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之章 第五十七章 雪色橫沙緲戍樓(三)

飛龍之章 第五十七章 雪色橫沙緲戍樓(三)

下午又飄起了小雪,讓城中稍顯單薄的景緻又厚重了幾分。

橫在南北一道城牆間的鎮遠門並不算高,這城樓即便和京師周邊的縣城比都還差些場面,只是在冬日的白雪皚皚中顯得更為肅殺,讓人莫名添了些敬畏。

守在城門口的定遼後衛兵士門一個個蜷縮着身體,儘力將手攏在袖中取暖,那些看着就冰冷的槍矛全都歪歪斜斜靠在牆邊,一個個懶懶散散。有程相文引路,一行人穿門而過並未被盤查,看起來此地平日守備也不嚴謹。

從磚卷的門洞出來,彷彿到了兩個世界。

背後是包磚的南城城牆,而放眼望去,北城的城牆則全是土夯,比之南城也要低矮上許多,只是城頭已蓋上了一層雪,使之看起來不至單調。

從鎮遠門一條筆直的黃土大道,一直通到北城北面的無敵門,這道城門遠遠看去就比身後的鎮遠門還要差上許多。

道路西側是一片低矮破舊的房屋,像是雜亂無章地堆砌一般,一眼望去便覺得是藏污納垢之所,然而自在州的榷市卻就設在彼處。

比之南城,這邊的市場便嘈雜了許多,也許是因為明日便是年節,市中漢人反倒少見。

除了幾個遼陽衛軍籍的朝鮮兵在市場周圍逡巡外,剩下的便都是歸化的女真和蒙古人了。

這些人看不出是行商還是坐地,不過都是穿着皮裘棉袍,除了個別人腦後的髮辮外,已難分辨漢夷,這些人應該在各自族中也算體面。

鋪戶們倒也與南城一般形制,只是簡陋許多,更沒有關內商戶迎客奉茶的雅緻,店中往往都擺放着一盆炭火略作取暖之用,炭火上直接便燒着熱水以備不時之需,可能因為用的都是劣炭,味道頗為刺鼻。

王星平幾人隨意走到了一家還算氣派的店前,這是一家經營遼東特產的店鋪,程相文看了一眼便說店主是個蒙古人,不過看服飾倒是與漢人無異,也不知他是如何看出來的。

見一群人都是豪客模樣,店主也格外熱情,與店中三四個夥計堆着一臉笑,忙問各位客官想要些什麼,漢話倒是說得絲毫不差。

“幾位爺是關內來的吧,想要看些什麼貨品?小店在這東寧衛也算是有一號的。”

“看你這店中經營的是貂皮一類?”

王星平看看貨架,上面都是各色皮草,還有一些瓶瓶罐罐。

“都是北邊來的上好紫貂皮,還有蜂蜜和鰉魚。”

“可有東珠?”傅小飛拿起一罐蜂蜜,心不在焉地問道,商務上的事情如今都是他在出頭。

“這位客官倒是好眼力,單論東珠,本店的可都是一等一的貨色。”

“那怎麼不見擺出來。”傅小飛明知故問,這木質的貨櫃,的確不太適合拜訪珠寶一類。

“客官說笑了,東珠這等寶貨豈是輕易擺出來的,不知客官想看何種等級的。”

王星平在旁言道:“自然是最好的。”

傅小飛的心思這店主自然不知,貂皮一類,南洋自然沒法去做,但珍珠的人工養殖可是非常成熟的技術,宋人龐元英就曾在他的《文昌雜記》記載過養珠之法,至於異形珍珠的培育更是在明初便有了,只是技術較為粗放不易成功罷了。但現代的珍珠養殖技術以穿越集團而言卻並非什麼難事,只是市場行情還是需要了解。

不過這個市場的潛力卻是極大,以大明而言,當今皇室極尚珍珠,以至珍珠市值往往價比黃金。萬曆五年,朱翊鈞大婚,採買各色珍珠近八萬兩,而所用黃金卻不過三千兩不到,可見天家尚珠至於何地。只是八萬兩珍珠聽起來聳人聽聞,但若以元老院的規劃來看,未來人工養殖的規模,一年產量恐怕過此百倍都還不止,當真是要做成白菜價了。

思量間那店主已經讓柜上從後面拿出一個錦盒。

小心翼翼地打開,那盒中放眼看去卻是百餘顆珠子,個個都有小指頭大小,體態近似渾圓,大小約在四分上下,泛着淡金色的光澤。

眾人看過,知道這雖不是最好的東珠也相去不遠了,要到六分大小則是可遇不可求的。雖然珍珠以無暇為最高,但東珠卻向來以淡金為貴,也是南珠北珠的差別所在,是以王星平與傅小飛都有信心,未來元老院人工養殖的珍珠無論大小還是色澤都會碾壓這些天然品,那不過是植入珠母后的微量元素控制差異罷了,不說這珍珠,後世就連鮭魚養殖,也能通過飼料調解控制魚肉的肌肉紋理。

按下思緒不表,傅小飛詢價,店主也給出了一個頗為讓人心動的價格,一顆珠子五錢銀。

王星平在京中時也時常去各類鋪戶閑逛,知道這樣品相的珍珠,京師中單賣能到二兩左右,他曾見過一副一百零八顆的珍珠項串,標價二百兩白銀的,那珠子品相與這些不相上下,心道這價格還算公道。

傅小飛則是在想,這種大小的珍珠,以元老院的技術一年半便可成珠,比野生的幾乎要快一倍,除了種珠母時需要些人工,便沒有旁的成本,就算一錢一顆也近乎暴利了,當真是門好生意。至於養珠造成的水體污染,在此時來看就更不用擔心了。

情報部門早已調查過,如今大明設在廉州府的珠池,一年產珠八千兩,而所費則要白銀近萬兩,雖然御史上疏說是比民間採買要貴,但想來民間也便宜不到哪兒去,此物未來的經營空間還是極大。

就在此刻,又有四人進了店,看樣子都是外路人,服飾倒是蒙古打扮,依稀可見帽子下面露出的髮辮。

領頭的直接用蒙古話與店主交談,看樣子很是熟絡。

王星平注意到那為首之人右手護膊上立着一隻大鳥,似鷹非鷹,雪白的羽毛上斑斑點點的灰藍煞是好看。

‘這些人是採珠的?’

他回頭看了一眼身旁的把速,正是當初跟隨他回了貴州的兩名葉赫部商人之一,如今此人已是一身漢民打扮,成了此番出關的家丁之一。

把速點了點頭,似乎是確認了王星平的判斷。

遼東的夷人,採集東珠靠的就是海東青,那為首之人手上的正是此鳥。

這東珠要在秋冬之時成珠最好,但此時河流封凍採珠不易,好在天鵝喜食珠蚌,而海東青又最喜捕獵天鵝,如此黃雀在後倒比直接採珠方便得多,且得到的珠子往往也是又大又好的,是以看到這些人的出現,再聯想到店家的生意,很快便想透了這一層。

不過這海東青在遼東各部族中都被奉為聖鳥,打理很是不易,夏日怕熱,要枕以冰玉,冬日畏寒,要薦以綉墩。此外還要注意控制營養體重,投以葯食清火,如此麻煩自然這東珠價格也就看漲。而此人能有這麼一隻海東青,足見地位也是非同一般。

這些人與店主用蒙古話交流,雖然王星平知道把速能夠聽懂,卻也不好當面說破,沒過一會兒,店主便來告了個罪,留下兩個夥計伺候,自己帶着四人並一位老掌柜往後面去了,看來是真有買賣要談。

但沒過太久那些蒙古人便出來了,似乎生意並未談成,不過他們還是與店主又多說了兩句,王星平雖聽不懂,但看起來那些人卻頗為懇切,店主也是一臉遺憾的樣子,又說了好一會兒這才告辭出門去了。

這夥人剛走,王星平他們也告辭離開了,一出門,王星平便問起把速,“方才他們說了些什麼你都聽清了?”

“小人雖然是葉赫部的,不過行商久了,聽懂他們說話自不算難,都是些生意上的事情。”

王星平知道,此時遼東女真各部雖然說的是女真語,但卻沒有自己的文字,是以女真各部俱以蒙文書寫,行商的自然多少都會蒙語。聽說努爾哈赤前些年倒是已經開始編創滿文,可文字初創談何容易,如今也還是紙面而已,更何況即便成了也只是建州一家在用,嶺北之地通行的還是蒙語。

語言的事先不去說,王星平只是再次確認道:“這些人都是珠客吧?”

把速道:“的確,這些人手上應該有些好貨,不然店主不會讓他們去後面。”

店主知道王星平他們是關內來的漢人,還怕他們能聽懂故意迴避,看來這貨不是一般的好。

“看他們後來出來,這生意像是沒有談成?”

“公子果然英明,的確是沒有談成。”

“那還說了那麼久。”王星平猜想無非就是大些的珠子,這東西好則好已,可他卻沒有興趣,於是便隨意又打發了一句,準備再去別家看看。

可把速卻提起一個細節,“這些珠客似乎和店主是老相識了,是以多說了些其他事情,倒是有些意思。”

這倒讓王星平提起了興趣,把速以往也是行商,自然不會撿些沒輕重的白說,“哦……有意思的事?說了什麼?”

王星平關切到。

“那珠客讓店主最近千萬不要往北去,尤其是瀋陽。”

“瀋陽么……”王星平有些省悟道:“你聽他們口音能夠辨別是哪裏人么。”

“既是珠客自然是北邊來的,聽口音倒像是三衛(即明初所設朵顏三衛:朵顏衛、泰寧衛和福余衛)那邊的。”

“走……”哪知王星平聞言忽然眼中一亮。

“公子去哪裏。”把速忙問道。

“我對方才那幾人有些興趣。”

一刻之後,四位珠客被王星平一行攔住了去路,神情有些錯愕。

把速用蒙語為王星平傳話道:“我家公子對幾位尊客的貨品有些興趣,尊駕可否移步詳談。”

為首那人看看王星平笑意盈盈的樣子,愣了一愣才輕輕點了點頭。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晚明史》樊樹志

4、《萬曆野獲編》沈德符

5、《罪惟錄?經濟諸臣列傳》

6、《明史?徐光啟傳》

7、《貳臣傳》

8、《明代木料計價和木材材積計算》何衛國

9、《明代遼陽碑誌略探》李路華

10、《明代遼陽城主要建築群平面結構與佈局探析》楊馥榕、王颯

11、《關於明代遼陽的東寧衛》河內良弘

12、《明代遼東鎮防禦體系之遼陽鎮城研究》黃歡

13、《古代珍珠的地理分佈及商貿狀況初探》廖晨宏

14、《淡水與海水有核養殖珍珠對比研究》王潔寧

15、《海水養殖珍珠光澤與其微結構的關係》李倩、張恩、徐曉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標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標銅
上一章下一章

飛龍之章 第五十七章 雪色橫沙緲戍樓(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