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倫敦三
查理一世解散了議會之後,也就失去了向各地地主們加稅的權力,畢竟各郡的郡政府都控制在鄉紳手中,沒有了鄉紳們的協助,英王就無法提高土地租稅。
在這一點上,英國的農民倒是比大明的階級兄弟要幸福的多。在大明因為有一個成熟的文官統治機構,所以縉紳們採取的是陰奉陽違的抗稅辦法,就是把本應該由自己承擔的稅務轉嫁到自耕農身上去。而在英國,因為王權的虛弱,郡政府的鄉紳們就把國王的加稅命令給丟棄在一邊了。
這兩種不同的抗稅方式同樣也導致了不同的後果,大明這邊是大量自耕農的破產,導致稅收的徵收比例逐年下降,這些人把怨恨集中到了朝廷和縉紳頭上,只要有個風吹草動就是各地揭竿而起的局面。
但是在英國,因為鄉紳們對於國王徵稅命令的直接抵抗,使得他們在地方上成為了自耕農的保護者和代言人,並進一步控制了地方上的事務,從而加強了鄉紳們反抗國王的底氣。
不過這只是庫爾纏不看好查理一世的原因之一,之二么就是查理一世解散議會之後實施的加徵稅收方式。既然不能從土地稅上想辦法,查理一世自然就要從其他方面想辦法了,只不過他的選擇並不多。
因為伊麗莎白時期留下的政治傳統,國王想要增加稅種和土地稅的比例必須要徵得鄉紳們的同意,要不然就只有出賣王室擁有的土地來填補虧空了。后一種方式也是英國清教徒迅速擴張的原因,因為王室擁有的土地大多來自於對天主教會沒收的地產。
查理一世想要轉向支持天主教以贏得羅馬教廷的支持,以贏得英國在歐洲事務上的發言權看起來很是精明,但實質上卻是愚蠢之極。因為在過去百餘年裏,英國的清教徒們正是吞食着英國天主教會的屍體成長起來的,國王在宗教信仰上的轉變就涉及到了一個關鍵問題,清教徒們過去以低廉價格從國王手中購買到的教會地產,是否要歸還教會?
亨利八世和伊麗莎白女王正是依賴着清教徒們的堅定支持,把英格蘭的天主教徒們給打壓了下去,而查理一世卻試圖拋棄自己的堅定支持者,去向一群搖擺不定的天主教徒們獻媚示好,這不就是自絕於人民么。
不過查理一世手下的稅收部門還是相當出色的,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繞過議會和不必出賣王室地產的辦法,來增加國王的收入。
那就是是增加日用消費品的流通稅和進出口貨物的關稅,這是國王所擁有的權力,不必再經過議會同意。而且徵收這兩種稅收並不需要通過地方郡政府,只要國王直接對自己的稅收官下命令就可以了。
英王的加稅方式對於大明人來說簡直是毫不陌生啊,我大明神宗皇帝早在幾十年前就向各地委派稅監這麼干過了。這樣的徵稅雖然能夠解決燃眉之急,但是卻讓神宗皇帝的名聲在知識分子和商人口中臭了街。
查理一世的稅收官同樣不比大明的稅監們清廉多少,一名英國普通海關官員的年薪是30英鎊,但是其灰色收入是年薪的2—3倍。而且英國此時實施的是包稅制,也就是說國王可以把收稅權出賣給商人,讓商人去徵收一定時間內的稅收。這幾乎和宮內派出稅監的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一個收錢的是國王,而另一個收錢的內庫而已。
即便是依託着東廠、錦衣衛和各地的官府,稅監激發的民變也是此起彼伏的。英國的稅吏們引發的民眾怨恨自然也不小,只不過在庫爾纏看來,這種強徵稅收的真正後果還沒有真正引發出來。
對於英國社會有所研究的他認為,查理一世強征的稅收實質上正好變成了城鎮經濟發展的最大阻礙。
依靠着製造業發展起來的英國城鎮,其中最大的一項製造業就是毛紡織業。光是英格蘭就有超過20萬的紡織工人,主要分佈在英格蘭的西南部、東盎格利亞、奔寧地區。不過在打開中國市場的大門之前,紡織業並不算是一個穩定的產業。他們不僅要面臨外國的競爭,還要受到歐洲連年戰爭的影響。
因此英國紡織工人最為煩惱的問題就是,他們經常存在着半失業狀態。工廠的訂單總是小於他們的生產能力,迫使這些工人們不得不半日工作,半日發獃。不能完全的把自己的勞動力全部出賣出去,也就使得工人家庭無法確保收支平衡。
比如在奧爾納姆市,十分之一的家庭需要定時從濟貧稅中獲得補助,還有近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家庭有時需要領取救濟物資或補助(燃料或衣物)。
所以工作對於製造業的工人們來說是關繫着生存的重大問題,但是英王對出口貨物的增加稅收,特別是對英國出口的大宗貨物毛紡織品的加稅,就是在削減英國毛紡織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了。
早在1565年,英國呢絨出口就佔到了英國全部出口商品總額的78%,到了17世紀30年代,呢絨的出口價值依舊佔據了英國出口商品總額的四分之三。由於英國的呢絨產業所需羊毛完全出自本國自產,因此在呢絨業的背後,還存在着鄉村地主和羊毛商人的龐大利益。
而大量毛紡織業工坊往城市集聚的過程里,又為城市附近的地主帶去了大量糧食和副食品訂單,從而刺激了城市附近鄉村的農業生產。
但是英國呢絨在海外市場上並不是沒有競爭對手的,比如英國對面的荷蘭、法國南部和西班牙、意大利的呢絨製造商們,都是英國呢絨商們強勁的對手。更不必提,隨着中國、印度印花棉布的輸入,歐洲的呢絨市場也開始了萎縮。
而東方的印度、中國雖然人口基數龐大,但是兩地因為氣候的特點和本國就有更出色的棉布、錦緞等紡織品,對於又貴又重且色彩單調的呢絨並沒有什麼興趣。
只不過因為大明皇帝向英國提出了平等互惠的貿易主張,強制性的規定大明貿易商船歸國時必須採購一定數額的英國商品,才刺激了英國呢絨業的進一步發展,讓英國的呢絨業在近10年來一直處於繁榮狀態。
10年前英國出口的呢絨還不到20萬匹,但是到了1641年光是出口中國的呢絨就超過了20萬匹,其中上等的寬幅呢絨約佔近四分之一,而廉價的新呢絨約佔四分之三。
上等的寬幅呢約16英鎊1先令11便士每匹,粗絨2英鎊7先令每匹,長發絨3英鎊1先令4便士每匹,總價值接近百萬英鎊,佔了英國呢絨出口總數的近一半。也就使得英國勢力強大的呢絨商會始終站在了支持中英互惠貿易的立場。
雖然內務府一開始在呢絨貿易中是虧損的,但自從皇帝陛下重新設計了軍服,把這種比棉布、絲綢更為笨重的紡織品用于軍隊之後,呢絨在大明就開始慢慢變得受歡迎了起來。新式軍服使用呢絨顯然比用棉布和絲綢更為挺括,而皇帝帶頭穿用呢絨服裝之後,京城的勛貴也開始把這種色彩不夠華麗的紡織品當成了自己艱苦樸素的象徵。
上等的寬幅呢絨被勛貴和高級軍官們所消費了,而廉價的新呢絨則成為了中下級軍官們的日常服飾。當京城穿用呢絨的風氣形成之後,很快就傳播到了地方甚至是海外。這樣一來從英國進口的呢絨終於不再虧本了,但是大明的商人們卻看中了這個新興起來的紡織品市場。
大明的軍隊數以百萬計,即便去掉南方那些不適合穿用呢絨的地區,一年最起碼也能消耗上百萬匹呢絨製作的冬裝,這還沒提蒙古、朝鮮、日本等地區的軍隊呢。
再加上,此前皇帝從海外收購的美利奴等綿羊差不多在河北、承德等地形成了群落,國內並不是沒有羊毛原料來源了。因此,一些大明商人們正千方百計的想要從英國這邊弄些工匠回去,在國內設立呢絨製造工廠,以賺取更多的利益。
英王查理一世再次對出口呢絨加稅的行為,剛好給了這些大明商人一個借口,讓他們開始縮減呢絨訂單,並把原因推到了英王加稅的頭上。
庫爾纏知道這些商人的小算盤,但也只是給他們下達了一個底線,要求他們縮減的份額不得超過上一年度的10%。畢竟庫爾纏知道,皇帝之所以要維持着呢絨貿易的目的,可不是為了這麼一點點經濟利益,而是要讓英國的商人和民眾更為傾向於同大明結盟的立場。
兩國結盟對於大明的未來好處,他一時還未能看到,但自從中英呢絨貿易額度不斷上升之後,大明商船在大西洋內的安全更加受到英國海軍的重視了。原本抵觸中國商船直接進行跨洋貿易,宣稱應該由英國商船運輸進入英國貨物的聲音,已經完全被呢絨商會給壓制了下去。在英國,大明商船和商人享受到了本國的待遇。
現在因為英王對於出口呢絨的加稅行動,呢絨商人、毛紡織工人、羊毛商人、鄉村地主都受到了一個極大的挫折,也令的原本左右搖擺的城市居民,現在轉而開始倒向議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