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永樂十六年正月,交趾清化府清化州俄樂縣土官巡檢黎利,在清化梁江藍山鄉反叛;同時松門衛被倭寇攻陷;二月交趾嘉興州四忙縣故土官知縣車綿子車三等叛,殺流官知縣歐陽智等;三月,少師姚廣孝;五月,文淵閣大學士胡廣……

可令鄭和船隊自海上登陸據乂安和演州,分為南北兩路兵馬,南路收復平定乂安以南所有州府,北路對清化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斷其後援,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此兩路兵馬採用南急北緩之策,南路宜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南部各州叛亂,以為水師提供充足的糧草及後勤保障;北路宜緩,首先以步步為營之法壓縮叛賊的流竄空間,直待完成這個戰略目標之後,遂發起總攻直至將叛匪聚而殲之,殲厥渠魁,脅從罔治……

洪武二十五年,一得一失,天數註定……”

永樂大帝朱棣看完鄭和的密折,緩緩合上眼睛,心裏開始斟酌:“此事太過匪夷所思,但朕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若確實如他所述明年即將發生如此諸多大事,發生之時早做準備即可將損失降至最低,也可驗證此人所說是否屬實。如不然此人妖言惑眾朕必殺之。”

“取交趾的地圖來,另外去查一下洪武二十五年都發生過什麼大事。”朱棣睜開眼睛說道。

“皇上,很晚了,請皇上保重龍體,早些就寢吧。”太監王忠心疼的說道。

“少廢話,趕快去取地圖來,朕要弄明白交趾的形勢,時間不多了,朕要儘快部署下去。”

待太監王忠行禮離去,朱棣又緩緩閉上眼睛,他仍然再想鄭和那本秘折的內容:“三月少師姚廣孝和五月大學士胡廣會有什麼事?”。突然朱棣心中一顫:“難道是……不可能……朕是天子……朕不信他的瘋言瘋語……”想到這朱棣突然睜開雙目,雙拳緊握,心煩意亂。

“王文樂,若此事為妖言惑眾,嘩眾取寵,朕必移你三族……”

“阿嚏”

“阿嚏”

躺在床上正在記憶里尋找資料的王文樂揉了揉鼻子,說道:“誰罵我了,來到這裏還沒得罪過人吧!”

自從向鄭和上報了他夢到了太祖朱元璋,而朱元璋讓他轉達明年將會發生的幾件大事之後,他就被鄭和派貼身侍衛給保護起來了。而之前,他唯一無法解釋的就是為什麼朱元璋會託夢於他,藉助於記憶里所存儲的資料,東尋西覓,大海撈針般的終於在犄角旮旯找到了一行不起眼的記錄,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理由,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個理由給他帶來了……

“永樂大帝應該看到鄭和的密奏了吧,也不知道反應如何,這種做法可是冒了被殺頭的危險,他一怒之下把我咔嚓了我找誰去說理啊……

永樂大帝啊,我也是沒有辦法了,但至少你也要等結果出來以後再做決定啊,來到這個時代,我唯一的依仗就是這點先知先覺的能力了,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如果參加科舉考試可以確定秀才也考不中,考四書五經做八股文我是真不行地。

這些事對我來說都是發生過的歷史事件,如果這些事不發生就證明我所在的那個世界與這個世界不是同一個世界。如果真是這樣,對於我來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嘴不會說,腦不夠用。苟活於世,倒不如死個痛快,早死早托生……嗯,所以……現在……睡覺!”

想到這裏王文樂也心安了,很快的就打起了呼嚕,睡著了……

南京,大明王朝的首都和中樞,雖已三更,御書房中朱棣毫無倦意地聽着王忠念道:“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逝世;太祖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沐英逝世……四皇子朱高爔逝世……”

“停……王忠將地圖放到書案上,扶我起來走走。”

朱棣,起身在房中慢慢踱步,片刻之後,又回到書案后坐下,示意王忠打開地圖,王忠喚來兩個隨侍,將地圖在朱棣面前緩緩打開。

看着交趾地圖,朱棣首先找到了清化府清化州,這裏是黎利即將反叛的地方,往南依次是演州府,乂安府,順化府,新平府和升華府。地勢平坦而狹長,最窄處大約只有百里余寬。再看北面,多山地、丘陵,河道。朱棣久經沙場,僅通過對地勢的分析就可得出結論,若黎利反叛事成可進州府,若事敗只要佔據地利之勢,退往大山之中繼續積蓄力量,蟄伏待機,伺機而動,試問朝廷和官府如之奈何?

朱棣伸手接過王忠遞過來的參茶,靜靜地看着地圖,慢慢地喝着參茶,腦中思索着太祖朱元璋託夢給王文樂的平叛之法……

翌日,朱棣早朝之後前往慶壽寺看望少師姚廣孝。

“少師,昨日鄭和差人送來密奏,朕心中猶豫不定,今日特來請少師為朕解惑”說完示意王忠將抄錄部分內容的摺子,遞給姚廣孝。

姚廣孝打開王忠遞過來的摺子,仔細的看了起來。

“咦~阿彌陀佛……”

“嗯~阿彌陀佛……”

姚廣孝緩緩地合上摺子,閉上眼睛,片刻之後說道:“阿彌陀佛,皇上恕罪,老衲着了相了……皇上心中早有計較,待到明年自然一切真相大白,皇上只需提前準備而已;老衲之所以着了相是因為鄭和這隻船隊以奇兵出演州府和乂安府是前無古人的想法。深諳《孫子兵法》中以正合,以奇勝之道,若按此法部署,皇上身在紫禁城仍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交趾之亂可平矣。

漢武帝曾經說過:'寇可為,我復亦為;寇可往,我復宜往。'如此,若將大海喻作草原和沙漠,海外諸國可視為韃靼和瓦剌等諸部落,鄭和的水師則可視為我大明王朝的一隻精銳的騎兵部隊游弋於草原之中保護我大明南疆。若大航海後繼無人,假以時日,彼強我弱之勢漸成,若南洋諸國出現類似成吉思汗鐵木真的雄主而整合。則南有南洋諸國,北有韃靼和瓦剌,東有倭寇,如此形成幾面夾擊之勢,形如而惡於前宋,我大明將處處被動防守,將士疲於奔命,最終將國力耗盡,其結果不言而喻,則我大明危矣!

老衲今年八十已有三,行將就木,今見太祖託夢,並授予後進解決之法,其法之運用是前無古人之精妙絕倫,老衲有感而發,便與皇上說幾句心裏話。皇上雄才大略,高瞻遠矚,自登基以來,所做之大事皆是驚世駭俗之舉,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此自有後人評說,但是老衲可以確定,自貞觀之治之後唯有永樂盛世可與之比肩而立,皇上實乃是千古一帝也;然太子朱高熾和太孫朱瞻基皆為仁愛淳厚的未來守成之主,老衲相信皇上萬年之後,此二人必將息兵養民,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屆時我大明朝將重開大漢朝之時'文景之治'的局面。

為了大明江山永固,子孫後代無後顧之憂,皇上已經二次親征漠北,今後平漠北仍是我大明的首要軍事國策,因此皇上會不遺餘力的遠征或親征漠北多次直至消除禍患。然今日老衲突然茅塞頓開,這漠北乃是苦寒之地,勝而所獲之地或丟棄或賜予投降的漠北諸部落。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久之必反。本以為是疥蘚之疾,接受R教之教化,成為我漢族之順民,然此為一廂情願罷了,前車之覆,後車之鑒,前元滅宋時,我漢人幾近被屠殺殆盡,以古為鑒,可知興替,可明得失。從歷史和全局來看,皇上不可有一戰定漠北之想,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與漠北的征戰將是一個此消彼長的持續之戰。

但在北方我大明有長城和邊鎮設重兵所倚,而我大明仍有漫長的海疆,我朝自太祖以來海上倭寇襲擾我大明時有發生,乃至於太祖頒佈《禁海令》片板不許下海。目的不言而喻,但收效甚微。直至皇上派遣鄭和下西洋之後,我大明南洋海疆之海盜才被誅滅殆盡,懾於此南洋諸國無不稱臣納貢。由此看來,若是我大明由北及南有幾支水師巡弋於海上,可保我大明海疆萬無一失。並可查明來犯之海盜國籍,直接向該國問罪。若我大明無一支能征善戰的的水師,則只能於陸地之上被動防禦,疲於奔命,倭寇打得過就搶,打不過就退回海上,如之奈何?沿海處處都要設重兵防守,極大的消耗了我大明的國力,假以時日若倭寇勢成萬餘人,今日劫掠一處,他日再劫掠一處,如入無人之境,我大明一衛是五千六百人,試問屆時我大明為防這萬餘人的倭寇每處要設幾衛方可安然無憂?老衲可以確定待倭寇勢成之日就是我大明國力衰弱之時。不說其它,僅人吃馬嚼一項就可以吃窮我大明,屆時缺糧少餉不戰自亂,如之奈何?

然自鄭和下西洋以來,朝中大臣已多次上書要求皇上'遵祖訓、廢船隊、絕海洋'實則是無知與短視的自戕行為。一葉知秋,昔日如此,當下如此,他日仍是如此,此中之多艱皇上自知,也唯有皇上可以頂住群臣進諫的壓力,他日之後老衲認為鄭和之後將再無鄭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夢大航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夢大航海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