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韓姬兒黃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
首先來了解,孟津在哪。
孟津,位於洛陽以北最近的城市!而皇城,坐北朝南,宮城的北門是皇家專用通道,直通城外的邙山。
靈帝末年,東漢王朝已經搖搖欲墜,靈帝駕崩后,何進在誅殺蹇碩后,更進一步欲將宦官們全部誅殺。
張讓、段圭等宦官們聽到風聲,乃先下手為強,在宮中的嘉德殿前將他殺死。何進的屬下吳匡、張璋、袁術等得知何進被殺害,乃帶兵欲入後宮殺盡宦官。
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二十七庚午日,張讓、段圭等迫於追兵,被困北宮中,無計可施,只好帶着少帝、陳留王等數十人步行出谷門,逃亡入邙山。
邙山後面就是黃河,黃河旁邊,最近的城市是孟津。
這天的夜很黑,孟津的渡口不知道什麼時候悄然駛來幾艘大船,船頭站着打着火把軍官的便是幾集沒有出場了的高順。
二十天前:
道觀里的焚香總是帶着些空靈,帶着些悠然的味道飄向遠方,皇宮內總喜歡點着那些很沖撲鼻的香味,香料在中國也並不是什麼十分便宜的東西。
沉香、龍涎……那濃濃香味並沒有將宮中的陰暗和血腥驅逐,除了在平民百姓的頭上加上又一筆沉重的負擔,又能得到什麼呢?顯示皇家的威嚴嗎?劉辯並不喜歡那種撲鼻的味道,他總讓自己想起生活在那座陰霾下化工城市的自己。
道觀的後院之中,劉辯美美的喝着今年新季上的第一批茶,這個時代,沒有咖啡,沒有碳酸飲料,劉辯漸漸愛上了茶這種古老的飲料。
後院之中,劉辯揮手屏蔽掉了其他下人,這裏只有劉辯和高順。劉辯淡淡的放下了茶杯,對着肅立在一旁的高順道:“伯平(沒有找到高順的表字借用一個),你作為一名衝鋒陷陣的猛將,知道吾為什麼要大老遠的把你從并州借來,在吾的身邊當一名小小的侍衛么?”
“伯平不知。”高順拱手道:“但是伯平認為殿下自有殿下的道理,能追隨殿下,伯平認為是一生之幸。”
高順從來沒有看到過那個八九歲的孩子能做到今天的成就,不可否認,有劉辯的身份對他的幫助,但是建立難民營,發明造紙,雷厲風行的剷除了違法亂紀的貴族,其深沉的心思和巧妙的佈局不得不讓作為能接觸到局中的高順嘆為觀止,更難得可貴的是有一顆利國愛明的赤子之心,凡是有此心的君主必然是明君、雄君。
漢文、漢景、昭、宣、明、章、漢朝人每代經歷過的皇帝都感同身受。
“好!”劉辯心中大定,王粲《英雄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正是這樣的性格才使得劉辯願意將自己身家性命託付給這麼一個將軍。
更難得可貴的是高順會練兵,會練精兵!高順是陷陣營的靈魂,那麼劉辯怎麼能讓這麼一直戰無不勝攻無不取的精銳悄然的被抹去痕迹呢?
劉辯雙手舉起握住高順道:“吾有一事要拜託於伯平……”
“但憑吩咐,屬下萬死不辭!”高順的話擲地有聲。
“好!好好好……”劉辯連說了幾個好字,沉思了片刻道:“孟津的大河對岸便是王屋山,王屋又連接着太行。”
“王屋的山頭原本有些小蟊賊佔山為王,那裏三天前已經被吾派人清理乾淨了,伯平,你上山而去,那裏吾給你準備了一千人,我都要你練成能以一擋十的精兵!”
王屋直通太行山脈,控制了太行上脈便進可輕鬆抵達並、幽、冀三州之地,遠離這大漢中心的喧囂與戰端。退可控制并州,扼住壺關,坐觀風起雲湧。
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一旦局勢崩壞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果斷拔腿走人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無論是要多少錢、多少人力、物力。吾都會不惜一切代價也會支持伯平你!”
劉辯也是在為自己留下狗急跳牆的資本,自己就要回皇宮了,城外的掌控勢力必然被削弱,而宮中、十常侍的力量最為強大!
別看似乎現在何氏與外戚集團似乎現在相處正好,處於蜜月期,但是劉辯知道,何氏外戚會被自然而然的提溜到歷史舞台,劉宏是要三家唱將,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平衡是帝王的制衡之術!
到時候,劉宏怎麼還能容忍何氏與宦官們勾勾搭搭,即使他們沒有矛盾,沒有衝突,劉宏也會製造矛盾和衝突強行讓他們不能站在一起!
一旦劉辯的母族和宦官進入敵對狀態,宦官們便會自然而然的投入到了宮中另一個巨頭的陣營,董太后和王美人。
那他們選擇扶持劉協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劉辯是一個怕死的人,他會在在他的手中永遠留有底牌!
“吾知道,王屋太行山上,有數不清的土匪和強盜,吾要的是一直鐵血的、能打仗的軍隊。他們都是給你們練兵的對象,我的兵一定要見血!”
高順高興的點點頭,梁園雖好,但終究不是高順的志向,高順十五從軍,從一介小兵做起,當上了屯長、陣斬鮮卑部落大人,可謂是新一代從行伍間一步一步爬上來的猛將,突然被調到皇宮當一個侍衛,這可不是高順的志向和想做的事情。
戰場才是一個將領的宿命之地。
劉辯知道,太行山脈最終孕育出了漢末最大的黃巾殘黨勢力中的兩個!黑山、白波。
他們是未來的敵人!清理掉他們既解決了關中的危機,也可以使得達到劉辯練兵的目的。
“伯平明白!”高順也深以為然,在漢朝,沒有見過血的部隊,只能算得上是三流的地方兵,只能負責組織本地正卒訓練和治安、郵驛、戶籍、兵役等軍政事務。他們只能算的上邊兵的預備隊。
而大漢常上陣的部隊為邊軍,邊軍的精銳則被選拔自成為守衛京師的屯兵。這也就是為什麼董卓一朝奪權之後,他憑什麼有底氣廢掉劉辯,而面對四方皆敵的十八路諸侯討伐卻絲毫不懼。他手上握着的是全國最精銳的部隊,奈何要怕地方的雜魚呢?
“那所召集的士兵是從孟津縣出么?”高順對於孟津的士兵印象還算不錯,關中百姓還算能吃飽喝足,體格高大,也比其他地區的士兵素質好很多。
“不……全部從流民里出,他們不可能一輩子當流民……”只有跟自己一條心的人,劉辯才能安心的用。
流民營雖然有造紙的工作,但是上萬的百姓其實已經嚴重超支,整個大漢也就三四千萬人口,他們也有一部分人不願意一輩子當一個工人。
“好吧……”高順有些難為情,但是勉強也答應下來。據《漢書》記載,男子20歲傅籍,此後每年服勞役一月,稱“更卒”。23歲以後開始服兵役,役期一般為2年,一年在本郡、縣服役,稱為“正卒”,另一年到邊郡戍守或到京師守衛,稱為“戍卒”或“衛士”。還有一種意見,認為這2年兵役統稱為“正卒”。如遇戰爭需要,還須隨時應徵入伍。
正是這種全民皆兵的制度,使得袁紹在官渡之戰聚齊二十萬部隊,赤壁之戰曹操能聚齊三十萬大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