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編 名勝古迹(10)
為什麼說“金張掖,銀武威”?
張掖和武威是矗立在河西走廊上的兩座重鎮,亦是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這裏不但有祁連山雪水灌溉之利,日照充足,氣候適宜,而且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農牧業發達,自古是甘肅有名的富庶之地。因此,民間廣泛流傳有“金張掖,銀武威”的說法。由於地理條件得天獨厚,歷史上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大月氏、匈奴、烏孫等都在此生活過。這裏是我國早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相互影響的重要地區,在我國民族史研究中,佔有重要位置。這裏還是我國十六國時期先後建立起來的“五涼”政權活動的主要地區之一。後涼分裂時期,匈奴貴族沮渠蒙遜,殺死北涼王段業后,將北涼遷都張掖,並自稱張掖公。沮渠蒙遜以張掖為中心,強盛之時,曾攻佔了武威,據有甘肅的西部。張掖和武威都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出土文物非常豐富,並有大佛寺,羅文廟、羅什塔、古鐘樓、黑水國漢墓群及明清民居建築等眾多的名勝古迹。
“萬里長城第一墩”在什麼地方?
此墩位於肅州西長城南端,討賴河北岸,北距嘉峪關公里。為萬里長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今人稱為“萬里長城第一墩”。墩台築於長城內側2米處,長、寬各米,殘高7米,黃土夾沙夯築,1539年兵備道李涵監築。墩台聳立於82米的高崖,居高臨下,下為急流險灘,地勢十分險要,以其壯觀奇特吸引着國內外遊人。
嘉峪關魏晉墓的彩繪磚畫都是什麼內容?
在嘉峪關市東北20公里的新城戈壁灘上,有魏晉古墓1000餘座,現已挖掘出10餘座,出土彩繪磚壁畫600餘幅。它們一般都鑲嵌在墓壁上,大多數是一塊磚上繪一幅畫,只有極少數的大型壁畫。其表現的內容極為豐富,有:畜牧、農耕、桑蠶、林園、狩獵、汲飲、屯墾、營壘、庖廚、宴飲、伎樂、六博、車輿、出行、塢壁穹廬、衣帛器皿等。為研究當時的社會生活提供了珍貴的資料。畫法以素描為主,以線條勾勒出人物、動物、靜物的輪廓,並用黃、白、朱紅、淺綠、赭石等礦物顏料稍加點綴,構成了熱烈明快的色調。
敦煌在歷史上有哪些變化?
敦煌是漢長城西端的重要城鎮,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隸屬於今酒泉地區。其四周分佈着祁連山、馬鬃山和天山余脈,西部和北部與新疆接界。敦煌地區歷史悠久,很早以前就是羌戎的活動地區。戰國、秦漢時期,月氏、烏孫和匈奴等相繼興起。公元前111年,漢武帝設立敦煌郡,是為敦煌設縣之始。后又與酒泉、張掖、武威並稱“河西四郡”。據勘測,敦煌城遺址位於今黨河西岸,平面為長方形,東西寬718米、南北長1132米,城內有白馬塔一座,始建於後秦,魏晉南北朝時期,前涼張駿於此置沙州,因鳴沙山而名,后改為敦煌郡。北魏時先後置敦煌鎮、瓜州、義州,隋建國后罷州置郡,為敦煌郡;煬帝大業中改為瓜州和沙州。唐朝除唐玄宗天寶和肅宗至德年間改復敦煌郡外,大體以沙州為稱,郡治敦煌縣。安史之亂后,沙州被吐蕃攻佔。宣宗時張議潮起兵,將吐蕃勢力趕走,北宋仁宗時期,西夏攻佔沙州,佔有河西地區。元朝於此設沙州路,隸屬甘肅行中書省,明朝設沙州衛。清朝雍正初年在敦煌故城之東另建衛城,即今敦煌市。乾隆年間改設敦煌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敦煌屬酒泉地區,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次年撤縣建市。
長城沿線最著名的石窟是哪座?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長城沿線眾多石窟寺中最著名的一座。它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三危山、鳴沙山之間的峭壁上,南北長約1610多米。莫高窟創建於東晉時期,經南北朝時期和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形成了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偉的石窟群。至今仍保存有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佛象2400多尊。如果把這些藝術品排列起來,可以佈置成一個長25里的畫廊。石窟中還發現各種寫經、文書、帛畫等近6萬件。莫高窟的彩塑有的高達33米,雄偉渾厚;有的小至十幾厘米,精巧玲瓏。其藝術造詣之高深,想像力之豐富,都是很驚人的。窟內絢麗多彩的壁畫,反映了我國古代狩獵、耕作、音樂、舞蹈、婚喪嫁娶等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閃耀着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光輝。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中外文化友好交往的結晶。
明代長城區域生態惡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秦漢時期長城附近生態環境的破壞,特別是唐宋前後這一地區荒漠化更加嚴重,導致這一地區由農牧兼宜演變為只適宜牧業的荒漠草原地帶。明長城由秦漢長城位置上向東南後退數百公里。
明長城建成以後,長城區域生態遭到的破壞並沒有絲毫減弱。
內蒙古南部鄂爾多斯高原,即黃河河套地區,在明建國初期,這裏多為水草豐美的腴田沃土。《明史紀事本末》記述:“河套周圍三面阻黃河,土肥饒,可耕桑。密邇陝西榆林堡,東至山西偏頭關,西至寧夏,東西可二千里,南至邊牆,北至黃河,遠者**百里,近者二三百里。”境內山中長有柏林、松樹、檀香樹和各種茂盛的花草。明代中葉以後,由於大量移民到此,耕墾面積日益擴大,建材和薪炭需求有增無減,森林草原植被受到破壞,局部地區已顯現出土壤沙化的勢頭,后因政治**,屯墾軍民多逃亡,墾田廢棄,就地起沙變得普遍。早已逼近長城的毛烏素沙漠乘機肆虐,到嘉靖年間,鄂爾多斯南緣邊牆一帶在流沙的侵襲下,已是“四望黃沙,不產五穀”了,然而流沙並未停止。它向南蠶食,湮沒了陝西榆林附近的大片土地,陝西榆林鎮東西延袤一千五百里,其間築有邊牆堪護耕作者僅十之三四,其鎮城一望黃沙,寸草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