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歷史(2)
唐代,物質更趨豐富,盛唐時人均糧食五百多公斤,吃法講求花樣翻新,僅一種餛飩,就用二十四種餡,製成二十四種樣式。許多麵食種類現已失傳。烹飪之法傳入日本、西亞各國。唐代美食與詩歌交相輝映,李白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白居易的“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等就是寫照。胡人食品在長安、洛陽也佔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西域美女在長安酒店招客的情景,唐詩中亦有描繪,如李白的“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等,很動人。
宋代商業始繁榮,茶樓酒肆,勾欄瓦舍,遍及寰中。“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武林舊事》中介紹的酒類就有五十四種,冷飲多達八十餘種。竇蘋所著《酒譜》,可視為酒的百科全書。小說《金瓶梅》、《水滸傳》中,都可領教吃肉喝酒的場面。詩人蘇東坡,既是大文豪,又是美食家。“東坡肉”、“東坡肘子”,一直惠及當今食客。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歌舞昇平,不知死活。《夢粱錄》所載:“名妓數十輩,皆時裝炫服,巧酒爭妍,憑樣招邀酒客。”可視為“三陪”之先祖,以致詩人林升作“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以慨嘆。不過,據陸遊《老學庵筆記》載,朝廷宴請金國使臣的國宴菜單卻也並不複雜,冷熱菜肴及主食,七八樣而已。
元代飲食,蒙漢大融合。忽思慧曾撰寫《飲膳正要》,介紹了大量關於飲食、烹飪的知識,論證了飲食與健康的關係。但也有不少可笑的內容,如“夫妻不和,服鴛鴦一對”等。詩人貢師泰曾寫《寄顏經略羊酥》,介紹美味的羊乳製品。蒙古民族對中華飲食的貢獻可謂大矣,至今看得見摸得着的,有兩樣。其一乃涮羊肉,行軍打仗的副產品;其二是高度白酒,用蒸餾之法製造。中原一直用發酵釀製之法,度數不高,三杯成大道,一鬥合自然。高度白酒的進入,令中國文人武士有了更多豪邁行為。
明代手工業作坊高度發達,《宋氏養生部》對各種食品及茶、酒、果、醬的製作作了極為詳細的介紹,僅面製品一項,就介紹了四十多種。《紅樓夢》中涉及飲食文化的內容更是讓人嘆為觀止。
到了清代,飲食文化進入鼎盛時期。“隨園老人”袁枚撰寫的《隨園食單》,僅流行食品就介紹了三千三百二十六種。當時所謂“滿漢全席”,可謂熔中國各民族歷代烹飪精華於一爐。據說一席菜肴食品多達二百四十餘種,一席分為六度,每度四十餘種,絕無重名重樣。要一至數天才能吃完。海參、鮑魚、乾貝、廣肚之類,是明清以降海通之後才貢入的。海味,是造成清代飲食文化鼎盛的一個重要支柱。
中國烹飪手法,光火功一項就叫人眼花繚亂。蒸、煮、燒、燴、炙、煎、炒、烤、熗、煸、焗、燉、煨、煲、爆、炮、焙、炸、炙、熘、燜、扒、汆……大多數方法西餐都沒有。
中國人吃飯用筷子。筷子又稱箸。四川出土漢磚畫三人用餐圖,桌案上便擺有箸。四川大邑東漢墓出土有銅筷,長沙馬王堆出土有竹筷,再往前,《史記》載:“紂為象箸而箕子唏”。可見中國人使用筷子源遠流長。至於將箸稱為筷子,一種說法是,用膳者多飢腸轆轆,催雲“快,快,快”所致。似有一定道理。
菜系的形成,一般認為在宋代。有四大菜系說,八大菜系說,十二大菜系說。其中公認的為魯、川、蘇、粵四大菜系。
從周代共和元年(前841年)起至今,關於烹飪的著述從未間斷過。歷史之悠久,內容之豐贍,任何國家民族都望塵莫及。
中國飲食文化的畸形表現,也是不勝枚舉。下面事例可見一斑。一是取料怪誕,熊掌、猩唇、象拔、豹胎、駝峰、鹿鞭、猴腦等等。國人食熊掌等現象在《左傳》、《孟子》及枚乘的《七發》中都有記述,后屢見於唐宋文人筆下。二是場面恐怖、手段駭人。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請客,主持廚藝的廚娘問,席有三等,上等席羊五百隻,中等席羊三百隻,下等席羊一百隻,公子要吃哪等?冒公子答,就吃中等席吧。結果廚娘命人取三百隻羊來,每隻割下唇肉一斤,其餘皆丟棄。想想,三百隻羊沒了口唇,血淋淋地亂跑亂叫,盛況乎?慘狀乎?另外,清代咸豐朝重臣年羹堯,吃裏脊肉的方法也很血腥,命廚子手執竹片將活豬追打,直打得豬背上的脊肉質地松綿、筋腱脫盡、紋理順當,方才從活豬身上一刀割下。三是場面奢糜,慈禧太后一人用膳,菜肴多達數十,面前十來道為“吃菜”,其餘為“看菜”,湊排場用的。無論吃菜看菜,太監均可列入伙食賬,從中大撈一筆。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也不必刻意掩飾。
200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