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赴德當兵(3)
就在這時有個人從後面追上來,把一本小冊子塞在他手裏。這個人就是安東·德萊克斯勒,國家社會主義的真正奠基人。德萊克斯勒面帶病容,鎖匠出身,沒有受過正式教育,能夠獨立思考,但是頭腦偏狹,當時他在慕尼黑鐵路工廠工作。1918年3月7日,他組織了一個"獨立工人委員會"同馬克思主義的工會組織進行鬥爭。但是,德萊克斯勒所拉到的會員從來沒有超過40個。1919年1月,他的委員會同一個叫做"政治工人集團"的團體合併,後者原來是由一個名叫卡爾·哈勒的報社記者領導的。新組織的成員不到100個,名叫德國工人黨,由哈勒擔任第一任黨的主席。這個規模很小、默默無聞的德國工人黨,就是後來興風作浪、給世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德國納粹黨的前身。
希特拉第二天一清早就仔細閱讀了德萊克斯勒塞在他手中的小冊子。清晨5點,希特拉醒來,按照他所說的習慣,躺在第二步兵團營房裏的床鋪上,看着耗子啃嚙他總是在前一天晚上撒在地上的麵包屑。"我一生嘗夠了貧困的滋味,"他沉思道,"因此我很能夠想像小生物的飢餓和快樂。"他記起這本小冊子,就取出來閱讀。小冊子的書名叫《我的政治覺悟》。使希特拉驚異的是,它反映了他本人在過去幾年中確立起來的很多思想。德萊克斯勒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一個"以工人階級為基礎",然而不像社會民主黨,卻要保持強烈國大日耳曼民族主義的政黨。這些引起了希特拉的極大興趣。
就在那一天,希特拉又驚異地接到一張明信片,通知他,他已被接受參加了德國工人黨。"我真覺得又氣又好笑,"他後來回憶說,"我絲毫無意參加一個現成的政黨,我要自己組織一個。他們對我的要求未免太自作主張了,根本不能考慮"。他正要這樣寫信作復,但"好奇心又佔了上風",他決定去參加他們邀請他出席的委員會會議,親自說明他不參加"這個荒唐可笑的小團體"的原因。
據希特拉回憶,會議是在一家酒館舉行的。在一盞昏暗的煤氣燈下,圍着桌子坐着四個青年,他們先讀了上次會議的記錄,對秘書投了信任票。接着司庫作了帳目報告--這個組織一共只有七馬克五十芬尼的經費--也對司庫投了信任票。這也記入了會議記錄。……希特拉看着這樣一項一項的機械程序膩煩極了,"討厭啊,討厭!這是最糟糕不過的俱樂部生活!難道我要參加這個組織嗎?"
但是,坐在這間燈光昏暗的后室里的這些小人物身上,卻有什麼東西吸引住他:那就是"渴望組織一個不僅僅是通常意義的政黨的新的運動"。那天晚上他回到營房,輾轉不眠,他再三考慮:"我不名一文,沒有收入,這一點在我看來倒是最可以忍受的,而比較困難的則是,我是個無名之輩,僥倖活着或者死去,連最近的鄰人也不會加以注意。此外,還由於缺乏教育而必然引起困難……"
經過兩天傷腦筋的思考以後,希特拉終於決定要參加這個黨。他說,"這是我一生中最有決定意義的一個決定。跨出了這一步以後,就再也沒有退路,也不可能有退路了。"阿道夫·希特拉就這樣成了德國工人黨委員會的第七名委員。正是:利用政黨興惡風,詭計多端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