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編 雄關要隘(2)
★
喜峰口“水下長城”是怎麼回事?
喜峰口位於河北遷西縣城西北50餘公里處。雄踞灤河谷與長城相交之地,左右高山對峙,明洪武初年在這裏建關設隘,駐兵把守。喜峰口關建築結構十分獨特,出於軍事上的考慮,關有三重,三道關門之間由堅固的石基磚牆連結一體,城牆的6個接觸點均設空心敵樓,西城牆與萬里長城主體相連,可謂戒備森嚴,固若金湯。1976年國家引灤入津,潘家口水庫截流以來,喜峰口及其關城皆淹沒於水庫中。今天從山上俯瞰喜峰口,景緻更加迷離奇特。喜峰口關城被淹沒於水中,水面僅露出一小部分殘牆斷壁。長城順着逶迤的山勢一直伸向水岸邊,便又俯身扎入水中,在水裏爬行一、二公里后又從對岸冒了出來,順着山勢又蜿蜒爬上山脊,向西盤旋於崇山峻岭之間而去。這段入水長城像是一條長龍,俯身汲水,之後又仰首向上升騰。長城入水並沒有給遊人留下什麼遺憾,反而使人更覺得長城的魅力無窮。
獨石口一名是怎麼來的?
獨石口位於河北赤城縣北,是明長城宣府鎮上的一座重要關口,有“上谷之咽喉,京師之右臂”之稱,因關口處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關因此而得名。這座聳立於關前的獨石上,鐫刻着“突兀孤秀”、“一石飛來”兩組大字。獨石城座落在南北流向的兩河之間,左為黃龍河,右為青龍河,背靠蜘蛛山,所以有“二龍戲珠”之說。元末明初它就以“朔方屏障”馳名天下。1424年明成祖朱棣北征時駐獨石大閱將士,1430年移開平衛(今內蒙古多倫)於此,始建關城,初為黃土夯築,后改用青磚包砌。在明代200多年間,這裏戰爭頻繁,邊泰之日甚少,“土木之變”時獨石口曾被蒙古族瓦剌部攻破,關城遭到毀壞。當時有一名叫田坤的千總死於戰鬥之中,田坤的女兒率兵浴血抗戰,最後寡不敵眾,被圍逼在關口南面的山崖之上,她不甘被俘受侮縱身跳崖殉國。後人為紀念這位巾幗英雄,將此崖命為捨身崖。獨石口城內,原建有一座精巧的獨石廟,廟中有四大景,即無梁殿、無影塔、無孔橋和無耳鍾。四大景尤以無影塔巧奪天工,據說晴天從日出到日落都不會有塔影投入地面,至今弄不清原因。
張家口為什麼被稱為“首都的門戶”?
★
張家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距北京204公里,居太行山與燕山環抱的宣、懷盆地北沿,素為華北通往內蒙古的交通要道,南屏京畿的邊塞門戶,萬里長城從大境門兩翼沿着巍峨的山勢爬上東西對峙的太平山,龍騰虎躍蜿蜒而去。關門外山巒疊嶂,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來為兵家所重視。所以至今仍有“首都的北大門”之稱。清順治元年,大境門處開豁建門,名曰“大境門”。磚築拱門,條石為基,門牆高12米,底寬9米,券洞裏安着兩扇木製鐵皮大門。城樓上部,設有平台、女兒牆、雉堞,門楣鑲嵌察哈爾都督高維岳於1929年所題寫的“大好河山”四個顏體大字,蒼勁有力,頗有氣勢。解放后大境門曾幾經修繕,現已成為著名的旅遊觀光勝地。
倒馬關城設計有什麼獨到之處?
倒馬關,地處河北唐縣西北,因山路險峻,戰馬到此經常要摔倒而得名。倒馬關置關較早,《戰國策》稱其為鴻上關,漢稱常山關。但目前可見到的關於修建倒馬關城的記載,都是明朝的。倒馬關分上城下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后改名上城口;下城即今倒馬關城。現倒馬關鄉政府院內,保存着一塊已從中折斷的漢白玉石碑,為《倒馬關建城碑》。碑文記載了1465年修建倒馬關的情況。由此可知,倒馬關城始建於1452年,后又於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修建。倒馬關城,周長約公里,城牆底寬6米,頂寬4米,高約10米,牆為黃土夯築外砌磚石。關城東、西、北設有3個城門。關城建築設計獨特,它依峭壁,傍深澗,一半在溝谷,一半在山上,整座關城依地勢而建,唐河水由西、北、東三面環繞關城而流。山、水、關城在這裏相得益彰,互為險阻。古人謀略之深,設防之嚴,建築之奇,令人嘆為觀止。
為什麼說紫荊關是關隘防禦體系的典型?
紫荊關是萬里長城重要的關隘。位於河北易縣西北45公里處,因關城踞於紫荊嶺上而得名。關東依靠萬仞山,西面有犀牛山,拒馬河寬闊的河床橫列於長城之北,其形勢極為險要。紫荊關是長城千百座關隘中歷史最悠久的幾座之一,自秦至宋,許多朝代都曾在此設關防守,素有“畿南第一雄關”之稱。紫荊關因其軍事地位重要,歷史上從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據統計,在這裏發生的大小戰鬥,僅有文獻記載可考的就有數百次之多。故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紫荊關有城門9座,水門4座,裡外城相連,城門則環環相套,不了解紫荊關城結構佈局的敵兵,即便攻進關城,也像入了**陣,最後只能被守軍殲滅。它如今已成為研究我國關隘防禦體系的典型建築。
東漢時劉秀為什麼要修治飛狐口?
東漢光武帝劉秀即位后,為了穩定統一的局勢,對內實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對外,特別是對匈奴採取積極防禦措施。飛狐口是地處今河北淶源一個地勢險要的山口,與五回嶺上的長城遙相呼應。從飛狐口往北,是一段長約五六十公里的狹窄山谷,歷史上稱“飛狐陘”。這裏扼冀晉之咽喉,樹燕趙之屏障,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早在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的謀士酈食其,就看出飛狐口的重要,建議劉邦派兵據守。到東漢時,匈奴、烏桓連年犯境,光武帝先後兩次派大將修治飛狐口,堆石布土,築起亭障,屯兵防守,這對防禦匈奴的進攻起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