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夏宋戰爭

正文 第五章 夏宋戰爭

?看人要看他的心眼,買馬要試它的步伐。

——珞巴族諺語

王善仁是王臣的後代,正值年輕力壯,應徵參加了大宋王朝的軍隊,被派遣到北方的邊境。這是因為宋朝這邊和遼國和好不久,西北邊境的党項人又不得安寧了。

王善仁從長官那裏了解到:党項人是羌族的一支。唐朝的時候,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項羌人和吐谷渾經常聯合起來對抗強大的吐蕃。後來,吐谷渾被吐蕃消滅。失去依附的党項羌人請求依附大唐,先是被安置在松州(今四川省松潘),逐步繁衍成為數個大部落,佔據了今天的青海東南和甘肅南部等地,接着又遷居到慶州(今甘肅省慶陽)。

粟特人安祿山和突厥人史思明製造的安史之亂平息以後,唐朝大將郭子儀擔心身為異族的党項人效而仿之鬧事,建議將慶州的党項人遷至銀州(今陝西省榆林)以北和夏州(今陝西省橫山)以東的地區(今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東南)。這裏是南北朝時期匈奴人建立的大夏舊地,當時稱為平夏。所以,這一部分党項人就被稱為平夏部落,即日後西夏皇族的先人。

881年,平夏部落因為協助唐朝平定黃巢起義有功被封為夏州節度使,後來又因為收復了首都長安被唐朝皇帝賜為李姓,封為夏國公,正式領有銀州、夏州、綏州(今陝西省綏德縣)、宥州(今陝西省靖邊縣)與靜州(今陝西省米脂縣西)等地。從此,党項的李姓後代成為當地的藩鎮勢力。

五代十國時期,不管哪一個民族在中原當政,聰明的李氏都俯首稱臣,換來統治集團認可自己的統治地位和大量的賞賜。

經過200多年的建設,平夏地區變得非常富饒,既有肥美的牧場提供大量的牛羊和牧草,又有河水灌溉的農業區出產糧食,還盛產可以當作貨幣使用的上好青鹽。因此,平夏部落可以說是有兵有馬有糧有錢,天時、地利和人和均占,勢力逐步地膨脹起來。

982年,大宋王朝打算削去藩鎮的兵權,準備把李氏親族一鍋端到東京,根除這個盤踞在地方的勢力。

李氏頭人李繼遷志向不凡,深知一旦入京無異於蛟龍失水,再也沒有翻盤的可能了,因此借故逃離了居住地,遁入茫茫的大草原中。

心氣正盛的大宋王朝大意地認為,逃跑的小股匪幫沒有什麼能耐,根本沒有當作一回事。

李繼遷卻很有政治頭腦。他通過婚姻連娶數位當地豪強的女兒作為妻妾,一下子與地方的首領成了親戚,而且是八面玲瓏,勢力逐漸強盛起來。

985年,李繼遷會同族兄弟誘殺了宋朝大將曹光實,佔據銀州,攻破會州(今甘肅省靖遠),與宗主國大宋王朝徹底翻臉。

他知道與宋朝鬧翻意味着招致殺身之禍,於是,趕緊投向遼國的懷抱,被契丹人封為夏國王。

大宋王朝的皇帝看到這個情景心裏當然不願意了。他多次派出軍隊打擊李氏一族,但是,屢戰屢敗。他只好把夏州、綏州、銀州、宥州、靜州等地割讓給李繼遷,事實上承認了他們享有的國家地位,只不過暫時沒有給個名分罷了。

1002年,李氏趁着宋朝和遼國互相廝殺之際,率領諸部落攻陷了宋朝的重鎮靈州,並且改名西平府,後來,又攻取西北重鎮涼州(今甘肅省武威),截斷了宋朝通往西域的商道,破壞西域各國向宋朝入貢,同時,禁止西域諸部向宋朝買賣馬匹,嚴重影響了宋朝的軍力建設。

李氏則傾力向河西走廊發展,向南攻擊吐蕃,向西攻打回鶻,大大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間。他們選定懷遠鎮(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為都城並且改名為興州,但是,對外仍然向宋朝和遼國稱臣,對內則完全是一派帝王的氣派。

他們的東北與遼國相鄰,東面、東南面與宋朝為鄰。

1032年,李元昊繼位夏國公,胸懷立國的大志,積極準備脫離藩屬的宋朝。他首先放棄李姓,自稱嵬名氏。第二年,他以避父諱為名改宋朝的明道年號為顯道,開始了党項人自己的年號。

1038年,党項人正式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夏,因為地處西部,史稱西夏。

西夏又稱邦泥定國,可能是党項語的直譯,意譯為白高國或白上國。一種說法是白高指的是白河上游發源於四川西北的白水,意思是指党項人的發源地松潘高原;另一說法是党項人崇尚白色,以白為尊。西夏曆經十帝,享國近190年,是一個以党項人為主體包括漢、回鶻、吐蕃等民族的國家。

王善仁聽到這個令人吃驚的消息以後,氣憤的罵道:“小狼崽子長出牙齒,開始張口咬主人了!”

大宋王朝的朝廷對党項人的背信棄義極為憤怒。群臣們紛紛上書皇帝,要求懲治不守規矩的党項蠻人。

宋朝皇帝下詔令削去元昊的官爵並懸賞捉拿。雙方關係正式破裂。宋朝同西夏的戰爭全面爆發。

王善仁和將士們摩拳擦掌,準備好好地教訓一下党項蠻人。

然而,大宋皇帝和王善仁都低估了党項人的實力。

西夏建國以後採取聯遼抗宋的戰略,相繼發動了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和定川寨之戰四大戰役,大肆掠奪財物,殲滅了數萬人的宋朝精銳軍隊。

1040年4月,元昊一面率領軍隊假裝攻打金明寨(今陝西省安塞南部),一面送信給宋朝延州(今陝西省延安)的知州范雍,表示願意與宋朝和談,故意製造假象來麻痹范雍放鬆警惕。

昏庸的范雍卻信以為真,立即上書朝廷報喜,對延州的防禦也鬆懈了。

8月,元昊派遣大軍包圍了延州。

王善仁主動請戰,跟隨宋朝大將劉平、石元松增援延州征戰疆場。

王善仁到達三川口(今陝西省延安西北)的時候,遭到了西夏軍隊的偷襲,被重重地包圍起來。

劉平和石元松二人率領軍隊與西夏軍隊展開了苦戰,打得天昏地暗,屍體遍野,使西夏軍隊的損失十分慘重。

然而,宋朝軍隊因為寡不敵眾,只好撤退到三川口附近的山坡上防守。王善仁一邊在山坡上修工事,一邊望着山谷里崎嶇的小道,心想這次一定要好好懲罰党項蠻人。

西夏大將生怕中計,又增援了大量的軍隊圍攻宋朝軍隊。同時,元昊也不放棄攻心的戰術,多次給宋將劉平寫信勸降。但是,劉平寧死不屈。

最後,西夏軍隊被迫發動了猛攻,搶佔了宋朝軍隊駐守的山坡。

由於宋朝官兵人數太少,西夏軍隊大獲全勝,不僅俘虜了王善仁等士兵,而且也俘獲了宋朝大將劉平和石元孫,並且他們押回西夏,關進了俘虜營。

王善仁的弟弟王善德聽說哥哥戰敗被西夏軍隊擄去,義憤填膺地跑去參軍,決心為哥哥報仇。

三川口之戰以後,宋朝皇帝真正地認識到西夏的強盛,下令封夏竦為陝西略安撫使,韓琦和范仲淹為副使,共同負責迎戰西夏的事務。

1041年3月,元昊再次率領10萬大軍大舉南下,意圖消滅宋朝。他把主力埋伏在好水川口,派遣另一部分攻打懷遠(今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東部),聲稱要攻打渭州(今甘肅省平涼),引誘宋朝軍隊深入。

范仲淹足智多謀,不上西夏人的當。所以,西夏軍隊不敢輕舉妄動。

但是,陝西略安撫使副使韓琦不聽范仲淹的勸阻,固執己見,指派任福率領5萬餘人從鎮戎軍(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到達羊隆城(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西南部),伺機攻擊西夏軍隊。

任福的軍隊還沒有到達懷遠城,西夏的軍隊就假裝敗退了。

剛愎自用的任福中了奸計,指揮王善德所在的隊伍尾隨追擊。宋朝軍隊由於長途追擊,糧草不繼,人困馬乏,已經十分疲憊了,迷迷瞪瞪地追到好水川的時候進入了西夏主力的伏擊圈。

任福英勇奮戰,很快戰死。宋朝軍隊頓時大亂,在西夏主力的窮追猛打之下幾乎全軍覆滅。

王善德在戰鬥中受傷被俘,也被押解到了西夏,關進了俘虜營。王善仁、王善德兄弟二人在西夏的大牢裏意外地相逢了。他們四眼相對,羞憤滿腔,唏噓不已。

宋朝皇帝聞知自己的軍隊大敗之後龍顏大怒,將陝西略安撫使副使韓琦和范仲淹貶官,流放到荒野之地,另外組織一支隊伍奔赴前線。

鞏淵的兒子鞏義忠就在這支隊伍中。

1042年,投靠西夏的宋朝人張元向元昊獻計:宋朝的精兵良將全部都聚集在宋夏邊境地區,關中地區的軍事力量卻十分薄弱。如果西夏大軍牽制宋朝邊境地區的軍隊,使宋朝無暇顧及關中地區,然後派遣一支勁旅乘機直搗關中平原,攻佔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可以有力地打擊宋朝的信心。

元昊立即派遣10萬大軍兵分兩路大規模進攻宋朝。

鞏義忠作為一個卑微的卒子,以國家存亡為己任,跟隨宋朝的軍隊,與西夏士兵展開了血戰。

開始的時候,宋夏雙方互有勝負,最後宋朝軍隊還是逃脫不了全軍覆滅的命運。

鞏義忠手持大刀,衝鋒陷陣,殺敵無數,但是,無奈宋朝軍隊已經喪失了民族血性,任憑他一個人多麼勇敢也無濟於事,只有血灑疆場、英勇殉國了。

宋朝軍隊屢戰屢敗。朝廷為了挽回面子揚言要重整旗鼓與西夏決戰,但是,實際上卻想與西夏握手言和。

西夏雖然屢戰屢勝,但是,勝得十分慘烈,掠奪的財物抵償不住戰爭中的消耗,國庫已經是空空如也。民間貿易中斷以後,國內的物價飛速上漲,百姓的生活十分困苦,各地的怨聲載道,再加上西夏與遼國又出現了矛盾等諸多原因,西夏不得不坐下來與宋朝和談。

1044年,宋朝與西夏達成了和解協議。史稱慶曆和議。

王善仁、王善德兄弟二人作為交換的俘虜回到了故鄉太原。他們看到戰爭結束了,決定重操舊業,一心經商賺錢。

自此以後的幾十年時間裏,宋朝同西夏在邊境地區開始貿易活動,經濟文化交流也十分密切。王善仁、王善德兄弟二人憑着對西夏貿易市場的了解,把生意做到了以前的敵國西夏,因禍得福地賺了一大筆錢。

這次平等的和議換得了宋朝和西夏將近半個世紀的和平。

可惜西夏不是一盞省油的燈。他剛剛歇了一口氣,轉過身來又和當年的盟國遼國開打了,居然擊敗了攜帶10萬精銳御駕親征的遼國皇帝。

此時的遼國已經中氣不存,無心、也無力與西夏展開大規模的戰爭了,只得派人送還扣押的夏國使者,與西夏講和。

遼國和西夏之間的衝突暫告結束。

西夏通過多年的討伐和征戰,終於獲得了與宋朝、遼國平等的地位,奠定了宋、遼、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大敗宋朝和遼國之後,西夏的元昊心氣更加高傲了,不可一世,日益暴橫放縱,甚至不顧廉恥地將兒子寧令哥的妻子納為妃子。

1048年元宵節,寧令哥因為奪妻之恨揮刀將父王元昊的鼻頭全部削掉了。

元昊慘叫一聲,雙手捂着鼻子在地毯上直打滾,痛得死去活來,最後由於流血過多死亡,時年46歲。

積攢已久的西夏國內矛盾一下爆發了,社會一片混亂。

遼國皇帝看到西夏亂成一團,不禁心中暗喜,趁機派遣軍隊攻打處於內亂的西夏。

驕兵必敗的真理再一次得到了實踐的檢驗。

西夏毫不意外地遭到了慘敗,只得向遼國皇帝低頭認罪,俯首稱臣,喪失了曾經的英雄豪氣和無畏的膽魄。

西夏對回鶻、吐蕃等鄰近的民族採取懷柔與招撫的方式,做得要比宋朝好很多,在血腥的年代也算是換來了一些人心。

西使城(今甘肅省定西西南)的吐蕃首領禹藏花麻不願臣服宋朝,遭到了宋朝軍隊的大肆攻掠。

西夏立即派兵前去支援,還把宗女嫁給了他,贏得了禹藏花麻的尊敬。

1063年,禹藏花麻率領部族歸屬西夏,把西使城、蘭州等地都獻給了西夏。

西夏不得已向遼國低頭示弱,剛過了兩天平靜的日子,天生欺軟怕硬的秉性又使他掉過頭來發動了侵略大宋王朝的戰爭,結果鬧了個兩敗俱傷,便宜了他們共同的敵人遼國。

第二年,西夏攻打宋朝的慶州,在大順城被宋朝軍隊擊敗。

從此,西夏在戰場上失去了主動進攻的勢頭,逐漸處於守勢了。

宋朝皇帝牢記國家遭受的恥辱,日日祈禱大宋王朝走向復興,重振輝煌。他任用王安石為宰相,決心以雪數年的恥辱,變法圖強,勵精圖治。

宋朝向西攻取吐蕃和角廝羅等政權,拓地2000餘里,建立了熙河路,管轄熙州、河州、洮州、岷州及通遠軍,相當於今天甘肅省的大夏河流域、洮河流域以及渭河上游甘谷縣以西地、西漢水和白龍江上游的西和、禮縣、宕昌等縣地。宋朝對西夏逐漸開始佔據戰略主動,嘗試攻佔西夏的領土。

1081年,西夏國內再次出現政治動亂。

宋朝皇帝認為攻佔西夏的良機到了,趁此發動五路軍隊討伐西夏。此時,太原人王善德的年事已高,無法親自上陣殺敵,便把自己的小兒子王天成送到了前線。

宋朝大將李浩率領王天成等先鋒隊從今天的臨洮出發,翻越馬銜山,到康古城(今甘肅省榆中境內),攻取西市新城(今榆中三角城)。

10月,宋朝軍隊攻克蘭州,在城內設帥府並建置蘭州。王天成作為守軍留在了蘭州駐防。

第二年,宋朝把熙河路改為熙河蘭會路。蘭州正式歸入北宋版圖。

鞏懷周的後人、鞏義忠的兒子鞏富貴在涇原路(轄區相當今於甘肅省蒲河以西、葫蘆河以東、張家川以北,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隆德、涇源、西吉等市縣地。)劉昌祚的手下當兵,作戰勇猛,乘勝到達靈州城下。

宋朝將領缺乏對戰局的整體把握,在缺乏攻城器械、後勤不足的情況下盲目命令劉昌祚直接攻城,圍攻靈州長達半個月卻無功而返。

西夏軍隊放出黃河水淹宋朝軍營,又斷絕了後方運送糧餉的道路,導致宋朝士兵凍溺飢餓,死者極多。

鞏富貴算是命大,只是凍掉了兩個腳趾頭,瘦得皮包骨頭,臉上只剩下兩隻撲閃的大眼睛。

1082年9月,宋朝大將徐禧等人攻入西夏的橫山(今陝西省榆林市橫山),直逼首都興慶府。徐禧在永樂川修築永樂城(今寧夏境內)作為駐地。

西夏趕緊派遣30萬軍隊攻打永樂城。

徐禧不聽部下突襲敵軍的正確謀略,把萬人列陣在城下與大敵正面交鋒。

西夏軍隊渡河以後向宋朝軍隊的陣地發動猛攻。

宋朝軍隊寡不敵眾,戰敗退入城中。

西夏軍隊團團包圍永樂城,截斷流經城中的水源。

沈括、李憲率領軍隊前來救援又受到西夏軍隊的阻礙,急得火燒眉毛。

西夏軍隊終於攻破了永樂城。

徐禧等2萬多宋朝士卒、役夫全部陣亡。鞏富貴既沒有大富,也沒有大貴,而是把一堆白骨留在了西夏的荒野中。

1092年以後,宋朝和西夏在戰鬥中互有勝負,宋朝略微佔有優勢。

1099年秋天,西夏被迫向宋朝遣使謝罪,用辭謙卑。雙方終於重歸和平,重新確立了宋朝同西夏的疆界。

1114年,宋朝軍隊在古骨龍(今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東南大通河北岸)大敗西夏軍隊,攻克了西夏的橫山。

西夏失去了南部的屏障,面臨著滅頂之災。處於亡國危險的西夏急忙向曾經根本瞧不上眼的大宋王朝表示臣服。

然而,老天爺留給多災多難的大宋王朝的好光景太短了。

1127年,大宋王朝在北方的統治被強大的金國取代了。宋朝同西夏的戰爭因為這樣特殊的原因結束了。

西夏絕處逢生,開始不斷蠶食以前屬於宋朝的西北領土。

西夏的經濟命脈是對外貿易。貿易對象前期主要是宋朝,後期則變為新的鄰居金國。國內城市例如興慶、涼州、甘州、黑水城的商業都十分繁榮。

西夏對宋朝、遼國和金國採取朝貢貿易,時常以駱駝或牛羊等價換取糧食、茶葉或重要物資,尤其對茶葉最感興趣。

西夏領有地處中原與中亞地區往來的絲路商業要道河西走廊,也會以宋朝的茶葉與歲幣換取回鶻、吐蕃的羊只,再轉賣給宋朝、遼國、金國,從中牟取暴利。他的行為自然讓這幾個國家心中很不舒服,一直有意清除這個中間地投機商。

由於西夏壟斷了河西走廊,迫使一部分西域商人改走柴達木盆地,經過鄯州(今青海省西寧)沿着湟水到達宋朝的秦州(今甘肅省天水)。由於這一帶歷史上屬於吐谷渾的國土,史稱吐谷渾路。

後來,西夏看到遼國的國運日薄西山,便投向正在崛起的女真人國家金國。

金國的皇帝在高興之餘把以前佔領的西夏故地樂州(今青海省樂都)、積石州(今青海省貴德)等黃河以西的各州賞賜給了西夏。

西夏的投機得到了實惠,領土面積達到了歷史的鼎峰,東盡黃河,西至玉門,南接蕭關(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南),北控蒙古大漠,佔地兩萬餘里,成為獨霸今天的寧夏、陝西北部、甘肅大部、青海東部、內蒙古西部的地區大國。

西夏的首都興慶府所在的黃河沿岸平原,西部有高大的賀蘭山作為城市的屏障,東部有黃河可以灌溉農田,是歷代少數民族政權僅有的良田美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鄉血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東鄉血脈
上一章下一章

正文 第五章 夏宋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