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終章(4)
“徐總兵遠道而來,本王卻始終疏於禮數,這着實是本王的不是。來,徐總兵,本王先敬你一杯。”
說著,時非正就拿起酒杯,徐志傑連忙響應,也拿起了酒杯,兩人碰了一碰,仰頭一飲而盡。
觥籌交錯了一陣,兩人都有點酒酣耳熱了,但時非正卻始終沒有問過徐志傑的來意。徐志傑實在按捺不住了,主動開口道:“王爺,下官這次主動登門拜訪,其實是有事相求。”
“哦?”
時非正是真沉得住氣,徐志傑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他還是不主動回問,哦了一聲之後,就又收住了話柄,沒有繼續說下去。
徐志傑知道時非正城府深、心機重,自己不展示一下誠意,是肯定撬不開他金口的,實在無奈,唯有說道:“王爺,下官這次前來,是希望王爺能夠接受本官的一片赤誠。讓本官為王爺效力!”
時非正笑了,說道:“徐總兵,你喝多了,開始說胡話了。本王不過是一個親王,跟總兵一般,同為皇上的臣子。我們共同為皇上效力,才是正道,本王怎麼可能會讓總兵為自己效力呢?”
到了現在還嚴防死守,可見時非正城府如何深,心機如何重,說是密不透風,都毫不為過。
徐志傑咬了咬牙,說道:“王爺,事已至此,你還不願意跟下官打開天窗說亮話嗎?”
時非正頗為幽默地指了指頭頂,說道:“如今乃是夜間,徐總兵,你我即便打開天窗,也說不了亮話啊。”
徐志傑知道,自己不拿出一些能代表誠意的東西來,是沒辦法讓時非正跟自己切入正題了,唯有深呼吸一口氣,從懷中抽出了一個信封來。
“王爺請看。”
徐志傑邊說,邊畢恭畢敬地雙手將信封遞了出去。
時非正看都不看那信封一眼,只是繼續夾着碗碟中的菜肴,默默吃着。
氣氛一時尷尬,其中還透着一點凝重。
徐志傑咬了咬后槽牙,強忍着沒有將頭抬起來。
良久,時非正終於打破了沉默。
“徐總兵應該很清楚,這個舉動,意味着什麼。”
徐志傑一聽時非正這麼說,就知道時非正總算願意跟自己開門
見山地交談,不再顧左右而言他了,興奮道:“當然,下官是深思熟慮之後,方才做出的決定!”
“深思熟慮。這個詞,用起來倒真是輕易啊!”
時非正感嘆了一句,終於放下了筷子,從徐志傑手中接過信封,抽出了信紙,往空中一抖擻,讀了起來。
不讀就罷了,一讀當真不得了。時非正沒有料到,徐志傑帶來的投名狀,竟然這般強而有力。
徐志傑給時非正的這封信,自然就是顧盼兮要他以接受皇上檢閱為名,帶一千兵馬進入樂安府準備隨時接應的那封密信了。有這封信在手,時非正要扣時非清、顧盼兮一個勾結地方軍隊、密謀造反的罪名,那是輕輕鬆鬆。
換言之,徐志傑送給時非正的,是讓顧盼兮永世不得翻身的絕殺重器!
“徐總兵,你竟然……”
時非正一時詞窮,暴露了內心的震撼,但他很快就收斂了情緒,說道:“徐總兵,本王沒想到,你竟然會帶着這份厚禮來見本王。實話實話,本王很是意外。”
徐志傑抬起頭來,朗聲道:“王爺,如果下官沒有能夠拿得出手的東西,又怎麼敢擅自上門叨擾王爺呢?”
“唉,”時非正單手虛壓,“小點聲。徐總兵,這可不是適宜大喊大叫的說話。”
徐志傑木訥地點了點頭。
時非正想了想,說道:“既然徐總兵如此坦誠,本王也應該以誠相待才是。不瞞徐總兵說,其實你和五皇弟、五弟妹的關係,本王,早就知道了。”
徐志傑苦笑道:“下官當然知道王爺知道。是流川說的吧?”
時非正挑了挑眉毛。徐志傑貿然說出了這樣的大實話,確實讓時非正有些不快,但他並不反感徐志傑的直腸直肚,恰恰相反,他覺得這樣的人,更好掌握。
“看來五弟妹很倚重徐總兵,連這種事情,都告知徐總兵了。”
時非正敲了敲桌面,終於問起了徐志傑的來意。
“那本王想要問問徐總兵,到底是因為什麼,驅使徐總兵在向五皇弟行了贈劍之儀后,還是選擇棄暗投明,來本王的陣營?”
刻意提到“贈劍之儀”,時非正是在暗示徐志傑,時非清和顧盼兮
知道的一切,流川基本都知道,那就意味着,他時非正而已基本都知道。他在勸誡徐志傑,不要玩什麼花招,那樣只會對他自己毫無益處。
徐志傑早就準備好了一套說辭,就等着時非正將這個問題問出口,當即滔滔不絕道:“下官昔日之所以對樂山公行贈劍之儀,看重的,其實是他們與家師的情誼。今日,下官之所以違背自己的贈劍之儀,希望能夠改投王爺的陣營,為的,是下官跟家師的那份恩義!”
“咦?”
時非正想過若干種可能,卻沒有想到,徐志傑會給出這麼一個理由。對於徐志傑的家師是誰,時非正有些印象,但又不太敢肯定。
“請恕本王唐突,徐總兵,你的恩師乃是?”
徐志傑挺起了胸膛,昂然道:“回王爺的話,家師正是大武昔日的天下兵馬大元帥,狄丹青!”
時非正恍然大悟,零散的記憶全都串聯到一起了。
當初狄丹青和徐志傑這對師徒的故事,在樂安府之中,一度傳為美談。小小車夫學徒,終成一代大將,師從大武英雄,率兵鎮守江南鎮。這種傳奇事迹,任人說起,都是滿面艷羨,嘖嘖稱奇。
“原來如此!”
時非正覺得這完全說得通,狄丹青對徐志傑來說,恩同再造。徐志傑知道狄丹青落難,被發配邊疆,會願意用自己的投誠作為籌碼,換取新皇日後對狄丹青的大赦,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過,有可能,說得通,歸有可能,說得通,時非正對此,是不能盡信的。原因倒也簡單,什麼恩義情誼,在時非正眼中,只是一個用足夠的價碼就能打下來的,冠冕堂皇的虛偽辭藻,根本不值一哂。
除非徐志傑能拿出更加有力的理由,否則,時非正是斷然不會取信於他的。
時非正笑道:“徐總兵關心恩師老將軍的情況,希望本王日後能夠出力,向父皇求來一個大赦。這份心意,本王理解,也甚是為之動容。只是徐總兵,你只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大可不必做這麼多事情啊。以你的功績、身份、地位,光明正大地上書請求,父皇也不見得就會無情拒絕。你又何必押上自己的前途命運,來做這麼一件事呢?這代價,也未免,太大了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