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高盛的歷史:一部欺詐和被起訴史(1)
2009年5月,華夏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譯著《GoldmanSachs:thecultureofsuccess》(高盛:成王敗寇的文化)。這是一本講述高盛發展歷史的書,該書作者曾經在高盛從事過交易工作,雖然不是高盛的核心人物,但是,對高盛的發展還是比較熟悉。
該作者雖然已經離開高盛,卻對高盛依然有強烈的感情,所以,書的可讀性雖然不錯,卻不是那麼公正客觀,帶有明顯的“褒揚”傾向。
但是,同該書的中文翻譯者相比,原作者就顯得比較客觀、沒有摻雜個人的感情了。書的中文譯者對高盛如此“崇拜”,乃至在書的名字翻譯上就開始“神化”,高盛原書的題目直譯是“高盛:成王敗寇的文化”,但卻翻譯成了“高盛:最後的贏家”。
原書的題目之所以用“成王敗寇的文化”(Thecultureofsuccess),主要就是因為高盛通過百年奮鬥成為華爾街乃至全球金融市場的老大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追求卓越、追求成功的文化。通過提供多種職業發展的機會、建立讓員工充分發揮才智的舞台,鼓勵、鞭策和激勵員工追求成功,是高盛公司文化的核心。英文原書也是通過高盛的發展歷程和多個事例,展示了高盛這個“追求成功的文化”。
但是,中文的書名《最後的贏家》則跟“追求成功的文化”不符。成功通常是指通過努力和奮鬥達到預期的目標,或是在某個領域取得了較高的成就。“最後的贏家”的意思是指擊敗了所有的對手、殺死了所有的敵人後,最後剩下的勝利者。
為什麼《GoldmanSachs:TheCultureofSuccess》被翻譯成了《高盛:最後的贏家》呢?這不是一個疏忽的錯誤,而是體現了高盛在中國被“神化”的實際情況,體現了在中國,很多人對“高盛”的膜拜。正是因為對高盛的“神化”和“膜拜”,才導致了我們的企業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高盛欺詐,並且在多次被騙之後,或者渾然不覺,依舊奉高盛為神明,或者明知被欺騙卻不敢奮起反擊,起訴高盛。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你深入讀這本關於高盛的書,你就會發現,一部高盛的百年發展史,就是一部訴訟史,而且在這些訴訟中,高盛都是“最後的輸家”。下面,我們就通過《高盛:最後的贏家》這本書中講述的案例來看看高盛發展史上的幾個著名的欺詐案例,以及在這些欺詐的訴訟中高盛如何成為“最後的輸家”。
案例一:1929年,“高盛交易公司”虧掉了客戶90%以上的投資
1928年12月,在美國1929年大蕭條即將開始前的不到一年,高盛發起設立了“高盛交易公司”〖KG-*5〗(GoldmanSachsTradingCorporation),簡稱GSTC。這是一家信託投資公司,通過集合投資者的零散資本進行股票投資,跟共同基金比較相像,這種組織形式在整個20年代都很流行。下面是《高盛:最後的贏家》對高盛設立的這個公司以及後來的訴訟的描述,由於這本書的翻譯存在很多錯誤(至少在我個人看來,有很多錯誤),我引用了英文和中文兩個版本的內容。
“GSTC的股票發行價是175美元/股,第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就達到36美元。……高盛僅用2000萬美元就控制了價值5億美元的資金。
1929年10月,美國股市大崩盤,高盛交易公司的股票從最高點的326美元/股,狂跌到175美元/股。其中一些股票還夾帶着期權,也就是說當股價下跌時,GSTC不得不購買更多的股票,這就極大地增加了損失,進一步加劇了股價的下跌。GSTC的失敗可以看成是不適宜時機與搞槓桿率致命結合的例證。作為20世紀最大的投資失敗事件之一,GSTC的失敗結果使高盛公司一度聲名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