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別人家的男朋友

第四十六章 別人家的男朋友

一、什麼是馬克思主義?(P2)

1、從它的階級屬性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乎無產階級鬥爭的性質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2、從它的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講:馬克思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於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學說,是關於資本主義發展及其轉變為社會主義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規律的學說。

3、概括地說: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為他們的後繼者所發展的,以批判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為目標的科學理論體系,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二、簡述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P2)

1、馬克思主義哲學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3、科學社會主義

三、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徵是什麼?(P10-11)

1、馬克思主義具有科學性

2、馬克思主義具有革命性

3、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是統一的

四、物質的含義(P23-25)

物質就是不依賴於人類的意識而存在並能為人類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存在,物質範疇則是對一切客觀存在的共同本質的抽象和概括,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

五、物質與意識的關係(P28-30)

1、物質決定意識

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表現在意識本質和作用上

2、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a、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b、意識活動具有創造性

c、意識具有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

六、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統一

1、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

2、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正確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

從實際出發,努力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實踐是發揮人的客觀能動性的基本途徑;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還依賴於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物質手段。

七、事物的聯繫與發展,新事物代替舊事物(P36-37)

1、聯繫: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係。(聯繫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條件性)

2、發展:是前進的、上升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是指合乎歷史前進方向,具有遠大前途的東西;舊事物是指喪失了歷史必然性,日趨滅亡的東西。

八、必然性與偶然性的聯繫(P39)

必然性:是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合乎規律的、確定不移的趨勢。

偶然性:是事物聯繫和發展過程中並非必定如此的、不確定的趨勢。

聯繫: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決定的,在事物發展過程中居於支配地位,體現事物發展的本質聯繫和發展前途;偶然性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條件引起的,對事物發展起加速或延緩作用;兩者相聯結而存在,必然性寓於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後隱藏着必然性,偶然性為必然性開闢道路,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

九、對立統一的規律(P39-43)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體系的實質與核心,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繫的根本內容和永恆發展的內在動力,從根本上回答了事物為什麼會發展的問題,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唯物辯證法基本範疇的中心線索,也是理解這些規律的“鑰匙”;對立統一規律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十、質量互變規律(P44)

量變:是數量的增減和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變動,是保持事物質的相對穩定性的不顯著變化,體現事物發展漸進過程的連續性。

質變:是事物性質的根本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體現了事物發展漸進過程和連續性的中斷。

辯證關係: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

十一、否定之否定規律(P45)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

3、否定是新舊事物聯繫的環節,新事物孕育產生於舊事物,新舊事物是通過否定環節聯繫起來的。

4、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

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對於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發展的曲折性和前進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十二、辯證法與矛盾分析方法(P47-49)

十三、實踐及其特徵和作用(P58-63)

實踐:是以改造客觀世界為目的,主體與客體之間通過一定的中介發生相互作用的客觀過程。

特徵:1、實踐是改造客觀物質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

2、實踐是人類有意識的活動,體現了自覺能動性。

3、實踐是社會的、歷史的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

作用:1、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2、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3、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5、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的唯一標準

十四、簡述邏輯證明與實踐檢驗的關係(P83)

在實踐檢驗真理的過程中,邏輯證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補充作用,邏輯證明必須服從實踐檢驗的最後結果,只有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最終證明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

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需要正確的理解已被實踐所證實的理論的作用。

十五、實踐標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P83-84)

確定性(絕對性):是指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唯一性,離開了實踐,就再也沒有別的標準。

不確定性(相對性):是指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條件性,任何實踐都會受到一定具體條件的制約,因而具有局限性,實踐對真理的檢驗不可都一次完成。

十六、價值評價的標準(P87)

人民群眾的要求和利益從根本上代表着人類整體利益和要求,與歷史發展的基本要求或趨勢相一致的,其評價的根本標準只有與人民、人類整體的要求或利益一致才是正確的。

評價以主客體的價值關係為認識對象,評價結果與評價主體直接聯繫,評價結果正確與否依賴於相關的知識性認識。

十七、真理與評價的辯證關係(P89)

真理與評價是緊密聯繫的,不可分割的,真理因其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普遍性而具有根本性和優先性,價值及其評價標準必須以對事物的真理性認識為前提,二者辯證統一於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堅持真理與價值辯證統一的過程,中國共產黨正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才能在新形勢下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十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P89)

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社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個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十九、什麼是社會生產方式(P104)

物質生產方式,即馬克思所說的:“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通常簡稱為生產方式,是指人們為獲取物質生活資料而進行的生產活動方式,它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統一體。物質生產放式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及決定力量。

二十、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P110-115)

1、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社會生產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在社會生產中生產力是生產的物質內容,生產關係是生產的社會形式,二者的有機結合和統一,構成社會的生產方式。

2、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相互關係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而生產關係又反作用於生產力。

3、這種矛盾運動是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生產關係一定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二十一、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P115-119)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經濟基礎是上層建築賴以生產、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上層建築是經濟基礎得以確定其統治地位並獲得鞏固和發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條件。

2、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

為自己的經濟基礎的形式和鞏固服務,確立或維護其在社會中的統治地位,當它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就會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反之亦然。

3、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相互作用構成二者的矛盾運動

4、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內在聯繫構成了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的狀況的規律。

二十二、科技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P134-137)

1、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槓桿。

a、對生產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改變了社會生產力的構成要素;改變了人們的勞動形式;改變了社會經濟結構,特別是導致產業結構發生了變革。

b、對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

c、促進了思維的方式的變革

2、正確把握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

科學技術的發展意味着人們能夠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對社會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但也要認識到科技發展的雙面性。

二十三、人的本質(P139)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二十四、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P144-147)

1、普遍個人與歷史人物:個人在歷史的作用存在差別,歷史人物作用大,普遍個人作用小,在分析或評價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時,要堅持歷史的具體的觀點,不應簡單化。

2、傑出人物的歷史作用。

3、從必然與偶然的辯證統一中理解個人的歷史作用。

4、評級歷史人物必須堅持科學方法。

二十五、商品的二因素和勞動的二重性(P152-154)

二因素: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有用性,使用價值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關係,商品的自然屬性。

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類腦力和體力的耗費,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會屬性。

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之間是對立統一的,

對立性: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是相互排斥的,兩者不可兼得。

統一性:作為商品,必須同時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

二重性:具體勞動是指生產一定使用價值的具體形式的勞動,抽象勞動是指撇開一切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的體力和腦力的消耗。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也是對立統一的,一方面,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不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兩種勞動形式,另一方面,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分別反映勞動的不同屬性。

二十六、價值規律及其作用(P155-157)

價值規律: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按照等價交換原則進行。

作用:

1、自發的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個部門之間的分配比例。

2、自發的刺激社會生產力發展

3、自發的調節社會收入的分配

二十七、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P158-160)

商品生產者的勞動具有雙重性,具有社會性質的社會勞動,還有具有私人性質的私人勞動。

首先,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着商品經濟的本質及發展過程。

其次,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經濟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礎。

最後,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着商品生產者的命運。

二十八、勞動力商品的特殊性(P170)

勞動的價值是由生產、發展、維持和延續勞動力所必須的生活必需品的價值決定的。

1、維持勞動者本人生存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2、維持勞動者家屬的生存所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你對修真一無所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你對修真一無所知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別人家的男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