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繼續解讀《中庸》

第1025章 繼續解讀《中庸》

第1025章繼續解讀《中庸》

曾子解讀道:“子路問什麼是強。先生說:是南方人的強呢?還是北方人的強呢?還是你認為的強呢?用寬容柔和的精神去教化人,人家對我蠻橫無禮我也不計較,這是南方人的強,品德高尚的君子一般都具有這種強。用兵器甲盾當枕席,為我獨尊,死而後已,這是北方人的強,勇武好鬥的人就具有這種強。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和順而不隨波逐流。這才是真強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真強啊!國家政治清平時不改變志向,這才是真強啊!國家政治黑暗時堅持操守,寧死不變,這才是真強啊!”

樂歌笑道:“子路性情魯莽、勇武好鬥,所以你先生調教他:有體力的強,有精神力量的強。但真正的強不是體力的強,而是精神力量的強。而是堅持!精神力量的強體現為和而不同,柔中有剛;體現為中庸之道;體現為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動搖,寧死不改變志向和操守。堅持才是硬道理!堅持才是真正的強!”

“謝謝樂伯伯!謝謝!”曾子感謝道。

“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子應道。

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什麼意思?解讀一下!”樂歌習慣性地問道。

曾子解讀道:“先生說:尋找隱僻的歪理邪說,做些奇怪的事情來欺世盜名,後世也許會有人來記述他,為他立傳。但我是絕不會這樣做的。有些君子遵循正確的做人處世之道去做,但是卻半途而廢了,沒有堅持下去,而我是絕不會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無聞不被人知道也不後悔,這隻有聖人才能做得到。”

“既是自我安慰,也是在鼓勵他人!”

“是!樂伯伯!”

“繼續!”

“是!”

鑽牛角尖,行為怪誕,這些出風頭、走極端,欺世盜名的搞法不合中庸之道,自然是聖人所不齒的。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鳶飛戾天,魚躍於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解讀一下!”樂歌伸手示意道。

曾子解讀道:“君子所奉行的道廣大而又精微。作為人生之道,普通男女雖然愚昧,也可以明白一些做人處世方面的淺顯的道理。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聖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雖然不賢明,也可以踐行一些最基本的做人處世之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聖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天地如此之廣大,人們一定有不能明了的地方。所以,君子說到‘大’,就大得連整個天下都載不下;君子說到‘小’,就小得連一點兒也分不開。《詩經》說:鳶鳥飛向天空,魚兒跳躍深水。這是說天的廣大和地的深奧。君子所奉行的道,開始於普通男女,它的最高深境界,也不過是明白了天、地、人三者之間的道理。”

“嗯!”樂歌哼道:“之前的那個話,都相當於廢話。這一段!才開始往點子上說了!好!繼續!”

“是!樂伯伯!”曾子應道。

子日:“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什麼意思?解讀一下!”樂歌問道。

曾子解讀道:“先生說:我們所奉行的為人處世之道應該適合所有人,如果有人所奉行的為人處世之道排斥他人,那就不是人生之道了,那是他個人的為人處世之道。《詩經》上說:‘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樣就在眼前。’握着斧柄砍削斧柄,應該說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如果你斜眼仔細一看,還是會發現有差異的。我們不要過於糾結像與不像,差不多不離譜合適就行了。

所以,君子以好的榜樣來效仿,改正自己的錯誤。君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讓他人來效仿。一個人做到忠恕,離道也就差不遠了。什麼叫忠恕呢?自己不願意的事,也不要強加給別人接受。

君子的做人之道還有四項,我孔丘沒有能夠做到。那就是:作為一個兒子應該為父親做到的事,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為一個臣民應該為君王做到的事,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為一個弟弟應該為哥哥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為一個朋友應該先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大家都普遍遵守的德行一定要遵守,平時的言談一定要謹慎。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勵自己努力;言談卻不敢放肆而無所顧忌。說話符合自己的行為,行為符合自己說過的話,這樣的君子怎麼會不忠厚誠實呢?”

“嗯!我覺得!這一段才說到核心上面來了!好!繼續!”樂歌道。

“謝謝樂伯伯!謝謝!”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解讀一下!”樂歌問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孔門學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孔門學渣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25章 繼續解讀《中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