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皇帝年輕化(3)
做上皇帝以後,載湉的生活徹底發生了變化,一下子失去的了嚴父的管教和慈母的關懷,成為了一個老太太手中的傀儡。整天活在別人的控制之下,又失去了往日幸福的童年,載湉的鬱悶是可想而知的。也正因為如此,親政以後的光緒立即培養自己的力量,準備大幹一場。
指望從小就人在矮檐下處處受委屈的光緒皇帝憂國憂民,以振興中華而努力顯然有些期望過高。組織王黨、變法維新更像是年輕的皇帝在發泄這許多年來的怨氣,在向慈禧老佛爺叫板。常言道嘴上沒毛辦事不勞,年紀輕輕的光緒皇帝怎麼可能是老辣的慈禧的對手,其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光緒皇帝短暫的一生中,有一個人對他的影響很深,這個人就是他的老師翁同龢。翁同龢是清末著名的書法家和政治家,曾經向年輕的光緒皇帝推薦康有為、梁啟超等人,被譽為“中國維新第一導師”,在書法上的造詣更是聞名於世。翁同龢在給光緒當老師之前,也教過他的表哥同治,可見朝廷對他的才學是很器重的,放在今天至少也是個博士生導師。
光緒年幼進宮,沒有了父母的關懷,就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放在了翁同龢身上。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光緒皇帝徹底領悟了這句話的精髓,在宮中將翁同龢就當作了父親一樣依賴。
“幼畏雷聲,雖在書房,必投身翁師傅懷中。大婚後迄無皇嗣,或謂有隱疾,宮掖事秘,莫知其詳也。”
這一段記載來自於《清光緒外傳》一書,小光緒幼年時期不知受到了什麼可怕的刺激,養成了一個害怕雷聲的怪毛病,只要天上一打雷,這孩子就會凌空一躍,飛撲入他的老師的懷裏……
書上還有一段記載,說是翁老師曾請假回家掃墓,結果小光緒沒得懷抱可倚,從此失魂落魄、意識恍惚,如果不是翁老師奉命急急趕回的話,小光緒說不定會落下什麼病根。
權力這個東西,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感興趣,但是一旦有一天你得到了它,哪怕你以前多麼地厭惡它,也絕不會甘心失去它。慈禧上了年紀,搞了一輩子明爭暗鬥,按說應該感到疲倦了,可是就是這至高無上的權力讓她不得不撐下去。
她本想將同治培養成和自己一個鼻孔出氣的皇帝,對於年幼的同治過分約束,導致這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不但學習沒搞好,還沾染了一些不良習慣,成為了失敗的作品,年紀輕輕就被淘汰出局。對於光緒,慈禧仍然不改初衷,立志要將他培養成乖乖聽話的好皇帝。沒想到這孩子可比同治剛強多了,剛一親政就想把自己整死。可憐的慈禧,最後只好再毀了這個失敗的作品。
甲午慘敗
朝鮮與中國的關係自古以來就是十分密切,據說最早是商朝大臣箕子帶領家人在朝鮮建立了君子國。後來,朝鮮半島上出現了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個國家,連年戰亂。後來新羅得到唐朝的支持,統一了朝鮮半島。此後朝鮮與中國的交流十分頻繁,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中國的屬國。
朝鮮每年都會幾次到中國來朝賀、納貢,中國也對這個小弟十分照顧。早在明朝的時候,當時的日本出了一個瘋子農民,統一了日本以後就想放眼海外,準備以朝鮮為跳板征服中國,這個人就是豐臣秀吉。
由於朝鮮特殊的地理位置,就成了日本瘋子侵略中國的跳板。豐臣秀吉傾全國之兵向朝鮮發動了進攻,很快就將朝鮮皇帝趕到了鴨綠江邊。危急時刻,明朝派兵援朝作戰,將日軍打得屁滾尿流,灰溜溜地逃走了。從此,朝鮮對中國更是崇拜,將天朝上國視為自己的靠山,並把這個優良傳統一直延續了幾百年。只是最近這幾年,韓國人弄出了一場鬧劇,公然宣佈中國的很多名人都是他們的後代,中國的很多傳統節日也都是他們先發明的,真不知道這些棒子的腦袋裏想的是什麼。唯一能確定的就是進化論不適合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