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一良設防虎牢關
得知朝廷擢升張一良為虎賁中郎將,但卻只有一萬騎兵去虎牢關設防,縹緲決定前去與他共同抵抗匈奴騎兵。匈奴騎兵五十萬雖是個笑話,但五六萬是少不了的,一良雖帶一千人打過幾個漂亮仗,但萬人以上的戰鬥從未打過,別說大伙兒覺得這事兒不靠譜,一良自己也覺得好荒唐。
他本想全部擁有北大營那五萬人的,至少兩萬騎兵少不了。有了這兩萬騎兵,便可以到鮮卑去搶馬,一步一步將剩餘那三萬步兵武裝成騎兵。周邊胡人如此猖獗,中原想要免遭生靈塗炭,將騎兵練強是唯一出路。
一良將虎賁騎兵安插在虎牢關以北的草地上,他重新梳理了原來的編製,按照旅團營連排的編製將這支騎兵重新編練。這隻騎兵中的一千人曾與張一良出征過鮮卑,從那一千人中挑選了一波戰功高,悟性好的士兵提為校尉,擔任各連連長。
隊伍在虎牢關正北方向的平坦草地上按新監製訓練戰術配合。一良騎着戰馬巡視,隊伍因為有過勝仗的隊員帶節奏,志氣高昂,訓練格外賣力。
紮營新校場的第二天晚上,衛兵來報,有兩個自稱是一良朋友的人來營中拜訪。帶進來才發現,就是縹緲和郭香師徒兩。他們不認識張一良,張一良卻見過他們一面,就是在琅琊宗他師父的葬禮上。當時一良帶着豹軍的面具。
久仰兩位英雄大名。一良抱拳作揖道。
縹緲身穿一件雲雁細錦衣,郭香則穿一件暗花細絲褶緞裙。兩人神情若素,瀟洒非常,看到張一良打招呼,兩人只作揖回個禮,逕自在張一良營帳中的桌案后坐下,自己倒茶喝了起來。
一良隨手用一隻杯子壓住了桌案上的地圖,起身來到縹緲和郭香跟前,說道:兩位的人頭可是北匈奴王點了名要拿的,此時來我虎賁騎兵營,是給那匈奴王送人頭來了么?
我們師徒兩的人頭值幾個錢?比起一千萬兩黃金,我們的腦袋不值一提。縹緲道。
非也,非也。縹緲大俠和郭女俠敢站出來為中原人出氣,這般可貴的精神,豈是黃金白銀能比得了的?二位來找我張某人有何貴幹呢?一良道。
我們只是路過此地,我與師父前去刺殺那北匈奴王,看他還敢不敢覬覦中原。郭香道。
刺殺一個匈奴王,又何須兩位大俠出馬呢?若刺殺一個匈奴王能解決問題,我早就派人前去了。一良說:匈奴人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匈奴王,你們才刺殺那左賢王數日,新的左賢王已經任命好,而且更加歹毒,更加兇殘。
縹緲問道:依將軍看,便任由他匈奴人囂張跋扈,派幾十人到中原便可為所欲為?
只要我中原英雄豪傑都能像縹緲大俠和郭女俠這樣俠肝義膽,為國為民,又何須畏懼胡人呢?一良踱步繼續道:目前卻有位忠臣因為此次匈奴事件,身陷危局,我卻無能為力。想與兩位大俠共謀救人之計。
將軍但說無妨,只要能解救忠良,我們瀟湘派定當全力以赴。縹緲道。
張一良為兩位英雄倒了兩杯茶。問道:兩位英雄可知道,匈奴揚言率五十萬騎兵蕩平中原,朝廷中分為主站和主和兩派?
縹緲說:自然知道,後來朝廷派了兩個主戰派的人去和談,可見朝廷是主張抵抗的。
大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一良道:朝廷派衛瓘衛大人和王戎兩位主戰派前去和談,實際是主和的。派衛瓘去和談,是想除掉衛瓘的。
衛瓘乃是我中原名將,其對朝廷的忠心天地可鑒,將軍何出此言呢?縹緲不解道。
水至清則無魚,衛瓘大人為人耿直忠義,在朝中得罪許多人,尤其是野心勃勃的賈皇后,早欲除之而後快了。一良道。
竟有此事?縹緲驚嘆道。
賈南風之心路人皆知矣……一良說。
想來是一報還一報了,司馬氏就是從別人手裏奪得的皇權,被人奪走也是遲早的事。郭香道。
將軍是想救這衛瓘大人么?縹緲問道。
正是。一良回答說:衛瓘此次和談,必然失敗,匈奴兵峰南指之日,便是衛瓘的死期。我希望兩位大俠救這一門忠良之士。在賈南風派人去誅殺他們一族的時候,將一些死囚帶到衛府,穿上衛瓘及其家人的衣服,搶先誅殺這些人,隨後放一把大火。
偷梁換柱?縹緲問。
正是!一良說:救出衛瓘一家,讓他們隱姓埋名,為後世留幾個忠良之士,這也是我輩唯一能做的。
此計甚好,救出衛瓘一家,可藏匿在我瀟湘派的嶽麓山中,就算她賈南風有疑,也斷斷找不到的。縹緲道。
那勞煩兩位大俠周全他們衛氏一家了。此事只有我們三人知道,江湖之人也好,朝廷之人也罷,萬不可再傳出去一個。一良叮囑到。
這衛瓘不知如何與那匈奴人談判,只怕已經有了結果了。縹緲道。
別人去談尚有迴旋餘地,衛瓘去和談,必是談不成的。與北匈奴終有一戰。一良回到自己的桌案上,繼續看地圖,說道。
不知將軍將如何打這一仗?縹緲問。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良輕描淡寫的說:他北匈奴騎兵,能長途跋涉奔襲我中原的,不會超過五萬兵馬。他來五萬騎兵,我一萬虎賁騎兵禦敵綽綽有餘。再說,虎牢關原有五千關隘守軍,匈奴騎兵若敢來犯,教他有來無回。
有將軍此言,我等安心去洛陽了。我們此次回去,便向江湖之人發佈江湖令,召喚各路英雄共同來北疆退敵。縹緲道。
若有江湖豪傑相助,我中原定可可躲過此劫。一良謝過縹緲大俠和郭女俠了!
將軍客氣了,我們就此告辭,等收拾了那北匈奴,我們定來找將軍痛飲三日。縹緲和郭香兩人向一良道了別,回洛陽準備偷梁換柱去了。
次日,斥候來報:衛瓘率使團到漠北,匈奴王拒而不見,要求先送來一千萬兩黃金和一千名漢女再談判。衛瓘將國書綁在狼身上,將狼放入匈奴王廷,留下了一句“使狼國,當由狼傳書”。匈奴王被激怒,命人追捕衛瓘,衛瓘使團逃至漠南,被一支神秘隊伍所救。
可知那神秘隊伍的去向?衛大人是否安然回洛陽?一良急問道。
衛瓘大人已經回到洛陽,但魏大人拒絕透露那支隊伍的情況。據說是支數百人的鮮卑軍,他們將北匈奴追殺衛大人的三百匈奴騎兵盡數斬殺。
一良心想,必是那伊默帶着虎豹騎女營幹的。這孩子,膽子是越來越大了,敢自己上陣了。
如此一來,北匈奴必然是出兵的了,此時應該已經在路上。北匈奴如何出兵?洛陽守軍經過這樣一折騰,朝廷新的佈防情況,想必此時已送到北匈奴王的桌案上了吧。
一良意識到,不能在虎牢關守株待兔。一來此處是個扇形之地,虎牢關是交匯點,是個防守之地,他的位置在虎牢關外數里,非常不利。如果匈奴五萬騎兵,也呈扇形將自己圍起來,一萬虎賁將全軍覆沒。
主動出擊,尋機擾敵,牽敵,耗敵,殲敵。是的,這是唯一的出路。
一良命人將虎牢守將魯瑭叫來。魯瑭是個屯騎校尉,按軍銜論,低張一良一個級別,按理應該聽從張一良的指揮。不過,這魯瑭是個二愣子,只聽命於北大營統帥,現在北大營一分為三,誰是主帥都,鬼知道。魯瑭哪裏願意聽這些沾親帶故提拔上來的新人。
人家魯瑭,從軍三十年,光校尉就當了十年。你們這些菜雞,誰鳥你們呢?
一良找他來,好酒好菜吃了一晚上,叮囑他如果匈奴人來攻虎牢關,緊閉關隘,只守不攻。這魯瑭喝了些酒,不知天高地厚,說他打仗主要看心情,如果心情好,判斷追擊敵人能取勝,絕對不會錯過戰機……
這就是老軍人的悲哀。辛辛苦苦在邊關戍守幾十年,爹不疼娘不愛,媳婦早就說拜拜。升官發財沒有皇親國戚那麼快,更沒有京官那麼多機會,職業發展天花板很低。另一方面,這些人認為自己幾十年的軍旅生涯,和菜雞不是同一段位。觀念老化,又極難改變。
見這魯瑭自命不凡,一良只好開啟了忽悠模式,對魯瑭說:魯將軍,如果此次匈奴人來攻,你能閉關不出,只守不攻,保住虎牢關。此役后我向皇后提議,擢升你為屯騎中郎將,如何?
當真?張將軍真願意在皇後面前為我美言幾句?魯瑭道。
自然,魯將軍戍邊多年,早該升中郎將了。一良道。
那有勞老弟了,若那匈奴人來攻,我定能守住虎牢,老弟儘管照自己的想法去干。
送走魯瑭,斥候送來朝廷的消息:北匈奴王向南匈奴借道伐晉,南匈奴王李淵派人進京稟報,說他已經回書拒絕北匈奴王的無理要求,拒絕北匈奴借道南匈奴進攻晉朝。
聽到這個消息,張一良倍感欣慰。但靜下來仔細想想,特么就是一個巨坑。事關戰局,任何消息都不能簡單當成一則消息去處理,都要反覆思考三四遍。我們來好好解析一下這條消息。
這條消息是南匈奴王派人進京稟報的。南匈奴目前還承認自己是晉朝的藩屬國,他這麼做,朝廷是要給他發一面錦旗和獎狀的。
南匈奴使者進京,只為彙報這個消息么?一良問斥候道。
斥候答:南匈奴向朝廷要了十萬石糧食,說去年南匈奴被鮮卑人掠奪過重,南匈奴過半百姓已無糧下鍋。
那就是了,好雞賊的劉淵。張一良低聲道。
除了動機不純之外,南匈奴派人送來這條消息,很有麻痹晉朝的意思。看看匈奴使者的話就知道。拒絕北匈奴的無理要求,拒絕北匈奴借道南匈奴進攻晉朝。
幾個意思?啊!幾個意思?就是來告訴你,我已經拒絕他們借道的要求,如果他真借道了,你自己和他**,跟我沒半毛錢關係啊。
你南匈奴敢在馬蹄上刺木針,在這樣一個重要時刻,你就是在我們眼睛裏紮根木針,我們一點都不覺奇怪好么。
一良初步判斷,北匈奴南下攻晉朝,必是這幾條路線之一:第一條是西路,借道南匈奴,途徑賀蘭山,從河套平原躥入,閃擊長安。第二條是中路,從南匈奴和鮮卑的交界地帶直直南下,途徑雁門關,平陽,破虎牢,直搗洛陽。第三條是東路,穿插在鮮卑境內,經過烏巢,隨後突然出現在官渡,從東邊突襲洛陽。
北匈奴從大老遠的漠北而來,不來則以,一來定是數萬騎兵,勢在必得。
穿插於鮮卑境內,從東線南下是最不可能的一條。數萬奇兵在鮮卑境內行軍,這不太現實。當然,如果北匈奴軍中有個天才,那就另當別論了。為了防止被打臉,一良寫了封信,讓蕭建離送去虎豹騎,命淳于玖攜信件去找他的義兄阿術,托阿術將東路堵死。
一良將賭注壓在西線,嘉峪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