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散人生

閑散人生

早上起來,就感覺身體可以活動了。站起來,活動一下腿腳,很是靈活到底是古人,比自己以前體質好了很多。站起來先是慢慢的走着,走出房門,看見滿園的丫鬟們忙忙碌碌的在幹活,看見我出來都忙着站起來行禮,也有一些忙着找夫人,我揮揮手讓她們都去忙。自己一個人慢慢的走了出來。原來自己住的是東廂房,沿着院子轉了一圈發現宋代民居的標準這家應該是官宦之後,先說房屋格局.

《宋史·輿服志》說,執政官及親王的房子稱為府,其他官員房子稱為宅,草根百姓的房子稱為家。這個規矩亂不得。

四合院:

正式的四合院,一戶一宅,平面格局可大可小。房屋主人可以根據土地面積的大小、家中人數的多少來建造,小到可以只有一進,大可以到三進或四進,還可以建成兩個四合院寬的帶跨院的。小者,房間為13間;一院或二院者,房間為25間到40間。廂房的后牆為院牆,拐角處再砌磚牆。大四合院從外邊用牆包圍,牆壁高大,不開窗戶,以顯示其隱秘性。從制式上來說,許多王府和寺廟也是按照四合院的佈局進行設計和建造的。

最小的一進院,進了街門直接就是院子,以中軸線貫穿,房屋都是單層,由倒座房、正房、廂房圍成院落,其中北房為正房,東西兩個方向的房屋為廂房,南房門向北開,故稱為“倒座房”。四合院中植花果樹木,以供觀賞。

兩進四合院分為前院和後院,後院又叫做內宅。前院由門樓、倒座房組成,連接前後院的一般為垂花門,一些相對樸素的住宅則用月亮門,後院由東西廂房、正房、游廊組成。也有的兩進四合院,例如北京茅盾故居,並沒有垂花門隔出前院,而是在正房后加後院,建專供女眷居住的后罩房。

完整的四合院為三進院落,第一進院是垂花門之前由倒座房所居的窄院,第二進院是廂房、正房、游廊組成,正房和廂房旁還可加耳房,第三進院為正房后的后罩房,在正房東側耳房開一道門,連通第二和第三進院。在整個院落中,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間為大客廳(中堂間),長子住東廂,次子住西廂,傭人住倒座房,女兒住後院,互不影響。這其中也有反映“男外女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哲學的影響。

四、五進院的組合方式較多,通常為“前堂后寢”式。第一進院與三進院相同,第二進院是對外使用的廳房和東西廂房,之後再設一道垂花門,在廳房和這道垂花門之間形成第三進院,垂花門之後為正房和廂房所在的第四進院,是主院。如果後面還有后罩房,就構成了第五進院。還有的在倒座房北側再建一排南房,而組成四進或五進院的。

北京四合院最大的進深為兩個衚衕之間的距離,約77米左右,一些比較奢華的院落甚至還有花園和假山。規格高一些的四合院還設有廁所,這些內設的廁所一般都被安排到西南角,按風水的說法,西南為“五鬼之地”,建廁所可以用穢物將白虎鎮住,從實用的角度看,廁所建在西南方適應了西北-東南風向,可防臭味在院內擴散,但大多數居民如廁大多在衚衕里的“官廁”即現在說的公共廁所。

四合院是由許多單體建築組合而成,包括大門、正房、廂房等等。

走了好長時間才確定這是標準的五進院落,為“前堂后寢”式。首先是感嘆宋代富貴人家的生活真是奢華,同時也暗暗竊喜,為能住在這裏研究古代民居的規格和變遷而感到高興。就這樣走到了大門口,大門又叫街門、宅門,是四合院與外界溝通的通道,一般都修築在整個院落的東南側,以取“紫氣東來”之意,也有說法是佔據八卦中的巽位,即風位,是和風、潤風吹進的位置,以引進東南風,擋住冬天的西北風,是吉祥之位,體現“坎宅巽門”的原則。大門是典型的如意門(在檐柱位置砌一堵牆,牆上開一小門),看來父母還是很謹慎的知道財不外露。不然人家打主意的不光是外面的田產了。

回頭看影壁影壁在四合院中通常用於遮擋視線、美化實現和突出大門的作用,通常是由磚砌成,由座、身、頂三部分組成,座有須彌座,也有簡單的沒有座。四合院的大門有時候向後退後幾步在大門左右修建八字牆,稱為燕翅影壁,撇子影壁。四合院大門內一般也有一個影壁,一般鑲嵌在東廂房盝頂的山牆上,也有規格高一些的院落,採用獨立影壁。影壁也有置於四合院大門外的街道中正對大門的位置。

影壁牆身的中心區域稱為影壁心,通常由45度角斜放的方磚貼砌而成,簡單一點的影壁可能沒有什麼裝飾,但也必須磨磚對縫非常整齊,豪華的影壁通常裝飾有很多吉祥圖樣的磚雕。影壁牆上的磚雕主要有中心區域的中央和四角,在與屋頂相交的地方也有混梟和連珠。中心方磚上面一邊雕刻有中心花、岔角在影壁牆的中央還鑲嵌有福壽字的磚匾或者是帶有吉祥意味的磚雕。

影壁牆的頂一般和屋頂一樣,雖然是磚砌,影壁的頂也用磚雕出椽子,並在上設清水脊或卷棚脊的屋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路半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路半邊
上一章下一章

閑散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