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技巧三 如何開始一場演講(10)
至於那些睡覺的聽眾,我認為可以參考簡春安教授的說法:是因為我們講得很好,給了聽眾一種“舒適感”,所以他才會睡着。這個說法雖然有點自我安慰,不過,至少讓我們不至於因為負面情緒而影響了演講水平的發揮。
另一種棘手的狀況,就是台下有人在說話,因為這種行為會影響其他的聽眾,我們也更不能視若無睹。
我曾經受邀到某個工會去演講,底下有一位政府官員跟別人說話,聲音很大,他大概談了三四句,我就停下來看着他,他大概也覺得不好意思,急急忙忙就走了。遇到這種狀況,以“無聲”對“有聲”,也許能收到制止的效果。
在演講、會議或作簡報時,臨場遇到聽眾睡覺、說話等狀況,很難有一套“標準作業模式”。不過,我們還是應該反省自己,別人有這種反應,是因為內容太無趣、太艱深了,還是因為自己和他們缺乏互動。
親愛的讀者,台上和台下其實矗立着一扇透明的門,有人台上賣力演出,台下反應漠然;有人卻能打開那扇門,進入聽眾的內心,而開門的那把鑰匙,正是說服力。
現在,你找到那把屬於自己的鑰匙了嗎?
我能你也能
設計演講主體內容的要領
穿着應視場合進行調整。
注意適時轉換語調里的“表情”。
讓內容精彩的黃金守則:
考慮聽眾的接受程度。
顧及聽眾的興趣。
運用講故事的力量。
與聽眾進行互動。
把自己最好的情緒表現出來,就能贏得真心的回饋。
我的實戰錄
把你的話題圖像化
輔仁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陳擎霞
我和黑老師的夫人是高中同學,因此,17年前,卡內基訓練才開第二班時,我就成了學員,後來甚至成了卡內基訓練的講師。
我一直擔任老師的工作,對於上台說話並不陌生。事實上,教書教久了,不知不覺地話就會說得很多。上了卡內基訓練之後,我最大的改變反而是話變少了,我會更在意台下的反應,甚至希望讓學生有機會多講點話。
我的教學方式,也從單一的“口述”變成多元的“小組口頭報告”。在一來一往的教學中間,我除了說話,也學習如何聽別人說話,而這正是“說服力”的一個關鍵。
平時除了上課之外,我也常有演講的機會,講題涵蓋介紹台灣生態、介紹藥用植物、介紹野生植物等,而我的聽眾也包括了專業人士和普通大眾。
當我在台上介紹這些植物知識時,“故事”是吸引聽眾的一**寶。
比方說,介紹“車前草”時,我會先提到:
西漢時,有一位叫做馬武的將領,在大戰中受困。由於天氣熱,軍隊裏的人和馬饑渴交加,有的還出現了尿血的癥狀。後來,有人發現馬兒吃了形狀很像牛耳的野草,不但不尿血了,精神也變得好了。消息一傳開,眾將士都發現這種草有奇效。因為草就長在路邊,是牛車、馬車必經之地,於是就把它叫做“車前草”。
像這樣,從故事的角度切入,能夠讓聽眾比較容易接受你接下來要講的主題。
另一法寶,就是從聽眾熟悉的生活事物切入。
舉例來說,當我要介紹植物的結構,我會先從一般人買水果說起:很多人買水果時,會去摸摸捏捏,即使到了外國也不例外,給那些賣水果的小販留下極差的印象,因為這麼做會破壞水果的表皮。那麼,該如何選出好的水果,又不需要去摸摸捏捏呢?最好的方式,就是了解水果的結構……
因為挑水果是一般人生活中常會出現的情境,聽眾就比較容易進入你的話題。
一般來說,讀理工的人說話時會按照邏輯、條理進行,而卡內基訓練給我一個比較特別的影響是改從圖像着手,而故事、生活細節正是把題材圖像化的好方法。
另外,經驗告訴我,講話時最好講自己熟悉的事。很多人上台會結結巴巴,常常是因為他們在說自己不熟悉的事,只是很勉強地背誦那些內容,這樣連自己都很難說服,更不用說說服別人了。
馬雲這樣做
用故事打動人
客戶第一,這個理念誰都懂,如果要講得深刻,可以講出一大堆道理。馬雲選擇用一個小故事把這樣一個道理講清楚。
他有一次在寧波會員見面會上演講時曾經這樣講過:杭州有一個很有名的飯店,在杭州、上海、南京、北京都有分店,很多時候都需要客人提前幾天甚至一個星期預訂座位。六年前我到這個飯店去,這個飯店還沒有幾張桌子,我點好菜后在那兒等,過了五分鐘,經理來了說:“先生,您的菜再重新點吧。”我問怎麼了,他說:“您的菜點錯了,您點了四個湯一個菜。您回去的時候一定說飯店不好菜不好,實際上是您菜點得不好,我們有很多好菜,應該點四個菜一個湯。”我覺得這個飯店很有意思,為客人着想,不會像有些飯店看見有客人來,就說龍蝦怎麼好,甲魚也不錯。他會對你講,沒必要點這麼多,兩個人這樣就行了,不夠再點。你感覺他在為客戶着想,客戶成功了,他才會成功。如果客戶不成功,就是你不成功。
每個企業都會有自己的標杆,很難想像馬雲強調“客戶第一”價值觀的標杆會是一家飯店。
所謂的“說服力”是什麼呢?就是說話時要考慮到時間、場合和對象,因人因事說出足以打動對方並使之無法抗辯或反對的話,以達到讓別人替自己辦事的目的。這一點,馬雲輕鬆地做到了。
(參考資料:《馬雲管理日誌》,金錯刀編著,中信出版社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