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二 漢紀五十四(1)

卷六十二 漢紀五十四(1)

公孫瓚既殺劉虞,盡有幽州之地。志氣益盛。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衣冠善士名在其右者,必定以法害之。有才秀者必抑困使在窮苦之地。有人問其緣故,公孫瓚說:衣冠皆自以職分當貴,不謝人惠。因此他所寵愛的大多是商販庸兒,與之為兄弟,或結婚姻。所在侵暴。百姓怨之。劉虞從事漁陽鮮於輔等,聯合率領州兵,欲一道為劉虞報仇。以燕國閻柔素有恩信,推為烏桓司馬。閻柔招誘胡漢數萬人,與公孫瓚所置漁陽太守鄒丹大戰於潞北,斬鄒丹等四千餘級。烏桓峭王亦率領種人以及鮮卑七千餘騎,隨鮮於輔南迎劉虞之子劉和。與袁紹之將鞠義合兵十萬共攻公孫瓚。破公孫瓚於鮑丘。斬首二萬餘級。於是代郡,廣陽,上谷,右北平各殺公孫瓚所置長吏,復與鮮於輔劉和兵合。公孫瓚軍屢敗。先是有童謠說: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唯有此中可避世。公孫瓚自以為易地可以應此童謠,於是徙鎮易城。建圍塹十重,皆高五六丈,在上面建望樓,在圍塹立面築京堡,特高十丈,自己在裏面居住。並以鐵為門,斥去左右。男人七歲以上不得入門。專與姬妾居住。其文簿書記,皆從城牆上用木桶吊上傳入。並令婦人練**聲嚎叫,使聲聞數百步。以傳宣教令。自此疏遠賓客,無所親信。謀臣猛將,稍稍離散。自此之後,很少再有征戰之事。有人問其原因,公孫瓚說:我昔日驅畔胡於塞表,掃黃巾於孟津,當此之時,自以為天下指麾可定,至於今日,兵革方始,看情勢非我所能決斷了。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兵法以為百樓不攻。今我諸營樓盤數十重,積穀三百萬斛,食盡此谷,足以待天下之事成敗了。

南單于與扶羅死,其弟呼廚泉立,居於平陽。

建安元年春正月癸酉,大赦改元。董承張揚欲護送天子還洛陽,楊奉李樂不同意。由是諸將更相疑貳。

二月,韓暹(xia

)攻董承。董承奔野王。韓暹屯兵聞喜,胡才楊奉至塢鄉。胡才欲攻韓暹,皇上使人諭止之。

汝南潁川黃巾何儀等擁眾附袁術,曹操擊破之。張揚使董承先繕修洛陽宮,太僕趙岐為董承說服劉表使他遣兵詣洛陽助修宮室。軍資委輸,前後不絕。

夏五月,丙寅,皇上遣使至楊奉李樂韓暹軍營,請求送至洛陽。楊奉等從詔。

六月乙未,車駕幸聞喜。

袁術攻劉備以爭徐州。劉備使司馬張飛守下邳。自己將兵拒袁術於盱眙(xvchi)淮陰,相持經月,更有勝負。下邳相曹豹,是陶謙故將。與張飛不和,張飛斬殺之。城中乖亂,袁術與呂布書,勸令襲擊下邳。並許諾助以軍糧。呂布大喜,引軍水陸並進,東襲下邳。劉備中郎將丹陽許耽開門相迎。張飛敗走。虜劉備妻子及將吏家口。劉備聞之,引軍還救,比至下邳,兵潰。劉備收余兵,東取廣陵。、與袁術戰,又敗屯於海西。飢餓困頓,吏士相食。從事東海糜笁,以家財助軍,劉備請降於呂布,呂布亦忿袁術運糧不繼,於是召劉備,復以為豫州刺史。與其並勢擊袁術。使劉備屯兵小沛。呂布自稱徐州牧。呂布部將郝萌夜攻呂布,呂布科頭袒衣,走詣都督高順營帳。高順即嚴兵入府討郝萌,郝萌敗走。比至天明,郝萌部將曹性斬郝萌。

庚子,楊奉,韓暹奉皇上東還。張揚以糧迎於道路。秋七月甲子,車駕至洛陽。幸故中常侍趙忠宅。丁丑,大赦。

八月辛丑,幸南宮楊安殿。張揚以為是自己的功勞,故將其殿取名為楊安殿。張揚對諸將說:天子應當與天下人共同維護,朝廷自有公卿大臣,張揚應當出外阻擋國難。遂還野王。楊奉亦出屯梁城。韓暹董承並留宿衛。

癸卯,以安國將軍張揚為大司馬,楊奉為車騎將軍。韓暹為大將軍,領司隸校尉。皆假節鉞(yue)。是時,宮室燒盡,百官披荊棘,依於牆壁間。州郡各擁強兵,委輸不至。群僚飢乏,尚書郎以下自出採集食物,或飢死於牆壁之間,或為兵士所殺。

袁術以讖言代漢者當塗高,自以為自己的名字正好與之相應(袁術字公路,路者,途也),又以袁氏出於陳為舜后,以黃代赤,德運之次,遂有儹逆之謀。問孫堅得傳國璽,拘孫堅之妻而奪之。及聞天子敗於曹陽,於是召會群下議稱尊號。眾莫敢對。主薄閻象進言說:昔日周自后稷至於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殷。明公雖弈世克昌,但比不上有周之盛,漢室雖微,但沒有殷紂之暴。袁術聞之默然。

袁術聘處士張范,張范不往,使其弟張承前去致謝。袁術對張承說:孤以土地之廣,士民之眾,欲徼福齊桓,比肩高祖,你以為何如?

張承說:在德不在強,用德以同天下之欲,雖由匹夫之資而興霸王之功,不足為難。假如意圖儹逆,干時而動,必將為眾所棄,誰能興旺?袁術聞言不悅。孫策聽說了,與袁術書信說:成湯討桀,稱有夏多罪,武王伐紂,說殷有重罰,這兩位聖主,雖有聖德,假使當時並無失道之過,也就沒有理由逼而取之。如今主上並非有惡於天下,徒以幼小,挾於強臣。與湯武之時不同。且董卓貪淫驕陵,志無紀極。至於廢主自興,也還是未敢。而天下人同心忿疾他,何況效尤他更為嚴重的人呢。又聽說幼主明智聰敏,有夙成之德。天下雖未被其恩,但都歸心於他。使君五世相承為漢室宰輔,榮寵之盛莫與為比。應當效忠守節,以報王室。如此則成周召之美,為率土之所望。時人多惑於圖緯之言,妄牽非類之文,苟以悅主為美。不顧成敗之計。這是古今之人都應當慎重考慮的。怎可不熟慮?忠言逆耳,駁議致憎。假如有益於尊明,無所敢辭。

袁術開始自以為有淮南之眾,料定孫策必定與自己一樣的看法,及得其書,愁沮發疾。既不納其言,孫策遂與袁術斷絕關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白話第一編年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白話第一編年史
上一章下一章

卷六十二 漢紀五十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