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技巧三 如何開始一場演講(7)
什麼是應有的“樣子”?就是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
許多人以為,只要自己“有料”,一定會得到別人的肯定。其實,多數人還是會通過“印象”來作判斷,這個部分其實佔了很重要的比重。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梅里比恩教授(AlbertMerribien)為期十年的研究,人們對一個人的印象有55%來自外形與肢體語言,38%來自語調,其他的7%才是話語。當這些因素不協調時,聽眾最相信的是印象。
同樣的道理,你是否具備群眾魅力,有沒有說服力,除了所講的內容,你的外在形象、肢體語言、聲音腔調,都是關鍵。
穿着應視場合調整
上台時,什麼樣的打扮才最適宜?關於這一點,我沒有標準答案,應該說,要根據你當天演講的目的和場合來決定。
比方說,如果演講的目的是建立權威感,讓聽眾信服你的理念,那麼深色西裝配上條紋或圓點的領帶會比較合適。
如果當天是很輕鬆的座談,淺色西裝配花領帶,可以讓底下的聽眾覺得你很親切,更快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
至於女性,典雅的套裝最適合,不過,最好避免戴大耳環,以免在台上演講時,因為耳環晃動造成大家分心。
如果選擇戴胸針,也盡量避免戴太大、太亮的款式,“鋒芒”才不至於蓋過你所講的內容。
注意語調里的感情
除了你的外形要有個“樣子”,說話的時候聲音也該有個“樣子”,那就是語調的抑揚頓挫。
一場致辭或演講,短則二三十分鐘,長則一兩個小時,如果你始終保持相同的音量、快慢,那就叫做“單調”,聽眾聽到後面,可能注意力就跑到別的地方去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腔調起伏的重要,一上台還是常常會忘掉,包括我自己,每次在講一個讓自己很感動的故事時,可能很投入地講個不停,卻忘了進行腔調的變化。近年來,對於聲音里的“感情”,我才算是比較熟練地掌握了。
另一個語調方面的重要技巧,就是“停頓”。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很多人說起話來像連珠炮般說個不停,其實,有時候“不說”比“說”還能抓住別人的注意力。
我曾經在電視上看過一場知名的美國黑人人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博士的演講,他就是一個善於“停頓”的高手。他會在演講過程中突然停下來,眼睛望着全場,而你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來自他身上的那股震懾力。
當然,“停頓”並不是因為忘了內容,而是你希望讓聽眾好好思考剛剛提及的內容,或是要聽眾專註於你接下來要說的事情。
“停頓”是抓住聽眾注意力很有效的一種方式,但是,該在什麼地方停頓、停頓多久,就要看主講人對整個現場氣氛的掌握能力了。
精彩內容的黃金守則
現在,我們再來談談印象分數中,剩下來的7%,也就是演講的主體內容。
就像是三個點可以支撐一個面,要架構一場演講的主體也有三個重要的黃金法則。
一、考慮聽眾的接受程度
記得我以前在宏碁計算機公司工作時,有一年奉命到歐洲考察,當時宏碁在歐洲市場上以挪威表現最為突出,於是我就特別去觀察挪威經銷商的制勝秘訣。
結果我發現,當地的經銷商是五個完全沒有計算機背景的年輕人。他們既非工程師,也不是計算機專家,因此他們在製作所有的文案時,不會堆砌艱澀的專業詞語,而是用最淺顯,至少自己看得懂的語言去介紹產品,這就大大提高了消費者對產品的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