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四章 封王令嗎?

第三五四章 封王令嗎?

“於宰相,你來所為何事?”

上官山在乾清宮裏接待了突然而至的於逞議,倚靠在龍床上向他這麼詢問到。

於逞議則向上官山說道:“陛下,當今之時,賊軍勢眾,當行緩軍之計,方能解除現在的危機。”

聽到於逞議如此說,上官山到沒有什麼表情,而是淡然道:“危機?朕有何危機可言?”

“陛下,現在三位皇子領兵百萬以上圍困我等,難道還不算危機嗎?”

“於宰相說的是這個啊!

近來不是有郭將軍的捷報傳來,不是燒了那六皇兄的糧倉,東京的部隊估計很快就會糧草不繼而退吧!

憑郭將軍的本事,麾下有二十萬精銳部隊,難道還打不過那九皇兄已經失去民心的鎮戎軍?

那九皇兄外戚東城乘只是僥倖出奇謀贏了朕舅舅罷了,兩軍列下陣仗根本不會是郭將軍的對手。

並且朕已經發佈了討伐這些亂臣賊子的聖旨,天下勤王之師到達的時候,這些亂臣賊子必然碎如齏粉。”

“殿下,你太樂觀了。

以我觀之,那李指揮使一直愁眉不展,憑他的能耐都這般模樣,看來我們的形勢相當不妙。

何況我近日來了解,雖然我們發佈了勤王聖旨,但是天下間響應的寥寥。

我仔細想了一下,雖然這些皇子謀反是國罪,但是天下人看來應該就是皇家分家不均,才會導致的亂戰罷了,所以我們必須要改變天下人的這個觀念才行。

並且那六皇子和三皇子盤踞在我們京畿要道,使得我們於天下斷絕了不少聯繫,長此以往下去,何以彰顯朝廷威儀,如何掌控得了天下?

所以近日來老臣思得一計,正好兩日後就是清明為先帝進行大祭和封謚號,陛下可以追思先帝不想和諸位皇兄失和為由,下旨封王,確定諸位皇子的名分,絕了他們染指帝位的意思,封住天下人的口實。”

“封王令嗎?

若是按照法統,朕登基后的確要給諸位皇兄封王。

但是你可叫朕前番下旨說他們參與到殺人煉油一事,想要永絕後患。

現在卻要不計前嫌給他封王,如此朝令夕改,可好?”

“此一時彼一時也!

當時我們以為殿下榮登大寶后,必然天下威服,不會有人敢幫諸位皇子謀逆。

並且當時陛下國舅能夠應對唯一叛臣六皇子,時間一久叛臣必然人心離散,但是誰能料到現在叛軍越來越多,自然我們要隨時而變。

要成大事自然不屈小節,陛下這封王令一出,自然緩解了諸位皇子與我等的矛盾。”

“你說得倒是想當然,估計就算我封王令一下,那反叛我的三位皇兄卻不會住手,倒是那些還沒有根基之地的皇兄們反而有了根據之地。”

“陛下,三位皇子之所以能夠反叛殿下,其跟在其統兵的外戚有直接關係,而外戚能夠參與進來,其麾下兵將也支持的原因,在於其皇子有成為皇帝的可能性,所以他們才會打算助其一臂之力,然後打算一旦幫其踏上帝位就自然功成名就獲得榮華富貴了。

所以只有下達了封王令,才能讓其餘皇子的外戚不參與到這場皇位之爭里,因為封王令一下,雖然他們有了根基之地,但是諸位皇子卻失去了爭奪皇位的法理,因為封王后就算是分了家產,若是再得寸進尺爭奪皇位,那可叫於理不合,外戚若是再為他們興兵於我等為敵,便失去了公理,說不得興兵之時內部就會出現問題,所以必然不會有現在只要是皇子求助,外戚就立刻參與謀反的事情。

所以封王令一下,就算是諸位皇子有了一縣之地,但是沒有掌握重兵的外戚幫襯,又能如何?

而與我們對敵的三位皇子,我們可以先禮後兵,畢竟我們封王令以下,他們要是再得寸進尺,那麼必然內部會出問題。

只要是敵軍不合,我們就有更大的獲勝之機。”

上官山聽到於逞議如此諫言封王令,仔細思索了一下,感覺於逞議所說有理,而上官山此時審視了一下自己面前的於逞議。

上官山前番對於逞議多有嫌棄,畢竟是於逞議教導他玩得那一招大義滅親,讓他心中極為不爽,但是現在於逞議如此盡心儘力為他出謀劃策,他自然不能再惡他了,這樣豈不讓人說他沒有帝王胸襟。

所以上官山此時向於逞議平靜的說道:“於宰相,你的建議,我應允了。

現在好像你還不過是一個侯爵吧?

那麼藉著封王令下,我可以封你一個伯爵。”

於逞議聽到上官山如此說,心中才真正安心下來立刻向上官山跪下俯首道:“謝陛下隆恩!”

於逞議之所以安心下來,是因為他感受到了上官山對自己的不滿,所以他並沒有因為獲得上官山的封賞而高興,而是感覺到了上官山對他已經沒有心懷芥蒂而安心。

畢竟於逞議可是一輩子在雲詭波譎中渡過,上官山的這點道行,於逞議哪能看不出來他對自己心懷不滿,自然得想辦法自救,而自救最佳的手段就是為上官山出謀劃策,讓上官山倚重他才行,這樣不但保住了他的功名利祿,還能讓自己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時間很快就到了清明,作為先皇駕崩后的第一個清明,上官山自然要辦得很隆重,因為按照禮制,先皇駕崩后第一個清明就是要確定其謚號公佈天下的時候。

而上官山早在朝議的時候,就制定了先皇上官翳的謚號,上官翳的謚號則定為大夏哀靈帝,李正道前世記得上官翳的謚號是大夏息惑帝,想不到前世殺了上官翳而成就帝業的上官永,竟然給上官翳的謚號要比上官山要好一些,並且雖然也是惡謚,不過息惑二字倒是更符合上官翳的一生寫照,哀靈二字則有些過於說上官翳的不是。

謚號里謀慮不成曰息,看來上官永清楚他父皇一生的抱負不得施展,要比其餘皇子更理解上官翳。

而謚號里滿志多窮曰惑、以欲忘道曰惑、淫溺喪志曰惑、婦言是用曰惑、誇志多窮曰惑,看來當初李正道前世上官永給上官翳的謚號的意思,就是指他雖然成為了皇帝,但是想幹得事情卻幹不成,只能是自暴自棄的荒淫一生,就是懷安喪志的意思。

而上官山給上官翳的謚號哀靈的意思,其中謚號哀是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德之不建曰哀、遭難已甚曰哀、處死非義曰哀,其中謚號靈是是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亂而不損曰靈、好祭鬼神曰靈、極知鬼神曰靈、不遵上命曰靈、德之精明曰靈,意思很明顯了,就是指上官翳是倒霉而死和一輩子不干事,就是倒霉無能的意思。

上官翳也的確倒霉,自己生了十六個兒子,卻沒有一個孝順之人,只想着怎麼爭權奪利,甚至為了皇位還把他給害死了,並且死了死了給一個謚號還是惡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殺戮英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殺戮英雄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五四章 封王令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