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在台北逝世(1)(圖)

胡適在台北逝世(1)(圖)

一代學術宗師胡適博士,於1962年2月24日病逝於台北南港的“中央研究院”。這位影響20世紀中國人至深的思想家在寶島度過了人生最後的五年,提升了台灣的思想學術水平,播下了自由主義的種子,也留下了難以企及的學人典範。

胡適博士過世的這一天,正以“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身份在該院蔡元培紀念館主持酒會,歡迎新院士的加入。那天胡適心情很好,他說:“現在我們在此山上,可以看見物質進步的情形,可是剛遷來時,院裏放書的架子也沒有,同仁住處也沒有,一直到近六年,得到幫助才開始慢慢恢復,現在已有七個研究所,開過四次會議,選舉了三次院士。”胡適繼續說,“我們十幾年,在孤島上,台灣寶島上,離群索居,在物質的困難、精神的困難之下,還做了一些工作……”

談到過去和將來,胡適顯得十分興奮,說了許多話。酒會結束后,賓客陸續離開會場,胡適仍邊走邊與友人談話。不到五分鐘,胡適突然昏倒在地,已向外走的院士和賓客又紛紛趕回。大家圍繞着他,台大醫學院院長魏火曜立刻為他施行人工呼吸,隨後“中央研究院”的醫生趕到,為他注射了鹽酸腎上腺素並使用氧氣,均告無效。晚上7點25分,台大醫院楊思標醫師趕到,診斷後宣佈胡適已經過世了。此刻,胡適周圍的友人都黯然啜泣,現場一片靜寂。

胡適生於1891年,原籍安徽績溪,后入上海梅溪學堂、澄衷學堂,每次考試均列第一。宣統二年(1910),考取官費留美學生,赴美國就讀於康奈爾大學,后又入哥倫比亞大學,師事哲學家杜威博士,以研究先秦名學史而得到哲學博士,才氣縱橫,文名漸傳。1917年,胡適返回中國,以二十八歲之齡擔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其間繼續推動白話文運動,提倡自由、理性、科學,對年輕一代產生巨大的影響。

在救亡圖存的年代,各種思潮激蕩,背後亦伴隨着不同黨派勢力的競逐。在思想領域裏,由於堅持自由與實證主義,胡適對**持嚴厲批判的立場,他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便成為左翼學者文人極力抨擊的對象。

總的來說,胡適與蔣介石始終保持着良好的關係,但又不失其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立場,幾乎不接受政府的官職。唯一的例外是抗戰爆發后,胡適為赴國難,出任中國駐美大使。抗戰勝利后,胡適出任北京大學校長。1948年底,國共內戰進入戰略性的轉折階段,解放軍即將進入北平,蔣介石派專機接胡適等北平學人南下。爾後胡適赴美講學。

1949年國民黨遷台以後,隨着局勢逐漸穩定,胡適於1952年11月及1954年2月,兩次應邀來台講演。而此時中國大陸正發起對胡適思想的全面批判,以清除胡適思想的影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台灣20世紀難忘的歷史瞬間:歲月台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台灣20世紀難忘的歷史瞬間:歲月台灣
上一章下一章

胡適在台北逝世(1)(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