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1.傳國玉璽
??為了守衛許昌,曹仁和李通帶走了汝南大部分的守軍,面對高覽,郭淮、馬岱三人率領的河北軍幾乎沒有多少抵抗,就打開城門投降了,豫州直接就落入的袁熙手中。豫州雖然不大,卻是中原的中心,將揚州、兗州、荊州連接在一起,豫州的丟失,也使揚州的壽春陷入了孤城。
隨着豫州陷落消息的傳開,壽春守將夏侯惇和李典的處境更加的困難。袁譚以十萬大軍圍困壽春,壽春憑藉城高牆厚、兵精糧足,抵擋了一個月有餘,原本還在等待援軍,心中還有一絲希望。豫州被袁軍佔領之後,已經斷絕了回歸許昌之路,而且孫權也趁火打劫,出兵攻佔合肥,並且開始佔領淮南地區。
夏侯惇也知道壽春守不住,對李典道:“曼城,袁軍已經佔領豫州,想來許昌的形式已經岌岌可危。江東孫權也趁火打劫,攻佔合肥和淮南地區,壽春已經是孤城,守不住了,你率兵突圍,趕回許昌,能守則守,不能守就退回關中,保存我軍實力。”
李典不肯服從,毅然道:“將軍乃是秦侯手下第一大將,焉能有失?李典願意堅守壽春,為將軍斷後,雖死無憾。”雖然李典如此勸諫,不過夏侯惇還是親自留下鎮守壽春,若是主將逃跑了,壽春將士的士氣也就沒有了。李典見夏侯惇堅持也就只能自己率領少量士兵前往許昌,希望能從許昌得到援助。
夏侯惇的視死如歸,也激發了壽春守軍的士氣,哪怕面對數倍於自己的袁軍,也堅決不降。又堅持了一個月,壽春終於被袁軍攻破,夏侯惇自殺身亡。袁譚敬佩夏侯惇對曹氏的忠心,令人厚葬夏侯惇。
袁譚原本是想佔領壽春之後,繼續取淮南和合肥,沒曾想江東趁火打劫,已經提早拿下合肥和淮南。江東目前是作為河北的盟友,若是直接討要合肥和淮南有失道義,在辛評的建議下,袁譚派遣使者與江東孫權談判,以淮河為界,淮河以北歸河北,淮河以南歸江東。
當袁熙得知豫州、淮河以北都已經落入自己手中,曹操在中原的勢力只剩下許昌和宛城,親率大軍攻打宛城,阻擋曹軍退回關中之路。
曹丕自然不能讓袁熙輕鬆攻取宛城,與眾人商議道:“如今袁熙攻不下許昌,卻直取我後路宛城,一旦宛城陷落,我軍將獻於被動,不知眾位大人有何高見?”
曹仁作為曹丕手下最得力的將領,自然有最大的話語權,對曹丕道:“大公子,許昌就交給在下。你與眾位將軍率軍支援宛城,若宛城不能守,便退回關中。相信以主公之能,已經攻陷益州,不久便會支援關中。而袁熙剛得中原,人心不穩,不敢輕易攻打關中。”
曹丕自然希望退回關中,只是這話如果自己提出來,手下將領一定會認為自己膽小怕事,不能為人君主,將來也會失去繼承權。曹仁提出來最是合適,位高權重,他的命令十分管用,眾人也認為宛城不能丟。曹丕的演技十分高明,明明想要退回關中,卻假惺惺地擔心起曹仁來,傷心道:“子桓怎能丟下子孝叔不管,父親讓我鎮守許昌,我怎能臨陣脫逃,那豈不是辜負了父親的期望?還是我留下看守許昌,子孝叔去支援宛城,我定不會讓子孝叔失望的!”
曹仁說什麼都不同意,最後在眾人的勸說下,曹丕只能率領十萬大軍,與于禁、夏侯尚、劉曄等人前往宛城對抗袁熙。臨走時,曹仁擔心許昌守不住,讓曹丕帶着傳國玉璽一併離去。
袁熙與徐庶商量道:“宛城沒有多少兵力,我軍攻取宛城並不困難,只是曹丕很有可能會派大軍來支援,一旦發現宛城已失,很有可能直接從武關退往關中,我實在不想放過重創曹軍的機會。”
徐庶仔細察看許昌、宛城、關中的地圖,然後指着宛城周邊的地形為袁熙分析道:“宛城地處高處,易守難攻。曹丕救援宛城一定心急,我軍不如埋伏在許昌前往宛城的途中,伏擊成功之後,曹丕會走散關退回關中。我軍再偽裝成曹軍,騙取宛城城門,奪取宛城。宛城一失,曹仁孤立無援,許昌不保,不敢退回宛城,直接走武關,我軍提前做好準備,曹軍可破,曹仁可擒。”
袁熙按照徐庶的計策,果然有效,在宛城附近大敗曹丕,曹丕只能走散關退回關中。令袁熙意外的是,在追擊曹軍的途中,曹丕不知什麼原因居然將傳國玉璽丟於途中,為趙雲手下一騎士所得。趙雲不敢怠慢,將傳國玉璽交予袁熙。
只見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五龍,有一角缺失,用純金鑲嵌,玉璽上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與傳聞中的一模一樣。此物關係重大,徐庶問袁熙道:“主公,常聞得玉璽者得天下,三分天下已得兩分,此乃天命所歸,不知主公有何打算?”
身邊的人也都緊張起來,袁熙的這個決定關繫着自己的未來和前程,他們並不是漢室的真正擁護者,認可的是大將軍袁熙。袁熙忠於大漢,他們便是大漢忠臣,袁熙想要自立,他們便是大魏的忠實擁護者。
比起眾人的熱血沸騰,袁熙要冷靜的多,恭敬道:“天子並無過錯,只不過是逆賊當道,至於玉璽還是送去洛陽交予天子,待評定了曹操、劉備,再論其他。”
曹丕敗走之後,袁熙讓袁軍身穿曹軍軍服,以援軍的身份騙取宛城城門,宛城守將婁圭投降,袁軍順利佔領宛城。袁熙整頓宛城,並釋放一千曹軍俘虜回許昌。
曹仁聽得宛城已經失守,而且曹丕被袁軍所敗不知去向。曹仁頓時憂心忡忡,自己原本是想要曹丕回至關中,若是因為自己的決定而丟了曹丕的性命,實在是愧對曹操。
謀士程昱最為冷靜,勸曹仁道:“子孝將軍放心,大公子有眾人守衛,定可安全退往關中。我們還是先想想如何守住許昌,中原之地已經全部陷落,宛城也落入袁軍之手,退回關中只有武關一條路了,還請子孝將軍早做準備。”
曹仁沉默了下來,許昌雖然是中原第一大城,可是如今已經是孤城,也堅持不到曹操率軍來救。曹仁衡量孰輕孰重之後,決定與許昌共存亡,對眾人道:“眾位都跟隨秦侯已久,是曹氏的忠臣,也是曹氏的希望,我決定留在許昌,為秦侯盡最後的力量。還請眾位回到關中,見到秦侯時,就說我曹仁為國盡忠,沒有辱沒了曹氏的尊嚴。”
眾將見曹仁沒有撤退的想法,曹丕已經退回關中,當然以曹仁為主,誓死守衛許昌。許昌全城上下一心,就算憑藉著剩餘的十萬大軍,頑強地抵擋住了袁軍三十萬大軍的進攻。眼見着許昌就要陷落了,不過許昌百姓還是頑強抵擋着,他們相信曹操一定能夠凱旋歸來,救援許昌。
那麼曹操現在在哪裏呢?是不是已經攻下成都,答案是否定的,不過也快了。曹操的大軍從小路偷襲梓潼,雖然張任有所防備,然而卻擔心吳蘭守不住劍閣,親自前往劍閣。帶張任抵達劍閣一看曹軍進攻懶散,這肯定不是曹軍主力,很有可能自己的猜想是對的,曹操直接攻打梓潼了。
曹操沿着小路想要偷襲梓潼,見路口已經有益州兵把守,心也涼了半截,荀攸卻認為守軍不多,並且沒有意識到這個地方的重要性,只要趁着天黑,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解決這支守軍。曹操再觀看益州守軍,決定按照荀攸的計策,等到天黑,偷偷地解決了這支守軍,然後趁機攻打梓潼。
龐義不知曹軍從何處而來,沒有多少防備,還在睡夢中就被曹軍擒獲。待張任帶兵支援梓潼時,梓潼已經被曹軍佔領,還被曹操大敗,只能退回劍閣。雖然曹軍前後夾劍擊閣,不過張任拒絕投降,畢竟間隔尚有五萬益州兵,一時之間,曹操也拿不下劍閣。
另一支曹軍在曹休和曹真的率領下,付出了傷亡兩千多人的代價,終於通過陰平小道,出其不意地直取綿竹。益州軍並沒有想到曹軍天降神兵,直接來至綿竹,被曹軍偷襲得手,綿竹陷落。
一連串的失利消息傳至成都,劉璋覺得益州完了,自己完了。益州眾人還是相當有能力的,只是劉璋不會用人,黃權建議道:“主公,成都尚有三萬兵馬,雖然不知道曹軍是如何佔領綿竹的,不過軍隊人數一定不多,以三萬益州軍一定能守住成都。”
劉璋憂心道:“曹操已經佔領梓潼和綿竹,我成都已經陷入絕境,雖有三萬大軍也無力回天,不如舍我一人性命,保全益州免受戰亂。”
張松不喜曹操,若是讓曹操佔領了益州,不說自身難保,被嘲笑奚落是必然的,也勸劉璋道:“主公勿憂,梓潼雖失,張任將軍尚在劍閣,曹軍不敢攻瑕萌關。巴西郡的顏老將軍手下尚有數萬兵馬,若能讓其領兵來救,可以收復綿竹,成都之圍可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