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歸屬感
?其實就是外甥公司的產品太坑,根本沒什麼競爭力,做長輩的都不好意思拒絕。
外甥找到了門上,總共也就幾千塊的事情,你直接拒絕了。以後姐姐哥哥的怎麼看自己?
所以這些新入行的銷售,其實普遍是從親朋好友身上動手。
稍微有點眼力見的,早點看透,早點脫身就行了。
有那比較虎的,老闆說咱公司的產品怎麼好,他就真信了,回頭真就把親朋好友騙了個遍。
他一個月拿了五千塊的提成happy的不得了,還跑去和朋友們炫耀。實際上的情況是,親朋好友在這家公司這裏的損失起碼在兩萬以上。
總的來說,低端銷售公司,就靠這種形式賺錢。
所謂的培訓成本,其實扯淡,隨便幾天培訓一下,根本不可能真的把新人的銷售能力提升到太高水平。有那確實有天賦的,咱不說,大部分是真得最後找到自己親朋好友的身上。
等到實在沒有親朋好友可以坑了,而自己本身的能力,還沒有到了可以侃昏陌生人的程度。
低端銷售公司,底薪往往是很低的。之前一個月總共能收入八千,是因為給公司帶來了更大的利益。
現在沒有買賣了,一個月一千八的收入,我看你受得了么?
尤其這一類公司,往往還有這一類的設定。公司不養閑人,你銷售額太低,下個月的底薪降到一千五。下一個月銷售額還是沒有提升起來。
一千的底薪,你做不做?
這種情況,公司其實是不合規矩,嚴格說的話,可能都是違法的。可是你個大學生,有什麼法律意識?大部分都是一看自己收入這麼少,就主動走人了。
就算是真有稍微明白點的,知道這是公司違規。想要做點什麼。一走流程才知道,他們在公司的聘用手續都是有問題的。不一定有沒有完全走完流程。
繼續深究不是不可以,花一萬打官司,然後通過仲裁得到了公司三千塊的補償,你說值不值?
低端公司,就是這樣一種自己“培養人才”的過程。
但是這種套路,一般是很難持久的。
公司規模稍微大一點,起碼不準備敗人品,是真的準備在這個行業裏面做下去的。就不會用這種完全不從外面引入人才的形式。
一般來說,就是既有從外面引入的人才,同時也有新進培養的新人。
引入的人才帶一個公司原本的班底,慢慢的,後者的能力也就提升了起來。
引入的人才要是對公司還是很忠誠的,那當然好,兩個人才公司都會用,一起給公司做貢獻。
就算引入的人才對公司沒什麼歸屬感,根本沒用多長時間就再次跳槽了。他帶出來的徒弟,一般來說也算是能堪一用了。
而且這個原本就是公司的班底,一般來說對公司的歸屬感也還是比較強的。
公司裏面的人員,是這兩種情況搭配的話,一般來說,公司才能更長久一些。
中層有競爭力的企業是這樣的情況,但是事實上的話,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公司規模不見得小,可是偏偏卻對員工的歸屬感很是苛求。
這一類,一般就是技術性行業,或者說是核心競爭力容易帶走的行業。
公司掌握着一種別人沒有掌握的科技或者技巧,能夠接觸這個層面核心競爭力的,都得是公司最信賴的團體。
而如果這個圈子裏的人,突然間有了外心,把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泄露出去,或者交給別人怎麼辦?
而事實上的話,但凡大公司,其實都不見得只有科技這一項。很多時候,客戶資源什麼的,也都是相當核心的競爭力。
這種東西被帶出去,對公司同樣會有不小的損失。
野心這種東西,誰都有的。有誰是打一出生接覺得,我這一輩子給別人打工就行了,自己做老闆不可能的?
是個人,就不可能是這種想法。誰還沒做過個自己功成名就的夢啊?
所以實際上的情況是,公司的這些管理人員,也不是沒有野心。說到底,就是在有自己的野心的同時,對公司有一定忠誠度的情況。
沒有能力的情況不說,沒有能力,當然也就沒那麼多選擇。這裏先說有能力的情況。
如果是對公司的歸屬感足夠強的話,可以暫時把自己的野心壓下去。
如果野心太大,對公司的歸屬感也就一般的話。以前沒有出去自己單幹,是因為清楚自己確實沒有那樣的條件。
等到自己能力夠了,或者說是通過正常收入還有其他一些手段積累了一定資金的時候,野心太大的人,八成就會考慮自己出去創業。
到此時的話,其實還有兩種情況。
如果是有野心,但是做人還算有底線的這種情況的話。那就不會損害原本公司的利益,拿到自己該拿的東西,和平接觸勞動合同。
回頭也不給以前的老闆添堵,想辦法進入和老公司有較大差異性的行業。就算是能力確實就局限於這個行業,也盡量不直接和老公司競爭。
可是如果是有野心,對做人的底線也沒什麼好糾結的這種人的話,情況就不同了。
不只自己要走人,說不定就帶着客戶資料走了。或者說是帶着其中一部分的核心科技,自己就開始在之前老公司的基礎上深入開發。
這種情況的話,說到底就是惡意競爭,如果被鑽了法律的空子,確實沒辦法制裁的話。那就會對老公司的利益造成極大的損害。
所以實際上的情況是,中層企業更多的是外來人才和公司本來的班底相結合的情況。
可是到了真正有競爭力的高端行業,很多時候,反而是對員工的歸屬感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
外面的小公司,有可能出現不給員工漲待遇,導致員工不得不跳槽的情況。
可是越是這種大型公司,各方面的待遇都是給的妥妥噹噹的。哪怕給出更多的錢,也要讓公司每個層面的員工,對待遇都滿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