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編 雄關要隘(3)
黃崖關長城有什麼特點?
黃崖關位於天津薊縣城北25公里,出黃崖關向北就是河北興隆縣。發源於興隆縣茅山裕的泃河,橫切燕山南流,河谷為峰巒林立的燕山山脈上一條重要通道。黃崖關便橫坐在這條谷地之上,切斷了這條溝谷通向燕山南北的要道。黃崖關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當時建了正關、水關和由關城向兩側山頂延伸的城牆。正關城樓上築有北極閣,閣內供奉北極神。傳說北極神曾幫助明永樂皇帝朱棣取得皇位,因此明代多沿長城重要關口修筑北極閣,以藉助北極神維護明朝安全。關城東側山崖峭壁陡立,岩石多黃褐色,在夕陽的彩霞中,層層疊疊的山體泛着金光,景緻十分壯觀,古人有晚照黃崖之稱,關因此而得名。如今按歷史原貌修復起一座面積達4萬平方米的黃崖關城,包括瓮城、關城城牆,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樓,角樓、門洞、水門、水關、牌坊、八卦街、陷馬坑、提調公署及城外的鳳凰樓等建築。
將軍關在什麼地方?
將軍關位於北京平谷區東北約40公里的明長城線上,東靠茅山,東南臨黃崖關,西北近牆子路關,是平谷東北的重要隘口。此關建於明永樂年間。關口東部城牆至今猶存,有一敵樓,當地稱之為“正北樓”,只殘留高約6米的基座。靠樓城牆內側有一券門,門南有一家院,內有一天然柱狀豎石,高約6米,據說石上原刻有“將軍石”三字,並署有年號,今字跡已漫漶。將軍關東側山上長城,今多已倒塌,靠近關口處兩側的長城修築堅固,石砌牆體至今仍保存較好。將軍關向西為金山,因山勢陡峭,沒有修築牆體,僅在金山山樑的二凹地有不足50米長的石牆,當地稱為大壩牆。
★
古北口關城設防有什麼特點?
古北口位於北京密雲縣北部,是明薊鎮長城的著名關隘。這裏山勢雄險,層巒疊障,有“地扼襟喉趨朔漠,天留鎖鑰枕雄關”之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五代時西突厥族的唐庄宗李存勖攻克古北口而進取幽州,契丹族的遼太祖奪取古北口而麾師南下;女真族於古北口大破遼軍而進兵遼中都。唐、宋、遼、金、元各代都曾在古北口設防。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大將徐達率領軍隊佔領北平(今北京)以後,立即派軍隊扼守古北口等隘口,並不斷加強防禦設施。明初徐達所築的關城,跨於兩山之上,南控大石嶺,北界潮河。關城城牆高10米,外高內低,隨山勢升降,蜿蜒曲折,若龍飛舞,呈多角形,周圍公里,設東、北、南三座城門。這裏依山憑險,敵樓林立,易守難攻。明朝曾有人詩頌古北口:“諸城皆在山之坳,此城冠山如鳥巢。到此令人思猛士,天高萬里鷹弓稍”。
八達嶺石峽關有什麼特點?
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其地勢險要,構築雄偉,自古以來便是軍事戰略要地。八達嶺長城縱橫交錯,軍都山脈跌宕起伏,構成了“層層設防,寸土設障,步步為營”的縱深防禦體系。
距八達嶺西南5公里處,就是八達嶺長城防禦體系的西大門——石峽關長城,也就是八達嶺的殘長城風景區。這裏崇山峻岭,深溝險壑,城關相連,烽墩相望,由於形狀原始,雖然殘缺,雄風猶在。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然後親自率領大軍東征,兵臨八達嶺雄關之下。李自成指揮幾十萬大軍冒死衝殺,然而久攻不下。正自愁腸百結,無計可施之際,恰好有當地一老者獻計,轉而奔襲石峽關,明軍守將唐英中計離關,李自成趁隙揮軍破關直入,兵臨北京城下。
八達嶺石峽關殘長城景區,是國內第一個開放的殘長城景區。這個景區為兩平方公里,在這個範圍內,大約有2000米殘長城,攀登線路分為東西兩條:東路是沿着新修的登山石階攀登,至半山處建有觀景台,遊人可登台觀東西兩翼的長城雄姿。據介紹殘長城開放的基本原則是以觀賞為主。觀景台離東邊最近的長城敵樓只有100多米,但不準攀登。西路也是沿新修的登山路攀登至殘長城一豁口處,此處長城遊人伸手可及。已修建3250米長、4米寬的木製步行道;步行道均用距地面1米多高的圓木支撐,遊人按木製步行道規定的路線走,踐踏不到地面植被。木製步行道修至一斷崖處止,此處無法攀登長城。
八達嶺殘長城不僅是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它也有無限的自然風光。每臨春季,“杏花坡”花團錦簇,銀波粉浪;而到了夏天,“荊花谷”便匯成藍色的海洋。
居庸關名稱的由來?
“居庸”一詞,始見於《淮南子》,稱“天下九塞,居庸居其一”。一語道破了居庸塞當時在經濟、軍事上的重要性。
古人曾認為,秦始皇於公元前215年遣大將蒙恬領兵30萬北伐匈奴,收復河南地之後北築長城,“徙居庸徒”於此,始有“居庸”之名。就是說,此地因居住過修築長城的人,才有了這一名稱。這當然是望文生意,因為《呂氏春秋》的記載,證明早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居庸塞已存在了。那麼,居庸之名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據史料推斷,居庸一名的形成,當與歷史上在這一帶繁衍生息的氏族部落有關。這就是古代的屠氏部落與山戎族。
歷史記載,早在三四千年以前。軒轅黃帝伐蚩尤,兩軍在河北的涿鹿、阪泉之野,曾發生過一場決定勝負的惡戰。結果是蚩尤被殺,黃帝隨即對其臣民進行了收編,別其善惡,分別遷居到一個叫“鄒”,一個叫“屠”的地方。而與此同時,在這一帶還活躍着一個部落氏族,那就是戎族,又叫山戎。殷周時期,曾被稱為“鬼戎”“犬戎”等等。前些年,在延慶縣發現的山戎族墓葬群,是他們在這一帶活動過的有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