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探花,識真

第八十一章,探花,識真

數年練刀不磋,刀意才由青轉濃,這是一個很艱辛的過程,那由濃化白,想必應該是個更漫長的過程,至少他此時無論再如何苦練那套刀法,短時間也不行,還是喜聞樂見的那件事,他體內沒有真元。

沒有真元加持,他的本身實力就有限,能做到事情自然也有限。

左也真元右也真元,真元啊真正,你是不是和白航一樣被亂花迷了眼,忘了我還在這裏?

隨意披了件乾爽的衣衫,徐自安重新坐回案幾前,杯中香茶已經涼卻,味道微苦但提神,無奈苦笑了幾聲,少年望向窗外的月光有些發獃。

躍溪試怎麼辦?

想了下自己所有的戰鬥方式,除了那道刀意還能勉強與尋常通玄下境的修者一戰之外,他真的沒什麼其他手段來應付那些修者們變化莫測的玄妙手段與法寶器符。

但問題是青色刀意不能見光,沒了刀意,他就像相當於被砍去了利爪的猛虎,徒有強壯身軀卻無能為力。

如果要改變這個困境,他現在最重要的事,是要先修行,有自己的戰鬥方式。

想到這裏,徐自安未蹙但沉悶的眉尖突然明亮了許多。

是啊,自己原來一直走進了一個誤區,他如今心府的問題已經解決,識海迷霧也被撒開了一角,他其實已經有了入道修行的資本,這幾日來他一直被各種事情所困,山林間的逃亡,京都城裏莫名牢獄之妄,他沒有時間去細思這些事情,思維一直還固守於余鎮那座小院裏,那時的他沒有心府,識海也被人給遮擋,想要修行大道必須要先考入南溪學院,通過南溪書院來逐漸解開自己的難題,可殊不知,他已經不是當初哪位少年,他也不需要非等到入學院后再開始修行,他可以現在就去尋找那道門檻,也就是先識真。

至少,先知道那些嘲笑了自己多年的頑劣傢伙們長什麼樣。

如果能在躍溪試到來之前踏入通玄,靠着自幼于山林間廝殺磨礪出的戰鬥本能,他未嘗沒有進入前百名的希望。

可數天之前,由尚無法修行進入通玄,這事情想想就覺得很豪壯,甚至很悲壯。

徐自安指尖輕撫過封刀的刀身,並沒有生出什麼豪情萬丈,胸懷澎湃之情,相反卻生出深深的無力與無奈。

數天時光,躍過識真上中初三小境,一躍通玄,這種事情恐怕便是最浮誇荒謬的街影戲都不敢演出來。

修行是細水趟青石的慢活,也是溫火煮清茶的細事,最講究一個循序漸進,通明自悟的過程,當然,自古修行歷史上也確實有過朝聞道,夕入府的天眷之人,但世上又有何人不清楚,哪位幾乎半生潦倒在青樓中的狀元在行此驚天之事時,其實已經步入了中年,而在這之前,他又何嘗不是在畫舫胭脂粉中苦苦冥想了整整數十年。

據與這位青樓狀元相熟的幾位花魁清倌後來描述,這位驚艷了世人的傳奇男子在未入道之前從每日都會於青燈下苦修經書,冥想寒禪,才會發生這般厚積厚發的壯闊行舉。

而且那男子本就是當年哪一屆躍溪試的頭榜狀元,雖然這裏面很有機緣巧合的味道,那一屆躍溪試的考測試題是棋道,男子最擅棋道,棋道是小道,但男子能以小道勝大道,又有誰敢質疑男子的天賦呢?

天賦優稟,又勤修不磋,如此傳奇人物亦需要幾十年日夜不停的積累才能做到朝夕間悟道,徐自安不過還稚齡的少年,便是從出生之日開始冥想苦修,體內也不可能積存如此多真元助他做到着一朝入道的壯舉。

更何況,他手裏也只有一本《大道入門簡修》,那本典數實在太過簡單粗鄙,他就是將書頁翻的再爛,將書中那些生澀難明的識真奧義背的再如熟,也不過是一本只值二兩銀子的地攤物,甚至連那二兩銀子都是因為黑心店家見他眉目樸實昧心坑騙了他。

而且那本《大道簡修》只授明了如何到達識真處境,連識真中境都支言未提,就憑這樣一本爛了大街的讀物,怎麼可能真正一朝入道,一朝躍溪?

若有捷徑就好了,少年望着窗外的月光幽幽嘆息一聲。

月光不會告訴少年捷徑,但會告訴少年此時夜已經很深了。

徐自安將案几上的清茶一飲而盡,苦澀過後的醇厚香氣並沒讓他有什麼好主意,無奈下他只好又斟了一杯,舉杯走向臨街的窗畔,向窗外的京都城望去,清幽月光下的京都並不清靜,這是一座不夜城,無論夜深幾點,街道上永遠會有買醉的醉鬼提壺痛飲的場面,酒樓畫舫挑起的燈籠為每一位不甘長夜漫漫的寂寞人兒點亮着最誘人的昏光,街邊的攤販里,店家也為每一位夜客忙碌依舊,就是那座雄厚高大的城牆上也是處處明亮,那是值夜的士卒在城樓盡職的表現。

時值躍溪試快到之時,本就熱鬧的京都城更加熱鬧,夜晚的喧鬧聲往往會鬧到清晨才肯罷休。

好在有隔音陣的存在,不然每晚都要被這酒客攤販路人聲擾醒清夢,恐怕每一位京都人氏都無法忍受。

徐自安很好奇那隔音陣到底銘於窗戶何處,為何能只阻擋聲音而不會隔絕月光,於是將目光漸漸凝回,凝到雕花刻葉的木窗上,仔細望去,才發現在這扇窗戶上那朵牡丹花樣的雕刻圖案中,有無數極為細膩的熒光在刻痕暗槽間緩緩遊動,就像一條條倒影了漫天星光的小河,河水涌動之間,星輝也會隨之流淌而動,美麗異常。

想來隔音的秘密就在這刻紋暗槽間的流彩熒光中,徐自安仔細觀察了片刻,發現這木窗與熒光的顏色雖然接近,但仔細看卻有些不同,更像是後期圖繪上的一層漆色,徐自安突然想起某種很神奇的砂墨,這種砂墨是天下器修符修練器繪符時的必備之物,就像書法中要用到的墨汁一般,不過墨汁是松樹的油脂調拌炭灰勾兌清水而成,而砂墨則是蘊涵了某種極為玄妙的輝砂,這種輝砂比最細的脂粉還要細,出自蜀山間的地龍礦山中,裏面有種很特殊的特性,能將修者的真元之力引散出來,最大程度的與天地氣息產生契合,將符修或器修加諸於勾勒行畫間的意念與力量完美釋放與空氣流動運轉中。

徐自安因為曾經將解決心府的希望寄於過硃砂齋的血符一道,對於器符之道有所了解,很清楚這種世間符器必用之物,但苦於余鎮偏僻,一直未能見識過真正的砂墨,此時驟在窗欞刻紋中發現了這種傳聞中神奇無比的砂墨,不由想一探究竟,看看這種砂墨里的那些瑩輝到底有何神奇,竟然有隔音透光引識通真等諸般神妙,但是他識海中卻沒有任何可以散發出的神識,只能通過肉眼看到表面的一層,卻無論如何看不清真正有趣的地方。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覺最為難受,因為新鮮求知的慾望就像隔靴搔癢一樣撓着最敏感的那塊心頭肉一般,奇癢無比卻又怎麼撓不到,這種感覺已經不可以用難受來形容,而應該用鑽心的煩熬更合適。

徐自安此時就是這種感覺,剛清洗過的頭皮雖不癢麻,但徐自安還是心煩意亂的撓了撓頭,那些流於刻紋間的砂墨熒光就像樹枝上散發著最甘甜誘惑光澤的果實,而他就是哪位在樹下偶爾一撇無法忘卻的無知人兒,他很想將目光從星光流淌間抽離出來,可心頭的好奇和渴望讓他的目光像陷入了泥塘中的某隻青蛙,越用力的想要跳出淤泥,便陷的越深越無法抽離。

他持杯靜靜的站於窗畔,月光清幽,窗外街道在夜色熱中鬧依舊,月光斜斜將少年的影子映成了三人。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前朝哪位青樓狀元雖半生混跡潦倒於青樓畫舫中,一生未成王侯不理朝政,遠廟堂,也不僅江湖,但卻在紅粉溫柔地中留下了無數流傳甚久的飄逸豪邁的墨寶,更留下無數讓世人敬仰樂道的軼事。

比如說這句與月同醉的悵然自樂畫面。

徐自安不知道自己無意間也與這位傳奇人物經歷了同樣的愴然場景,可能知道了也很難生出什麼榮幸的感覺,他此時心神全放在對未知事物的探求與好奇之上,連地下舉杯的影兒都沒有察覺。

靜意而凝神,識海中沒有任何可能會是神識真元的存在,空蕩蕩的就如同被搬空的深山破廟,但不知為何,少年眼中卻隱約多了許多道無形的波紋,波紋就如同一尾尾遊動的浮魚,自街道深夜買醉的傷心人口中傳出,自燈火最亮麗的樓閣中喧出,自風過屋脊中流出,在幽明的月色中輕輕擺動,就像游魚入了一汪大池中一般。

被塗繪在窗欞刻痕間的砂墨依舊淌着迷人的熒光,就像正月時被放了無數燈船護城河,隔音陣作為一個用途極為廣泛的微型陣法,其實並不需要什麼太過隱晦繁奧的符道之術,它的秘密就在這如水河搬的砂墨中,若四周寂靜無聲時,砂墨就會在窗畔門板的每一條刻紋溝槽中靜謐流淌,但如果有聲音而至,又或者有代表了聲音的游魚游進來,被困在水流中,雖然還可以遊動,但卻脫離不了水溪,聲音自然不能拖窗進入房間內。

聲音若經過砂墨,便會被困在砂墨中,而月光與燭光等物則不會受任何影響,甚至光線連一縷折射扭曲都不會發生,這一幕景象很神奇,徐自安看的津津有味,渾然忘了最重要的一個事。

他尚未識真,按理說識海並不能散發念及與天地間,可為什麼他依舊能看到聲音在空氣里傳播時的軌跡?月光在天地間穿梭的一幕?這些東西本該無形,不應該被肉眼看到,可他又為何能在眼前浮現出這種種神奇的景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拾刀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拾刀行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探花,識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