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直搗京津

第一百五十五章:直搗京津

從海路前去攻打北京的共和軍大約有兩萬人,乘坐着三百多艘大型的海船,組成了編隊,一路浩浩『盪』『盪』向北駛去。

從海上奇襲北京這個主意是我想出來的,共和軍的將領們大多覺得不可思議,但是英國顧問赫爾姆斯將軍對此卻大為讚賞,他稱讚這是一個富有想像力的計劃,並且表示願意幫助我完善這次戰役的細節。

對於英國陸軍來說,沒有海軍的運送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出國作戰,因此,對於他們來說從海路運輸兵力是家常便飯。赫爾姆斯將軍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戰役計劃的制定之中。

最重要的問題沒有船,清代統治者對於大型海船非常忌憚,禁止人民出海遠行,因此在福建、廣東、浙江等地只有一些船底較平、只適合近岸使用的中小型海船。我們非盡了周折,終於找到了一批清軍的水師船舶,它們比民用船大一些,航行能力也強一些,但是數量不足,無法運送太多的兵力。

最後,還是英國人幫助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赫爾姆斯將軍派人到新加坡,在那裏出資僱用大型的商船,結果租借來了一百餘艘大型商船,再加上我們繳獲的清軍水師戰船,終於解決了船隻的問題。

就在赫爾姆斯派人去新加坡租船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了對軍隊的訓練。為了保密,我們把兩萬餘精兵偷偷地集中到了舟山群島,在那裏進行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如何提高士兵們在海上長時間乘船航行的能力,以及如何上下戰船,如何進行登陸。對於這些英國人都十分擅長,在他們的教導下,共和軍的士兵終於學會了如何登陸作戰。

從新加坡租來的商船到達后,我們又進行了海上編隊航行的訓練,這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當時沒有無線電,也沒有信號燈,中國人也不懂得什麼旗語,到了茫茫大海之中一旦走散了,可是非同小可,好在經過嚴格的訓練,中國的水手們也學會如何編隊前進。

經過艱苦的準備,終於萬事俱備了,就在洪亮吉來到南京的那一天,船隊從嵊泗島秘密地出發了。船隊一路向北,沿着大陸海岸線行駛。由於在夜間航行保持編隊對於中國船舶來說實屬為難,因此,我們大膽地決定,只在白天航行,夜間就停靠在岸邊。這樣一來,船隊就要在清廷控制的區域不斷停泊了,存在着暴『露』的危險。但是我們事先經過分析認為:清廷一貫嚴厲執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沿海地帶一般只有些簡陋的小漁村,像什麼青島、威海、大連這樣的沿海城市當時都不存在。我們在這些地方停泊,即使被當地的漁民發現了,也不會太要緊,他們即使向官府報告,一級一級地傳遞上去也需要很長時間,清廷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更何況,我們事先就派了船舶進行偵察,細心地選擇了幾個即荒涼又便於停靠的地點,足以確保我們的安全。

事實也像我們預料的那樣,當我們在一些預先選定的停泊地點拋錨過夜時,海岸上要麼荒無人煙,要麼只有一些零星的漁民,他們傻傻地看着我們這支龐大的船隊,並沒有什麼太多的反應。

就這樣航行了七八天,船隊來到了成山角,這裏是渤海與黃海的分界處,船隊繞過成山角貼着山東半島繼續向前航行,又過了三天,終於來到了天津的塘沽。

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大沽口炮台,在天津沿海是根本就不設防的。在康乾時代,海上沒有強敵來襲,連倭寇都銷聲匿跡了,東南沿海一帶還有少數海盜,而在渤海,連海盜都沒有,倒是真正的太平勝境,因此渤海沿岸基本都沒有水師。我們的船隊按照預定的計劃駛向了北塘,在那裏開始登陸。當年的北塘,只是一片荒涼的鹽鹼地,幾乎都不見人煙。我們的船隊在岸邊拋錨停下,然後放下繩網和舢板,士兵從繩網爬下去,下到舢板上,然後搖着舢板去登陸。

登陸了不到三千人,天『色』就黑了下來,好在天上出現了一輪明月,這也是我們事先選擇好的,我們就是要盡量乘着一個月圓之夜來方便登陸。藉著月光,我們的士兵大部分都登上了北塘陸地,他們登陸之後便就地紮營,四面警戒,防止敵軍襲擊。

第二天天一亮,我們繼續開始登陸,這一次是將大量的武器彈『葯』運上岸。由於戰馬無法海運,我們的野戰炮只好留在家裏,只帶着燧發槍和一些炸彈前來作戰。我們帶了大量的彈『葯』,經過了一天的忙碌,才把它們基本都運到了岸上。這時,本次行動的指揮官蕭天雲下令,派出一萬餘人趁夜『色』進攻天津城。

我們忙活了兩天才完成登陸,在這兩天裏有一些當地的漁民看到了我們,他們都吃驚不淺,但是也沒有人去跑到官府那裏報告。北塘距離天津有上百里的路程,在當時來講,這段路可是不近,漁民們即使真的想要去報告,也未必能來得及。因此,當一萬餘名共和軍的士兵以急行軍的速度連夜來到了天津城下時,天津的大小官員們還都酣睡未醒呢。

在嚮導的帶領下,我們的士兵首先攻克了城外的一個綠營兵營,隨即對天津城發起了進攻。天津城內毫無防禦,我們的士兵順利地衝進了城裏,三下五除二地就解決了戰鬥,等到天『色』大亮,蕭天雲帶着大隊人馬趕到時,天津已經完全落入我手。

蕭天雲命令留下兩千餘名士兵防守天津城,其餘的人都在他的帶領下,向著北京城快速前進,一路上並不與敵糾纏,連武清縣城都放過沒有攻打,經過一天的強行軍,廊坊就遙遙在望了。

當蕭天雲攻打廊坊的戰鬥打響之時,北京的紫禁城才剛剛接到了共和軍大隊來襲的消息,這讓清廷登時就炸了鍋。此時,嘉慶帝已經去承德避暑山莊了,他這一走,整個清廷的決策中心也隨之轉移去了承德,在朝中看家的是他的次子綿寧,軍機處則只剩下了一個勒保。

當綿寧得知了共和軍已經殺到北京門口的時候,他嚇得連手中的茶杯都摔到了地上。綿寧是嘉慶最為欣賞的皇子,也是他屬意的接班人,他已經把綿寧的名字寫在了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後面,並且一直在暗中考察着綿寧。然而,誰也不會料到,綿寧面臨的竟然是這麼一次決定天下命運的考察。綿寧知道了消息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趕緊給在承德的皇阿瑪報信,同時又把留在北京的軍機大臣勒保給找來了。勒保來了之後,綿寧批頭就問:“到底怎麼回事,賊兵怎麼來的這麼快?他們現在到了哪裏?”

這一連串的問題讓勒保也暈頭轉向了,他留在北京其實只是起個傳遞消息的作用,有什麼重要奏摺他負責轉遞到承德去,承德有什麼旨意下來,他再負責頒佈下去,別的事輪不到他來管。現在,敵軍忽然大兵壓境,這可讓他慌了手腳,他也不清楚外面的情況到底如何,綿寧問他的一連串問題,他也無從回答,只好答非所問地說道:“現在應該迅速稟明皇上,請旨定奪。”

“那還用你說,我問你現在敵軍到了哪裏?”

“這……這……我來的時候,聽說他們到了廊坊,現在,我……”

綿寧一揮手:“好了,你知道的也不比我多,我問你現在咱們應該怎麼辦?”

勒保眨巴着眼睛,想了半天還是說道:“應該立即請旨定奪。”

綿寧的鼻子差點氣歪了:“要是聖旨還沒到,敵兵已經到了城下怎麼辦?我問你,咱們是不是應該趕快調兵迎敵啊!”

勒保『露』出了為難的神『色』:“可是,可是沒有聖旨啊。”

這一句話把綿寧也給堵回去了。在清代,調兵的權力被嚴格地限制在皇帝一人的手中,尤其是京城附近的兵力,那更是沒有皇帝的聖旨誰也不能調動一兵一卒。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防止有人發動兵變,但是歷代的皇帝們誰也沒有想到萬一有敵人來偷襲,而自己又不在北京的時候怎麼辦。現在,這個難題就擺在了綿寧的面前。

他站起身來,在屋子來回走了幾趟,咬了咬牙說:“如今事屬非常,只能臨機權變了,我這就下一道手令,召集丰台、通州、西山等地駐軍立即進城。”

清代在北京的兵力實在是不少,有什麼前鋒營、驍騎營、健銳營、火器營,還有圓明園護軍等等足有八萬多人,不過這些軍隊都是八旗兵,中看不中用,如果與共和軍野戰,肯定會吃大敗仗,綿寧也知道這一點,然而他想,這些軍隊就算再怎麼窳敗,如果把他們都調到城裏,憑藉著城牆為依託,還是能守住一陣的。於是,他命令把這些軍隊調進城來。

勒保卻說道:“這,這恐怕不行啊。沒有皇上的聖旨,他們不會聽我的調遣的,還是……還是趕緊請旨吧。”

綿寧氣急了,他吼道:“請旨的快馬早已上路了,現在軍情急如火,你快去調兵!”

還真讓勒保給說著了,沒有聖旨還真的是調不動兵。在丰台、通州、西山的那些都統們見到了勒保派去的拿着綿寧手諭的官員,都一口拒絕了調動的要求,都紛紛表示沒有接到聖旨就擅自動兵,自己的腦袋會保不住的,至於現在敵兵壓境這件事也不能成為抗旨的理由,反正我們就是要遵守聖旨。

這樣一磨蹭,一天的時間就過去了,好在到了第二天嘉慶的聖旨從承德被火速送到,聖旨中嚴令皇子綿寧和軍機大臣勒保負責保衛京師,要求駐京各軍都聽從他們的調動。這樣,綿寧才算是把軍隊調進了城裏來。

軍隊剛剛進城,就聽到共和軍已經到達大興的消息。綿寧趕緊佈置防禦城牆。北京當時分內城和外城,都築有高大堅固的城牆,用來防禦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但問題是,由於從清軍進關到如今,北京從來都沒有打過仗,所以用於防禦的物資極度的匱乏,什麼滾木、礌石、炸『葯』包等等都無處尋覓,就連用來封堵城門的沙袋都一時找不到。同時,城牆外到處都是密集的民居,非常便利於敵軍的隱蔽,這些都完全不利於防守。

不過,最令綿寧頭疼還不是這些,而是八旗軍的大爺們鬆散疲沓的作風,按照紙面上的數字,扣除跟隨嘉慶去承德的,駐紮在北京附近的正規軍還應該有八萬多人,然而直到共和軍兵臨城下,城門不得不關閉的時候,進城的八旗軍居然只有三萬出頭。綿寧向各營的都統詢問那些官兵到哪裏去了,回答幾乎是一致的:在家裏,還沒有到。

綿寧生氣地說道:“他們都應該駐守在營里,怎麼都回家了?”

都統們說:“按照規定是應該在營里,但是平時從來都不打仗,他們都是回家裏去住的。誰想到賊兵會來的這麼快呢。”

綿寧沒有辦法,只好和勒保一起靠着這點兵力佈置防禦。佈置防禦就更讓綿寧惱火了,這些八旗兵大爺們竟然什麼活都幹不了,連火炮都無法抬到城上去,只好臨時花錢雇傭城裏的漢人負責往城上運火炮。雇來的漢人們喊着號子,把笨重的火炮一點一點地抬到了城上,而八旗軍們一個個卻都倒背着雙手,在那裏好像在看風景。

好不容易把火炮都運上去了,鳥槍抬槍什麼的也運上去了,還有火『葯』鉛子什麼的也運上去不少,然而八旗軍們還是在那裏發愣。勒保看到他們那無所適從的樣子,心裏好不着急,急忙跑過去對着八旗軍們說:“你們還不趕快填『葯』裝彈?看看吧,賊兵都到了城下了。”

一個八旗兵對他說道:“大人,小的們不會用這玩藝兒啊。”

“什麼,你們不會用?你們不是火器營的兵丁嗎,怎麼不會用?”

八旗兵們理直氣壯地說:“我們是驍騎營的兵,我們只會騎馬放箭,根本就不會擺弄火器,您還是趕緊把火器營的人找來算了,我們哥幾個先找個地方歇着去。”

勒保大怒:“這個節骨眼上,我到哪裏去找?就是你們這些人了,這放炮放槍一點也不難,一學就會。”

一個八旗兵說:“這怎麼學呀,誰來教啊?”

勒保說:“這麼簡單的玩藝兒就是看也能看會了,你們平時玩蛐蛐,養鴿子,訓老鷹的時候不都一個比一個聰明嗎?誰教你們干那些了,不都是自個兒給悟出來的嗎?怎麼現在都變成笨蛋了?”

另一個八旗兵說:“這是兩碼事呀,那是小玩藝兒,傷不了人,這傢伙能把人崩成肉末,我們可不敢隨便擺弄。”

勒保喝道:“不敢弄也得弄,等一會兒賊兵上來,我看你們弄不弄。你們好好想一想,要是大清國完了,誰還會供着你們錢糧?你們還能一天到晚提着鳥籠子去泡茶館逛戲園子嗎?哼,到時候連你們的小命都難保了,你們看着辦吧!”

八旗軍們一想,也確實是這麼回事,於是都害怕了起來,一個個紛紛撿起地上的抬槍鳥槍,開始琢磨怎麼用它了。

這時,共和軍的先頭部隊已經殺到了永定門外,他們也不等什麼後續部隊,拉開架勢立刻就開始攻城,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蕭天雲知道,這次突襲北京,打的就是一個“快”字,對於共和軍來說越快越好,越快就越接近勝利。

共和軍的先頭部隊大約有三千多人,他們到了城下,立刻從城邊的居民家裏找來了梯子,綁在一起準備登城。上千名士兵舉着燧發槍對準城上開始不停地『射』擊,打得城上的八旗軍不敢抬頭,其餘的士兵架起梯子就向著城牆上爬。

綿寧和勒保見共和軍開始攻城,急忙跑到永定門附近指揮作戰,督促着八旗軍們趕緊把共和軍打下去,有一些八旗軍士兵冒着共和軍的彈雨,向著城下開了幾槍,殺傷了少量的共和軍,但是根本無法阻攔大隊的共和軍向上攀登,而且,八旗軍的士兵對於燧發槍十分畏懼,見到子彈打在城牆的垛口上就嚇得趴在地上半天不敢抬頭,結果不斷地有共和軍的士兵爬上了城牆。爬上城牆的共和軍士兵紛紛投出手裏的炸彈,城頭上一片轟鳴,前來阻擋的八旗軍士兵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紛紛逃命,這一隊共和軍便佔領了永定門。

永定門被佔領后,綿寧和勒保都喪失發起反擊的勇氣,他們兩個帶頭逃命,一口氣逃到了北京城北的德勝門,打開了城門向著北方逃去。

這樣一來,北京城內的清軍群龍無首,再也無法進行有效的抵抗了。蕭天雲帶領着大隊人馬隨後趕到,暢通無阻地殺進了北京城,清王朝在北京的統治就這樣完蛋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回一八〇〇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重回一八〇〇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直搗京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