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浪:"生活" 漫憶(…

楊浪:"生活" 漫憶(…

到1994年8月,我再受老董之託準備周刊的創刊,上述想法已經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這一任編輯部里,楊新連、方向明、程赤兵、唐元弘、黃艾禾、袁東平、季思九、印小韻、陳練一等朋友們也為這本刊物的創辦做出認真努力。更重要的是,在這批人後來的媒體實踐中,《三聯生活周刊》辦刊初期所經歷的坎坷,也自然成為重要的經歷和財富。

儘管周刊出刊經歷了坎坷,但是在籌備初期進行了大量認真討論、準備的工作,特別是按本周出刊作為目標進行實時模擬,各部門做選題安排和採訪寫作計劃。這種做法被楊迎明形象地稱作"旱地划船",並在此基礎上各方出過幾個"討論本"。在這些討論本中,到《鼠藥無毒》一本,實際上周刊的面目已經比較清晰了。

到我接手時,在出了一個"試刊號"后就直接出了。當時,很多條件都不具備:設計要到廣州做,發行網絡也沒有建立好,內部人員也在邊做邊集合,但我們都認為拖下去就是死,只有抓緊創刊。當時我在"創刊號思路"中說:"我們顯然不是從零開始。一年反反覆復上上下下曾經使我們激動使我們失落但誰都不能否認我們畢竟有了一些必要的經驗,起碼有了經歷。我們的思路得以拓開,我們的業務開始熟練,我們的目標逐步明確--無論如何,在經歷坎坷后我們仍在一起,而且我們仍是團結的。"

繼續期待

今天的《三聯生活周刊》已經是一本十分成功的主流期刊。作為曾經為它的成功做出努力的媒體中人,我們還將滿懷期望地繼續關注它,關注它在下一個十年中的發展。

我想,我對它的期待會集中在幾個方面:

首先是期待它在日益激烈的媒體市場競爭環境中,品牌的進一步提升,市場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大,經營業績的進一步增長。應該說,在今天的媒體特別是周刊市場中,《三聯生活周刊》有它的優勢,尤其是它一以貫之的人文文化品質。然而它的品牌影響力畢竟還是"中國的",而且主要是中國"人文知識分子"的。在一批新興的期刊尤其是周刊正在開始發力的時候,《三聯生活周刊》如何發揮優勢,在日趨激烈的商業環境中繼續持守一種人文關懷和文化建設的旗幟,繼續領市場之先,領思想之先,這是我們會持續關注的。

媒體發展的基本路徑是發行--廣告--品牌,三聯已經在這個路徑上取得了初步成功。然而當品牌營銷成為競爭的核心時,媒體體量的擴張,既有品牌的延伸,資本紐帶的形成,國際路徑的打通,就會成為成功品牌高速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剛剛從Life的伏而又起中看到了又一個案例。我們當然有理由期待在下一個十年結束的時候,看到《三聯生活周刊》已經成為一個中國期刊的世界性品牌。

一個成功的媒體背後,一定有一個成功的團隊。對人的命運的關注背後,關鍵是有一批關注他的人。成功媒體的影響力除了媒體內容本身,還有從事媒體的一批人,正是這些人,把一種生機勃勃的思想方法、價值系統和操作路徑蔓延擴大。半個世紀前的韜奮先生和半個世紀以來的三聯書店正是這樣影響我們的。於是我們會期待在未來的三聯書店乃至《三聯生活周刊》培育和產生出新時代的學者、作家、編輯家、出版家。與我現今操作的非常"物質化的媒體"相較,我更深深地在這裏期待着三聯。只有在文化領域裏是承認大師的,而大師們的影響力是超越時代的。1993年春,以錢剛先生為主導的籌備班子擬定了《三聯生活周刊》的第一份"編刊總思路"。節錄如下:

刊物性質:一份具有新聞性、文化性和綜合服務性的大眾生活刊物。

辦刊宗旨:積极參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改革開放服務,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為人民服務。在走向21世紀的重要歷史時期,《三聯生活周刊》將與生活同步,敏感地記錄中國人民生活的變化蹤跡,並對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精神品味做出不懈努力。《三聯生活周刊》將繼承三聯書店的光榮傳統,弘揚韜奮精神,成為一本"人們身邊的的雜誌"和"一個親切朋友",它將幫助人民對自己生活中的各方面事務"更容易做出決定"。

"三界共生"是《三聯生活周刊》的獨創性之一。基於三聯書店的傳統優勢,"生活"將匯聚新聞界、學術界、文學界三方面人才。其辦刊過程,將是融合"三界"優長,改變學科思維習性,推動人才相互砥礪、相互激發,形成新的共生群落的過程。新聞界的人才將進入三聯書店的文化氛圍,拓寬知識面,獲得深入觀察生活現象的新的視角;學術界的人才將走出書齋,與生活接榫,為大眾運思;文學界的人才將改變獨自勞作的固有節奏,置身一個與生活同步的文化團隊,以更加快捷貼近的方式,表達對人的關注。"三界共生"將打破雅俗界限,使《三聯生活周刊》成為深入淺出的大眾傳媒,成為擁有廣大讀者的精緻極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聯生活周刊》編輯部的精彩故事:十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聯生活周刊》編輯部的精彩故事:十年
上一章下一章

楊浪:"生活" 漫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