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訪問(1978-1980)(7)
……
翌日(5月10日)錢鍾書訪問斯坦福。斯坦福與加大相距甚近。根據在史丹福大學亞洲語文系執教的庄因說,中國社會科學院代表團來訪斯坦福時,費孝通被邀至人類學系去演講,亞洲語文系本想請錢鍾書作一次演講,因錢不想演講,只希望像在加大一樣,作一個非正式的座談會,大家交換意見,於是就在亞洲語文系教授休息室內舉行了一個座談會,除了斯坦福師生外,還有UC柏克萊也來了一些人,總計有三十多人[35]。那天斯坦福其他語文系也有教授來參加,而錢鍾書又好引法文、德文,滔滔不絕、大珠小珠落玉盤(水晶語),各系教授對錢鍾書印象彌佳,認為他witty(措詞巧妙,詼諧而多機智)和impressive(一見難忘)。德文系一位教授對錢氏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連說:HeisthebestintellectualthatIhaveeverseen.(他是我平生僅見學養深厚的知識分子)。庄因說:“這樣看來,錢氏不但在大學時代就是才子,而且中外對他的看法是相同的。那天錢氏自始至終都是用流暢的高級英語,兼及法文、德文,引經據典,對西方文學功力之厚,令在座洋人咋舌。”[36]
在斯坦福座談會上錢鍾書對馮友蘭有所批評。他說馮友蘭沒有文人的骨氣,也沒有一點知識分子的節操觀念,說馮不應該出賣朋友[37]。他又說馮友蘭捏造事實,坑人使妻小俱死,馮現在在北大人人嗤之以鼻,錢氏用英語說:Feng’snameisnogoodatPekingUniversitynow.(馮友蘭在北大臭名昭彰),情緒頗為激動[38]。至此,很容易令人想起錢鍾書在耶魯批評吳晗后,余英時說過他發現了錢鍾書嫉惡如仇的另一面(見本章注[27]);此乃可以說明錢鍾書是一風骨凜然的正人君子也[39]。關於馮友蘭為人,說的人已很多。……
錢鍾書訪斯坦福后還有一個小插曲及一個小掌故。此即台灣旅美女作家陳若曦仿《貓》及《圍城》的筆法寫了一篇短篇小說《城裏城外》(刊於台北《聯合報》副刊,1979年9月9日、10日)來譏嘲錢鍾書。故事以中國社會科學院代表團訪問斯坦福為背景,敘述代表團團員秦徵、畢文甫及領隊侯立等一些人在斯坦福歷史系華裔教授尤義家裏晚餐時,在談話中曾吐私意:秦徵希望侄子來美讀書,畢老希望孫子能來美國,最後訪客告辭時,侯立在與主人握手時,向主人塞了一張紙條,希望他們幫忙將他的兒子設法弄來美國念書,這是陳若曦小說的大概。小說里秦徵影射錢鍾書,畢文甫為費孝通,侯立當是宦鄉,詩人殷勤指劉若愚,尤義是指勞乾的兒子勞延煊,博士夫人文惠當是陳若曦自己。因為是小說,影射人物,無可厚非。但陳若曦手法有點怪,如文中一再提到秦徵寫的《圍城》及編的《宋詩選注》。既然是小說,何不虛構一個書名呢?陳若曦寫秦老“看到自己的書,本本精裝十分開心,齊文拿出《圍城》,封里兩張借書紀錄蓋滿了日期。聽說它是熱門小說,秦老直叫‘年輕時代的遊戲之作!’一臉的喜氣洋洋,看得出仍是很得意。他自己抽出一本五十年代出版的《宋詩選注》,一瞧借書紀錄寥寥無幾,就不動聲色地放回去。”陳若曦把錢鍾書寫成一個悻悻然的小丈夫。到小說快結尾,在尤義家吃飯時,秦徵說:“我女兒去年到英國去了。”接着乃對尤義說:“現在就是兩個侄子想出來。我想讓他們到美國來,你看有什麼路子可走?”看了陳若曦的小說,錢鍾書後來說:“陳女士當時也在場,冷眼冷笑於傍,弟於其人毫無印象,可謂‘不識泰山’,《城裏城外》去年7月中由‘八方’寄示,讀之嘻嘆,於弟雖加卡通式描繪,尚屬筆下留情也。”(1980年4月17日錢鍾書與湯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