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備戰

第四章 備戰

?綜合各方情報以及如今的處境之後,于謙沉思不語,神色凝重。待仔細研究過京師的軍事佈防圖后,他用低沉而有力的聲音堅定的下達了自己升任兵部尚書後的第一道軍令:“令,立即徵調京師周邊所有兵馬入京勤王,其中包括兩京備操軍、河南備操軍、南京備倭軍、山東備倭軍,以及周邊運糧軍和江北所有運糧軍。”

“同時,急調負責江南一帶剿匪的寧陽侯陳懋所部騎兵立即回京,不得有誤。”

手下文書奮筆疾書。

于謙思路清晰,繼續道:“各軍接到軍令后,立刻出發,不得有誤,並按時趕到京城佈防,如有違抗,或延遲到京者,以違抗軍令,立斬!”

負責記錄軍令的書記官頓時打了一個冷戰,這個昨天還是侍郎大人,今天就高升本部堂尚書的於大人此時到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殺氣騰騰的,讓人害怕。

但是光是有殺氣還是不行的,調遣的這些士兵可都不是一線的戰兵,戰鬥力有限,能擋得住如狼似虎的瓦剌大軍嗎?

沒看到二十萬主力部隊都全埋在土木堡了嗎!

最精銳的京城三大營以及京城附近的主力部隊已經全軍覆沒,剩下的寥寥無幾,即使逃回來的,也早已被嚇破了膽,士氣全無了,要想保衛京城,只靠靠這些沒有上過戰場的軍隊能行嗎?

在場的兵部官員沒有一個人有信心。

于謙也很無奈,他自然也知道光靠這些部隊不一定擋得住也先的大軍。但是無兵可用,邊境和險要關隘的軍隊是不能的調的,只能用這些二流部隊了。

況且,他有信心,二流部隊依舊能夠打贏這場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戰爭。

頓了頓,于謙接着下了第二道軍令:“令所有受召入京的軍隊進入京師時從通州入京,進入通州大倉,取帶糧草運送至京城。”

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妙計,以入京的士兵從通州進京,並順帶着將通州大倉糧食運送入京,省了派遣專門的部隊負責運送糧草了,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看到眾人看向自己的眼神中的那一抹異色,于謙也不由得露出一絲笑意。

這個法子很高明,可以說是妙到了一個新高度。不過,想起自己聽到這個法子的時候那種表情,也是感到很不可思議的啊!

這個法子是朱祁鈺提的。

當然了,原本的歷史上,這個法子就是于謙的,至於是不是他想出來的就不得而知了。

而為了更快的讓一切都運轉起來,朱祁鈺也不得不剽竊了于謙的這個妙招。

咳了一下,接着,于謙的第三道軍令同時下達:“自軍令傳達日起,大明境內所有可調可用之兵紛紛集結待命,以備萬一。”

“自今日起,大明進入戰備狀態,兵不卸甲,弓不離弦。”

負責記錄軍令的書記官很快便將三道軍令寫完,于謙看過之後確認無誤,便蓋上了自己的尚書正印。

接着,軍令被快速送往宮中,只要朱祁鈺蓋上玉璽,三道軍令就正式合法化,就可以快馬加鞭的送往天下各處。

本來,這種涉及軍隊調派這種指令都是需要內閣簽字確認的,如此大規模的徵調全國兵馬,手續更加的繁瑣,非是一日一時可以走完的程序。

如今一切減免,調兵遣將的手續直接越過了內閣和司禮監大太監,只要兵部和皇帝的玉璽蓋章確認,就可以生效了,省了很多環節。

這自然也是朱祁鈺要求的,特事特辦,特殊時期自然要行非常手段。

對此,內閣雖然有所不滿,倒也沒有太過執拗,默認了這種做法。畢竟如今形勢危急,此時也不能顧忌太多了。

這也就是在這非常時期,不然,想也不要想,即便是兵部尚書籤了字,又蓋了皇帝的玉印,只要內閣不簽字,一樣無效。

、、、、、、

三道軍令自皇宮中轉了一圈,不到一刻鐘,便直接八百里加急送往全國各地去了。

隨着于謙的三道軍令的傳達,大明帝國,這個已經漸漸陷入沉睡中的龐然大物開始了建國以來的第一次總動員。全國各地無數兵士集結,帶甲執銳,嚴陣以待,隨時準備進京勤王。

而那些要求急速進京的軍隊則是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向京師進發。

、、、、、、

進攻大明,也先一開始也是顧慮重重的。他雖然號稱瓦剌太師,在整個蒙古各部族中實力最強大,說一不二,甚至就連瓦剌大汗都不放在眼裏。但是對於大明,這個讓整個蒙古部族都惶恐的存在他還是心存畏懼的。

可是,王振不但截了他用來朝貢騙取大明大量財貨的貨物,還殺了他派去洗劫大明百姓的人馬,讓他損失慘重,在部下的慫恿之下,加之這一次的確是損失摻重,而也先如今也算是兵強馬壯,野心滋生了不少。於是便接着這一次的機會大舉進攻大明,進行報復。

他並不擔心被打敗,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有想着能夠打贏大明,而對於失敗,他也早有打算,無非就是賠禮謝罪而已,大明又不敢真的拿他怎麼樣。

無非是一些不痛不癢的訓斥,而自己有借口,到時候不但沿途洗劫一番,賣個慘或許還能得到更多封賞也說不定。

抱着這個目的,也先開始了進犯大明之旅。

可是結果卻出人意料,不但大明上下沒有想到,就是也先也萬萬沒有想到結果會是這樣一個讓人萬分震撼的結果。

他竟然打贏了大明,不但打贏了,還俘虜了大明的皇帝。一開始就連也先都是不信的,可是事實勝於雄辯,當朱祁鎮出現在他眼前,大明二十萬大軍在土木堡被他們當牲畜一樣任意宰殺時,即便是也先也被這個結果嚇到了。

之後,便是無邊的狂喜。

、、、、、、

自從在土木堡大敗大明二十萬精銳,意外俘虜了大明皇帝朱祁鎮,也先就連做夢都能笑醒,他從未想過收穫是如此的巨大。如此天下掉餡餅的好事竟然意外發生在了他的眼前。

這可是一個大肥羊啊,為自己接下來的行動提供了更多的勝算,即便是將整個大明都收入囊中恐怕都問題不大。

一想到這,他的臉上就忍不住露出發自內心的高興。

大明,這個曾經讓他感到恐懼的龐大大物,此時在自己的面前竟然成了可以任取任奪的羔羊,他在意外的同時自然也高興的合不攏嘴。

原本起兵進攻大明不過是為了得到一些好處,逼迫大明打開貿易通道,並藉機發點小財的。

他都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可是,誰能想到,結局就是如此的出乎意料。這不單是發了財,還是大財,不敢想像的巨大財富啊。

其他的不說,但是土木堡一戰俘獲的俘虜和無數的糧草軍械,這都是天文數字啊,這都是財富啊。

而這一切,都是大明皇帝親手送過來的呀!

所以,即便是成了俘虜,朱祁鎮的日子過得也是相當不錯的。這可是一個無價之寶,還是送財童子,自然不能虧待了。

也先一邊仗着有大明正統皇帝這個金字招牌的俘虜在手,向朝廷威脅索要金銀糧食,一邊就地駐紮等待大明送金山銀山過來。

同時每天都去看看朱祁鎮這個送財童子,也看看那些繳獲來的無數的糧草軍械。

有大明皇帝在手,他不怕大明朝廷不送大量的金銀珠寶,絕世美人過來。不然,他就打到大明的京師去。

有大明皇帝在手,也先不怕打不開一路上所有的關卡。

也先的如意算盤就是以朱祁鎮這個俘虜,要挾大明索要金銀珠寶,糧食布匹等大明有的,而瓦剌沒有的東西。

如果不給,那就率軍進攻大明的城池掠奪明搶,以前或許還有些困難,現在反正有大明的皇帝在手裏,讓皇帝下令打開城門,豈不是輕鬆快捷,還兵不血刃,予取予奪。

這一招十分狠毒。

要知道,邊關的將領們平日和摩擦不斷,也先率軍扣關,他們自然是不會乖乖投降的,也先想要輕鬆的拿下邊關要塞同樣很難。

但現在大明的皇帝就在他們的手上,也先如果挾持皇帝叫門,邊關守將們如果敢抗旨不尊可是要殺頭的。

一些愚忠的將領面對這種情況,打開城門迎接皇帝的不是沒有。

用計,這是漢族的傳統。也先雖然軍事才幹不俗,領兵打仗各種計謀層出不求,十分狡猾。

但是這種陰謀詭計還真的不是瓦剌人的特長。

這條計策自然並不是也先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原本朱祁鎮身邊的一個叫做喜寧的小太監的主意。

和朱祁鎮一起被浮的小太監喜寧自然沒有朱祁鎮深陷敵營做了俘虜后還能有這樣好的待遇,甚至有幾次還差點被幾個瓦剌士兵給宰了。

於是,他便在被俘后不久,直接投降了也先,為其出謀劃策,為的就是擺脫隨時都有可能莫名其妙的丟掉性命的處境。

喜寧雖然說不上是頂尖的謀士,也是在大明皇宮內進過學的,教他的可都是大儒。而且在皇宮這個大染缸里耳濡目染之下,一些計策謀略,特別是陰損的手段,不用學看也看會了。

為了得到也先的賞識和重用,喜寧便出了這麼一個可謂歹毒至極的計策。

也先初聞大為歡喜,而後便欣然接受了這個建議。而喜寧的待遇自然也水漲船高的好了很多。他又一次趾高氣昂起來,在瓦剌軍中以軍師自居。並不時的去朱祁鎮那裏挖苦嘲諷一下對方,過足了癮,十足的漢奸樣。

有些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也先在土木堡擊敗二十多萬明軍,這一勝利已經徹底擊潰了明軍主力。可以說當時正是最好的進攻機會,趁機打下更大的地盤根本不成問題,因為大明短時間內已經不可能再派出一支大規模的軍隊來攻擊也先了。

也先自然也是想要趁機拿下明朝的京師,取而代之。可是想的挺好,做起來卻有些困難,或者說很難。

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也很簡單,雖然大明軍隊主力被擊潰,但是通往京城的大門卻始終處於嚴防死守的狀態中,或者說整個北方都處在嚴防死守之中。大明九邊重鎮可不是擺設,他們才是抵禦瓦剌和韃靼的第一線。

九邊重鎮之中,宣府和大同是邊關通往京師的門戶。

守住了這兩個地方,就守住了京城的外圍防線。

打穿了這裏,整個京城也就暴露在了敵人的鐵騎之下了。

宣府和大同有很多士兵駐守嗎?

並沒有!這兩個地方的駐軍並不多。

但是也先並沒有乘勝進攻,一方面是因為他自己的部隊也不多,他雖然號稱十數萬,其實只有不到十萬。而邊關重鎮,特別是宣府和大同這兩個地方那可是開國之初就設立的邊防重鎮,城防堅固,易守難攻。

另一方面則是宣府和大同的守將都不是善茬,也先曾多次在他們手裏吃過大虧。

即便是有着土木堡的大勝,也先也不敢輕易的進攻大同和宣府。

如果不是王振的胡亂指揮,一班跟着御駕親征的文臣武將們出工不出力,或者說是有心無力之下,也先不要說大敗二十萬大明最精銳的靖難老卒,不全軍覆沒就不錯了,更不要說俘虜朱祁鎮了。

可以說,王振的確是幫了他的大忙了。不但給他了出兵的借口,還給他送去了潑天的功勞和財富。

土木堡一役過後,也先膨脹了,但也沒有被眼前的勝利沖昏頭腦。

左等右等不見大明朝廷回信,也先有些失去了耐心,他知道金銀珠寶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拿。大明雖然遭受了慘敗,皇帝也被俘了,這個龐然大物依然有着他的底氣和強硬。

“你既然不給,那麼我就不客氣了,我自己去取。到時候可就不是那一點金銀能夠打發得了的了。”發兵之前,也先最後一次派人給大明朝廷傳信,威脅的語氣十足。

、、、、、、

收到也先的威脅信,整個朝堂都炸了鍋,紛紛開口譴責也先的其心可誅,不顧道義等。

但是,實質性的東是一點也沒有。

朱祁鈺有些無語的看着這些只知道動嘴皮的滿朝文武大臣,如果罵人詛咒有用,還要軍隊幹什麼?我大明早就一統天下,啊不,一統世界了。

論罵人誰比得上我們!!!

“眾位臣工,也先率軍攻打大同,並挾持太上皇扣關,我們該怎麼辦?”

咳嗽了一聲,朱祁鈺向眾人問道;

“可急令邊關守將緊閉城門,任憑也先使盡手段,堅決不出。!御史張鳳開口道;

朱祁鈺點頭,認同這個方案,而後又問:“若守關將領開城放行又該怎麼辦?!”

張鳳一臉殺氣,很是果決的道:“臣願望監督,有此將領定斬不饒。”

“果是我大明棟樑之才。”

朱祁鈺毫不吝惜的誇讚道,卻是搖了搖頭,“派遣朝中大臣前往邊關監督邊關守將似有不妥,恐寒了將士們的心。”

“這樣吧,派遣一隊宮中衛士前往,以押運犒賞物資的名義前往,實則負責暗中監督,遇到突發事件處置起來也不至於沒有了人手,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遵監國令!”眾人贊同,沒有反對。這個時候雖然要防着點邊關守將,也不能將關係弄得太僵,不然可就是反效果了。

朱祁鈺則是暗自舒了口氣,心中不免得意,不知不覺間順勢下了一步妙棋,恐怕等朝中大臣反應過來的時候腸子都能悔青吧。

退了朝,朱祁鈺來到了東六宮自己休息的地方。

雖然還沒有登基稱帝,繼承大位。但是現在朱祁鈺已經等同於皇帝了,一些重大的決策也不需要再經過孫太后的手了,這居住的地方自然也由郕王府搬到了皇宮大內。

東後宮人員不多,都是親信之人,在這裏沒有一個太監。前庭跟着的太監,即便是大太監成敬到了東後宮也不得入內,這是朱祁鈺親自規定的。

到了東後宮就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樣,不需要再像在外面一樣裝模作樣,拿捏着的滋味真的不好受,不然一個不好,那些個無事可做轉盯着皇帝犯錯的御史言官可就開口噴人了,管你是不是皇帝親王,直接開噴,讓人受不了。

來到御書房,朱祁鈺毫無形象的坐在書桌後面,不一會落雁便偷摸的跑了進來,熟練的開始輕輕的按摩朱祁鈺的太陽穴。

這裏說一下,御書房是清朝乾隆給他的書房起的名字,在此之前,御書房是沒有的,即便是明朝這種地方也沒有。

在明朝皇帝是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的,像明武宗和明世宗的時候,一個是在豹房、一個是在西苑處理政務。

當然了,乾清宮是外朝的辦公地點,等同於上班的地方。

明朝的辦公流程比較複雜、一般是各部有需要辦理的事物,先寫成奏疏遞交到內閣,內閣審閱后提出方法意見,再轉呈司禮監、司禮監看過後再轉呈皇帝,最後由皇帝裁決,再下發到司禮監批紅。批紅后再交給內閣,內閣認為妥當,就可以給各部迴文了。

這就是明朝皇帝的辦公流程,很輕鬆,簡單,幾乎不用費多大力氣,和建國之初朱元璋那個時候比起來可是輕鬆的太多了。

當然了,工作是輕鬆了,手裏的權利同樣也跟着小了很多,原本應該皇帝直接掌控的權利都被內閣大臣和太監握在了手裏。

朱祁鈺藉著整頓宮內王振黨羽這個有利的借口,大肆殺戮了一批掌握大權的太監,雖然後來又提拔了不少,但是像這種披紅,拿主意這樣的大權力也就順勢收到了自己的手裏。

太監的權利日都會逐漸的消減,知道全部變成全職的服務人員,而不在是掌握權力的一批人了。

況且,朱祁鈺已經關閉了宮中的凈身房,太監日後也不會再收入宮中了,一切都將慢慢的望後世那種環境轉變。

這樣雖然也會有着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相對於太監的存在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天子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明天子錄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備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