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殉葬
與努爾哈赤事業蓬勃向上成為鮮明對照的就是他與日俱增的衰老,這后一點是大福晉烏拉那拉氏最不願見到的,她以及她的兩個未成年的兒子多爾袞、多鐸還都要仰仗后金汗的庇護。
可努爾哈赤似乎並未意識到老之已至,在佔領遼東后又雄心勃勃地渡過了遼河,向遼西挺進,並在該年正月攻克廣寧及其周圍的40多座城堡,遼西明軍像潰堤的河水沖向山海關。
按照努爾哈赤的風格,從來都是乘勝追擊,不給敵人喘息之機,但這一次他未選擇連續作戰,而是班師回朝了,他自己也需要喘口氣了。
努爾哈赤雖然諱言老,但他很清楚自己的精力、體力遠非昔日,特別是那些當年一起統一建州女真的老臣的相繼去世,已經讓他感覺到死亡的威脅在一步步逼近。
他在何和禮去世后曾萬分傷感地說道:“天何不遣一人送朕老耶!”不服老的努爾哈赤在天命十一年(1626年)初又踏上了征程,早已經被后金軍隊嚇破膽的明關外經略高第命令所有駐守關外的明軍撤至山海關。
但卻有一個人拒絕執行撤退的命令,此人就是駐紮在寧遠的袁崇煥,努爾哈赤遇到了他命中的剋星。
雖然袁崇煥孤立無援,雖然寧遠被圍得水泄不通,但袁崇煥憑藉在寧遠配備的大炮,不僅以少勝多、擊退了后金軍隊的進攻,還使得這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女真統治者被炮火擊傷。
努爾哈赤無限憤慨地說道:“朕用兵以來,未有抗顏行者,袁崇煥何人,乃能爾耶!”身體上的傷痛以及出征受阻所造成的心靈上的鬱悶,終於把68歲的后金汗擊垮,不得不到清河溫泉靜心療養。
自25歲起兵,43年的鞍馬勞頓、風餐露宿已經耗盡了他生命中的元氣。
當他自知大限將到之時,立即派人去瀋陽接大福晉烏拉那拉氏,安排後事:立15歲的多爾袞為繼承人,以代善輔政。
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下午,大福晉頭上的天塌了,努爾哈赤在返回瀋陽的途中去世,烏拉那拉氏護送丈夫的遺體急行四十里連夜趕回瀋陽,等待她的竟是已經策劃好的宮廷政變。
雖然她宣佈了努爾哈赤臨終前的聖諭,但根本不可能粉碎策劃好的陰謀。
第二天一早,四大貝勒向她攤牌了,拿出一份炮製好的命令大福晉烏拉那拉氏殉葬的所謂遺詔。
大福晉雖然全力抗爭,但由於21歲的阿濟格勢孤力單,13歲的多鐸更不可能統領一個旗的力量去與那些成年的兄長抗衡。
自從父親滿泰去世之後,不管處境多難烏拉那拉氏都挺了過來,此時,積累了30年的淚水如泉涌堤決一般奪眶而出,但苦澀的淚水在無情的權力面前顯得那樣的無奈。
已經被緋聞磨得全無圭角的大貝勒代善自然退避三舍,既不會遵循父親遺命輔佐幼弟多爾袞即位,更不會出來保護一個毫無依靠的弱女子;三貝勒莽古爾泰早就認為汗位非己莫屬,他不僅掌握一個旗,還有同母弟德格類鼎力相助,對於小小年紀就已經各自掌握一個旗的阿濟格、多鐸早已心生嫌隙,只要烏拉那拉氏活着,他莽古爾泰就不可能如願以償;至於含而不露的四貝勒皇太極,已經從代善的兒子岳托、薩哈廉那裏得到支持即位的承諾,更是心裏有底,但要推翻父汗令多爾袞即位的遺命,就必須置大福晉於死地,四貝勒很清楚論智謀他未必能斗得過大福晉。
所有的合力匯聚到一起,就是逼迫烏拉那拉氏為丈夫殉葬。
烏拉那拉氏接受了殉葬的要求,但前提是這些兄長要對天發誓:善待自己兩個年幼的兒子,要兌現努爾哈赤生前的許諾——撥給多爾袞一個旗。
在四大貝勒盟誓后,大福晉開始了殉葬的歷程——在流盡一生的眼淚后,她換上大福晉在盛典時所用的服飾,端莊肅穆地走上了犧牲的祭壇,頭也不回地朝着掛好的弓走去,弓弦一橫便成了她最終的歸宿……在一個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男人之間的權力之爭卻要以剝奪女人的生命為前奏,那些顛簸在馬背上的七尺男兒在捫心自問時難道就毫不汗顏?都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可往往最先犧牲的卻是匹婦!在瀋陽盛京後宮,女人殉葬的悲劇並沒有結束。
也許是為了殺人滅口,當年告發大福晉烏拉那拉氏同代善有私情的兩名庶妃阿濟根、塔因查也被強迫殉葬,一切的一切都伴隨着年輕而又鮮活的兩條生命的被扼殺而被掩蓋得無跡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