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三章 移民青海

正文 第四十三章 移民青海

未曾背井離鄉的人,不知故鄉的可愛。

——維吾爾諺語

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各個民族共同創造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成為世界文明史上光芒炫目、絢麗多彩的一頁,是每一位中華兒女驕傲的資本。

然而,女子纏足這種殘害身體、滿足變態心理的陋習居然在中華國土上盛行了近千年,實在是一件難以理喻的奇事。

纏足又稱裹足,起始於古代中原。漢人女子的雙足從幼兒時期被布帛緊緊地纏住,足骨發生變形,足形變尖變小,走路的時候只能用足跟勉強行走,行動十分不方便。

據說,纏足的始作俑者就是那個當了亡國奴、寫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南唐李後主。他讓舞娘用絲綢纏繞赤腳,用寶物細帶纓絡裝飾,纖麗起舞,婀娜多姿。

後來,世代的權貴階層都把摧殘婦女肢體的這一陋俗視為追求時髦而相沿下來。倘若誰家女子未曾纏足則會當作是一件丟人現眼的大丑事。

大明的開國皇帝洪武帝朱元璋的結髮妻子皇后馬秀英小的時候深得養父郭子興的寵愛。她因為害怕腳疼堅決不肯纏足,因此長了一雙令當時人們觸目驚心的大腳,被周圍的人們諷刺挖苦地稱為“馬大腳”。

朱元璋當上大明皇帝之後,馬秀英也依仗丈夫當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后。她在這個時候才開始對自己生有一雙大腳感到惋惜和自卑,每天只好深居在後宮之中,不肯出來見人。如果遇到非要見面的客人,她總是用衣服的下擺或者裙子將大腳嚴嚴實實地遮蓋起來。

有一次,馬皇后在後宮裏待得無比煩悶,便乘着華麗的轎子到應天府(今天江蘇省南京)的街頭遊覽。

他們剛走到秦淮河附近,忽然一陣大風吹了過來,將轎子的門帘掀起了一角。馬皇后擱在踏板上的兩隻大腳瞬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馬皇后看到許多人的眼睛正盯着自己的轎子看呢,頓時慌了神,急忙把雙腳縮了回去。

可是,街上的人們早已經把那雙大腳看得一清二楚。

於是,馬皇後生了一雙大腳的醜事很快在應天府傳播開了,一下子轟動了整個京城。

因為是馬皇后露出了大腳,所以人們稱作“露馬腳”。後來,人們把暴露了不光彩的事情稱為“露馬腳”。

這一年應天府的元宵節燈會上,鞏懷周的後人鞏家貴製作了幾個謎語燈籠掛了出來,讓人們欣賞。其中的一個燈籠上面畫了一位騎着紅馬的大腳女人,懷裏還抱着一個大西瓜。

很多行人看到這個燈籠以後都聯想到了馬皇后,忍不住用袖子遮住嘴巴偷偷地笑了。

遍佈全城的朝廷暗探看到這個燈謎以後認為是故意諷刺馬皇后,於是立即回宮報告了朱元璋。

朱元璋聽了暗探的密報,便微服私訪來到了竹子巷。他盯着那個燈謎看了許久,不禁大為惱火:這個燈謎分明是在侮辱朕的大腳馬皇后!

朱元璋鐵青着臉回到皇宮,一氣之下擬了一道聖旨:將竹子巷的全部居民立即發配到地處西部邊塞的青海去。

接到聖旨,居住在竹子巷的幾萬名居民頓時傻眼了,紛紛責怪道:你這個鞏家貴不是沒事找事嗎?畫什麼燈謎不行,偏要畫個大腳的女人!這下好了,不但惹怒了龍顏,還要讓我們這些祖祖輩輩生活在竹子巷老百姓發配到遙遠苦寒的青海去,豈不是背井離鄉、流離失所嗎?

鞏家貴看着自己連累了這麼多的街坊鄰居,心中也特別後悔,但是聖旨已下,聖命難違。他只好帶着一家老少到住在鼓樓附近的父母家向二老告別。

鞏老太爺和老太太聽說兒子一家要流放到青海去,驚訝得半天說不出話。他們一共生養了5個兒女,本來還指望着家和萬事興,自己能頤養天年,將來由兒女們高抬深埋地送終。如今兒子一家要遠赴偏僻的青海,等於提前跨入了鬼門關,和早早的死亡沒有任何區別。這不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嗎?

老兩口哭得死去活來,後來把眼睛都哭瞎了。

無論竹子巷的居民如何哀求和請願,朱元璋都無動於衷。

竹子巷的居民只好流着眼淚,變賣了各自的家產,告別了世世代代居住的故土,哭嚎着向西邊蹣跚而去。

他們的雙手被繩子捆綁,每次方便都要讓監守解開手上的繩子。至今在青海的方言裏上廁所仍然叫作解手。

其實,即使鞏家貴沒有得罪皇帝和皇后,應天府的很多居民也要搬遷到青海去。

大明初年,經過多年的戰爭和屠殺,全國到處是荒田廢墟,人口緊缺,勞動力嚴重不足,財政收入劇減,直接威脅大明王朝的統治。特別是西北地區老百姓死的比較多,城池空虛,十室九空,經濟上十分蕭條。

朱元璋非常清楚這種狀況,也在想辦法改變現狀。畢竟西部有蒙古的殘餘勢力,也有和蒙古人有着千絲萬縷關係的吐蕃人,還有“非我同類,其心必異”的色目回回人。

朱元璋採納了下官的奏議,為了維護大明王朝的統治,他決定實行移民屯田的戰略決策,派遣可靠的人到不可靠的地方看守那些不可靠的人,移民屯墾,摻入沙子,挖斷牆腳,穩固邊疆。

一場大規模的歷經50餘年的移民高潮開始了。

鞏家貴一家人長途跋涉,歷經寒暑風雨,來到了大明西塞的青海湟水谷地,被官府安排在在青海東部的碾伯衛定居。

那時候,青海地處大明的邊疆,文化教育事業極其落後,一直沒有設立一所官辦的學校。經過多方奏請才設立了西寧衛儒學。除此之外,西寧、碾伯兩地各有一處民間自辦的社學。

其中,碾伯的那個民間社學就是移民至此的鞏家貴開辦的。

鞏家貴除了讀過一些詩書,還開過古董的鋪子,再沒有其他的技能。為了生存,他只好邊學邊干,跟着別人開荒種地,除了自給自足,還要給官府交納公糧。他們在應天府吃的是稻米,而青海這裏只出產大麥和青稞,令他十分想念老家的飯菜。

轉眼之間,鞏家貴已經60歲了,頭髮花白,身體衰老,沒有力氣種地了。他看到移居到碾伯衛的漢人越來越多了,小孩子也有一大群了,整個碾伯衛卻沒有一所學堂。於是,他靈機一動開辦了一個社學,連同自己的孫兒和別人家的孩子一起教學,既掙了銀子也教了孩子,一舉兩得。日子也算過的過去,暫且不提了。

青海從前的居民主要是吐蕃人。大明初年,絕大多數的漢人是從征屯戍西北各個衛所的將士。他們大多來自東部的江淮一帶,如攻克西部地區的鄧愈、耿炳文和馮勝經都來自江蘇淮泗地區,而且手下的官兵多為自己的鄉黨。10餘萬軍民駐留在青海和甘肅的河湟、洮岷、河西、安多、河州和烏思藏等地的衛所,所以有相沿傳承的祖源是南京人的傳說和歷史記憶。

說到移民青海,其實到青海的不僅有江淮的軍民,還有來自山西的黎民百姓。

中國各地至今流傳着一句民謠:“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

這支民謠是有歷史原因的。

當中原地區荒疫兵亂的時候,山西卻是另外一種和平繁榮的景象。

山西深居北方的一隅,四周有黃河、太行山的阻隔,外地發生的戰亂很少波及到這裏。大部分地區也沒有發生過嚴重的自然災害,風調雨順,莊稼連年豐收。

同鄰省相比,山西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丁興盛。再加上鄰省的難民不斷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的人口變得十分稠密。當時,河南的人口是189.1萬人,河北的人口是189.3萬人,面積小於兩省的山西人口卻達到了403.045萬人,超過了河北、河南兩省人口的總和。

因此,山西自然成為了朱元璋的人口輸出大省。

在山西向青海移民的大軍中,太原人王臣的後代王守業一家人也在其中。

王守業在太原城繼續經營着祖傳的王記麵食店,收入固定,家底殷實。他的大哥經營着布莊,經銷南方運來的絲綢和本地出產的棉布、麻布。二哥、三哥也做着小生意。

一天,王守業上街去給店裏買老陳醋,看到一大群人聚在城牆告示欄處看着什麼,便也湊上前去看熱鬧。只見牆上貼着一張公告,朝廷要求每個大戶出一家人遷往青海戍邊,不日出發。違者強制執行。

王守業的心裏這一下子犯起了嘀咕:朝廷怎麼出了個這麼餿的主意?我們祖祖輩輩居住在太原城裏,又不是流民,憑什麼要把我們流放到西番的青海去?

可是,他轉念又想道:畢竟這是朝廷的命令,老百姓無法違反。我們王家這個大族死活得有一家人要移民。大哥的身體不好,長途跋涉肯定吃不消。二哥的身體倒是很結實,可是二嫂患有足疾,不宜遠行。三哥三嫂的身體都很好,只是兒媳婦正在孕期,遠行也不妥。看來只有自己擔當王家的移民了。

王守業回到家中把所見所聞和所想告訴了家人。他的妻子慕容氏哭泣道:“聽說青海是蠻野之地,寒冷無比,莊稼都難以生長。我們一家人去了如何度日?再說了,這一去哪裏還有返回來的指望?恐怕今生今世再見爹娘也是難於上青天啊。”

王守業用仁義道德、忠孝禮讓的道理勸說家人。慕容氏和兒女直到3天以後才勉強同意了。

王守業把麵食館轉讓給二哥,並安頓由二哥一家贍養年邁的父母,然後收拾家什,準備西遷青海。

移民集體出發的那一天,王氏一族的全體成員都來到太原城門外給王守業一家人送行。他們將蒸好的饅頭和炒麵送給慕容氏當作路上的乾糧,又塞了一些銀兩,流着眼淚千叮囑萬叮嚀。

太原城外,親人生死分離的哭喊聲響成了一片,令人斷腸裂肺。

王守業一家經過幾個月的顛簸勞苦,終於來到了青海。按照官府的安排,王家定居在碾伯衛的西關。王守業還是干起了王家的老本行,開了一家面食飯館。

這碾伯衛可比不得龐大繁華的太原城,只是一個偏遠的小鎮子,人口稀少,生意慘淡,收入僅僅能夠維持生活,並沒有多少積蓄。

青海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地方?為什麼東部的老百姓對它如此恐懼呢?

青海在地理上位於中國的中西部,雄踞於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因為境內擁有國內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

青海地區山脈高聳,地形多樣,河流縱橫,湖泊棋布。昆崙山橫貫中部,唐古拉山峙立在南方,祁連山矗立在北邊。茫茫草原起伏綿延。柴達木盆地浩瀚無限。

青海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故被稱為“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的美譽。

珍貴的稀有動物和野生植物品種繁多。

由於海拔高,氧氣稀薄,氣候寒冷,大部分地方不適宜人居。東部河湟谷地是青海最主要的農業區,海拔也在2000米左右。

從遠古開始,羌人的祖先在青海逐水草而居,以狩獵游牧為主。因此,羌人是最早在青海勞動生息的族群。

後來,河湟地區的羌人由狩獵和畜牧轉變為農業種植。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漢武帝為了截斷羌人與匈奴之間的聯繫,進兵青海趕走了羌人部落,設立了臨羌縣(位於今天青海省湟源)和破羌縣(位於今天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同時也帶來了先進技術和文化。

移居甘肅隴東、陝西西部和寧夏南部等地的羌人稱為東羌。隴東以西地區的羌人稱為西羌。東漢曾經與羌人發生過多次的戰爭。

三國時期,青海的社會秩序比中原地區安定,前來避難的中原人很多。

397年至414年,南下的鮮卑人在樂都、西寧先後建立了地方割據政權,控制了數萬羌人部落。鮮卑人的分支吐谷渾建立了著名的吐谷渾王國,東西3000里,南北千餘里,促進了漢人、羌人與鮮卑人的互相融合,推動了整個社會的發展。

東晉十六國時期,前涼、前秦、後涼、南涼、西秦、西夏、北涼等國家相繼統治過河湟地區。

大唐時期,青海短期歸屬於唐朝,但是,大部分時間屬於吐蕃。唐末,吐蕃在青海地區的統治被推翻后,廣大牧區出現了許多小部落,雜居河湟地區,民族互相融合,生產發展。

12世紀最初的幾年時間,大宋的力量到達河湟地區,並將鄯州改為西寧州。西寧的名稱於是開始使用。

13世紀初,成吉思汗親自率領蒙古大軍西征花剌子模,回師的時候經過臨洮佔領了西寧州,在河州設置了吐蕃宣慰司都元帥府,管理甘肅、川北、青海一帶吐蕃人的廣大牧區。河湟流域的各縣均歸西寧州管轄。

當時,大蒙古國在牧區推行土司制度,封吐蕃部落的上層分子為土司和千百戶等,繼續統治以前管轄的地區。

1370年,大明軍隊進入青海東部地區,改西寧州為西寧衛,採取“裂土分爵,俾自為守”的辦法,使當地的吐蕃人、色目回回人和蒙古人互相牽制。

碾伯古稱樂都,歷史十分悠久。西漢時期,樂都正式納入西漢王朝的版圖,稱為破羌縣。東晉時期,鮮卑人在西北建立了南涼國,定都樂都。隋唐時期,設鄯州都督府。宋代稱碾伯為湟州和樂州。大明將樂州改稱碾伯衛。

後來,燕王朱棣推翻了侄兒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展開了嚴厲的報復,對忠於建文帝的軍隊和百姓大開殺戒。僅是河北、河南一帶幾乎全部殺光老百姓,只留下了沒有參與的狐、劉兩家。

永樂帝朱棣繼續採用父親朱元璋的移民政策,填補各地的人口,開發建設邊疆。

近50年時間裏,山西大槐樹下發生了18次大規模官方移民。他們主要遷往今天的北京、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等18個省、500多個縣市。涉及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的移民遍佈全國30個省市的2217個縣市。另外,還有很多分佈在世界100多個國家的海外移民。

大明初期的移民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有組織、有計劃的一次人口大遷徙,對恢復生產、增加人口、發展經濟、開發邊疆、民族團結、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鄉血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東鄉血脈
上一章下一章

正文 第四十三章 移民青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