秦朝外,軍卒的地位都較低,明朝更甚於各朝,不僅僅承擔著保家護國職責,還要承擔近乎罪民一般重賦,禁止務工,禁止科考,逃散者眾多。

社會需要公平,軍卒戰力需要加強,需要民間更多尊重,不僅僅只是放開與耕種百姓同等權利,還要給予更多社會地位,衛民黨吸納黨員也優先吸納軍中之良人,榮譽性質的“騎士、男爵、子爵”也多授予軍中之卒,退役後有優先入黨,優先入基層為吏資格,諸事皆優先資格。

劉衛山帶着劉衛民的軍中建議回京,執掌帝國最高軍委會諸事,將諸多民務交給一干年輕官吏,一隻眼睛還盯着陝甘諸衛所土改、調動,關外有過萬軍卒和劉部蒙騎,陝甘邊軍已經不需要這麼多軍卒,將各衛所土地分與軍卒,余者將調往西疆草原沙漠守邊。

劉衛山、劉衛民對陝甘將門尤為嚴厲,要麼處死,要麼發配西疆鎮守,大明將門,以陝甘邊軍最眾,遠離帝國中心,根基也尤為牢固,也因此,劉家四兄弟和幼軍一系對其打擊也最重,大同、宣府、薊鎮將門則調入京城為吏,剝離與軍卒之間的聯繫。

控制了各衛所底層軍卒,保住底層軍卒利益之下,他不相信哪一個將門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反叛,卻依然在陝西停留的時間最久,自西安一路往西入甘肅,一路前往沿着古之絲綢之路西行,數百人在邢烈兩千卒護送下,準備自俄力列城入高原,拜會高原輔教王、闡化王、護教王、贊善王,拜會一下高原各喇嘛,由高原入川蜀,順江入江南……

但兒子太過年幼,並不適應高原氣候,最後不得不在葉爾羌停留過冬,天啟十一年開春后才由原路返回。

劉部這個不是部族的部族如同一個怪獸,短短几年內吞噬了太多部族,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鬆散聯盟,等到各部族意識到了劉部的威脅時,太多牧奴的逃散加入,吐魯番、葉爾羌、亦力把里等部族已經沒能力約束部族,在邢烈帶着陝甘各衛軍卒入西疆后,不得不在強大火器逼迫下低頭,成為帝國的一員。

與韃靼右翼各台吉們一般,劉衛民同樣給了他們足夠的尊重和自治權利,同時認可黃教的宗教地位。

西疆不同於北疆,情況更加複雜,更易於動蕩,劉部的重心也逐漸向西偏重,有些事情不可能驟然一次性解決,他需要的是一個法律上的統一,至於後來會不會反叛,那是後來之事,今後但凡反叛,一律血腥鎮壓也就是了。

劉衛民西行,沿途總是跟隨着無數錢糧,沿途開設無數石料廠、礦場,無數人拿着鎚子敲砸石塊,無數石塊運入磚石廠焚燒成水泥。

巨型水泥廠子,僅建廠就不知需要多少時間,但小型的廠子並不是太過困難,劉家寨有燒制水泥的經驗,技術工匠入各地指導,劉衛民不計代價收購,短短時間內,北方各府縣皆在官府名義下建起諸多石料廠、水泥磚石廠,炭石開採也在官府名義下大肆開採。

天啟十一年九月,劉衛民父子自河南入河北歸京,火車頭卻依然未有研製出來,而衛民錢莊卻花費近三千萬兩,收購了難以計量的水泥、碎石。

離京一年有餘,劉衛民花費的諸多銀錢大多被北方各府縣和百姓賺取,朝廷財政得以緩解,各地儘管對朝廷取消功名田還有諸多怨言,尤其是駙馬府將恢復北方經濟為重心,南方並未得到太多利益情況下,南方士人多有怨言。

南方並未得到太多利益,而且南方士人多餘北方,功名田取消,南方遭受損失要多一些,而北方土地老財卻藉著石料礦場、水泥廠、炭石場、鐵礦的開設,紛紛轉型加入工商行業而獲利無數,北方自百姓至士人反而大力支持朝廷各種政策。

火車頭沒有研製成功,登萊卻製造了一艘木質蒸汽船。

回京后,劉衛民在府邸休養了小半月,整理了各府縣收購的水泥材料貯備后,決定在鐵路之前,預備修建北京至宣府、大同、山西、河南、山東、哈爾濱數條十二米寬水泥道路,衛民錢莊投資一億五千萬兩,擁有水泥道路三十年自主經營權。

消息傳遍天下,無數人咂舌,更多的商賈卻跑到駙馬府,希望可以承建道路鋪設事宜。

此時的車輛還只是馬車為主,貨運量無論如何也達不到幾十噸地步,水泥路面要求並不是很多,劉家寨至京城有一段水泥路面,尤其是京城百姓見識過水泥路面鋪設過程,技術要求並不是很高,但馬車行走在上面,哪怕是木質車輪也可日行百里,如此路面可極大減少貨運費用,各商賈們尤為眼饞如此道路,一聽說劉大駙馬要耗資萬萬五千萬兩修建如此道路,全都跑到駙馬府詢問,希望可以承包一段道路的修建。

江南商賈雖遭受了重創,論經濟實力依然還是大明朝之首,北方各礦場利益沒能撈到,道路修建上卻希望可以狠狠撈上一把,紛紛入京登門,希望可以憑藉財力分上一杯羹。

用了一年多時間走了一遍北方各府縣,所獲資料頗多,劉衛民與學生弟子們勾畫大明朝北方道路脈絡,前來的商賈們和各府縣官吏們全由朱徽妍和沈允婻招待。

如此巨大的工程,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至少需要數年乃至更久,一億五千萬兩或許只是個起始,需要的錢財可能會更多,但他並不認為三十年經營權的投資會虧本了,掌控了道路運輸就掌控了大明朝經濟,駙馬府壟斷海運、河運,品嘗過壟斷運輸帶來的巨額利益滋味,對此巨額投資並不怎麼反對。

但是道路的修建還是有主次之分,山東、河南入京城有河運運輸,哈爾濱入沈遼,入京城的道路主要還是戰略上的需求,所產利益短期內,至少在關外百姓不是足夠多之前,並不能產生太多利潤,但陝甘入山西,貫穿山西入宣府,入京城這條道路卻可產生無數利潤,鐵路暫時還有技術上問題需要解決,這條水泥道路也成了優先修建的首選。

天啟十三年,由工部和劉家寨共同主持下,京陝水泥道路開始修建,而劉衛民則帶著兒子再次離京,登上天啟大帝號蒸汽機輪,帶着十艘改造的萬料汽輪開始遠洋航試。

蒸汽機配合風帆,十一艘萬料巨艦設計最高航速為十五節,明朝的船隻龐大,體型稍寬,並不像是軍艦,更像是專門為貨運運輸設計的船隻,因為南洋水域複雜,存在着諸多暗礁,水密艙出現遠遠早於西方,穩定性也極為不錯,為了適應遠洋,工匠們又重新設計了些重型遠洋船隻,超過百米的萬料大船噴吐着濃黑黑煙還是引起無數人關注。

長子朱慈爝,次子朱慈烺像是天生長在海上的,並未有常人初登船隻存在的暈船之事。

設計十五節航速,真正跑起來卻達到了最高十七節航速,哪怕六級逆風也有八節巡洋航速,自登萊航行了小半月抵達小琉球,又經一月來到大明島,期間有逆風、順風,比以往遠洋節省了倍余時間,對此劉衛民極為滿意。

經營了大明島十年,每年不知要送上多少食毒蟲之物,十年送來的百姓、流放罪民就超過二三十萬之數,登上大明島,看到的卻有些蕭條荒蕪。

“爹爹,這就是大明島么?”

長子朱慈爝眼中滿是新奇,劉衛民一手懷抱着次子,大手牽着長子,隨行的劉衛貞和前來迎接的劉養、劉馬氏、周雲等人,唯恐有毒蛇之物傷了帝國小皇帝和大小國公,十餘頭大黃狗在旁亂轉。

不等劉衛民開口,衰老了許多的劉養上前一禮,笑道:“大明島毒物頗多,人丁甚至不如小琉球,島上也無黃金可采,確實不如小琉球繁華,但這座島卻是個寶島,土地肥着呢!”

劉衛民微笑點頭,拍著兒子小圓腦袋,笑道:“人多了就繁華,人數稀少自然顯得蕭條些,而這裏卻是咱家的未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1618之大明鎮國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穿越1618之大明鎮國公
上一章下一章

第551章 初登大明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