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交流及其挫折(5)

中日文化交流及其挫折(5)

由於文化教育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特殊意義,因此,在侵華戰爭中,日本侵略者採用種種卑劣手段,甚至公然違反國際公法,大肆摧殘被佔國的文化遺存和教育設施,進行奴化殖民教育。如日本1895年佔領台灣后,就大力開展殖民教育。1937年4月1日,台灣殖民當局明令廢止中文,報刊只准用日文發行。同年9月,又根據近衛內閣“國民精神總動員計劃”推行“皇民化”運動,企圖使日本的國民精神滲透到島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去。1932年東北成立偽滿洲國,在文化方面,則明令日語為偽滿洲國“國語”,中文卻被稱為“滿文”。

1937年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后,日本政府、軍人甚至學者,自發地、有組織地進行文化侵略,轟炸、損毀古建築,焚燒、劫奪文物典籍,破壞中國原有的教育體制和設施,進行奴化殖民教育。其破壞災難之重,規模之大,也為人類文明史所罕見。“同文同種”、“共存共榮”這些偽裝的真面目,在日本所造成的文明浩劫面前統統暴露無遺。日軍對中國圖書典籍、古物古迹和教育事業的破壞,其性質遠遠超出一般戰爭意義上的理解。

從人類文化發展的表現形式來看,有實物和文獻的形式。中國人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由於積累實踐經驗,保存有價值的材料,反映各種研究成果,不斷創造和發展了各種類型的知識體系。記載、反映這些知識的文化典籍和文物,構成一個民族的文化成果,並在民族發展中產生巨大的作用。日本對中國的文化侵略及所造成的損害,打斷和遲滯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從這個意義來說,日本對中國的文化損害既是有形的又是無形的。

從廣義上講,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特指精神財富,它主要包括文學、藝術、宗教、法律、思想道德、教育、科學等。文化就形態而言,有有形與無形之分。本書所作的文化損失研究,主要是從文化的有形損失即物化損失而展開的。

為了敘述和閱讀的方便,本書主要是按專題分述的。而專題分類也是相對的。文物是指歷代遺留下來的對研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有價值的實物。如與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關的、具有紀念意義和歷史價值的建築物、遺址、紀念物等;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等;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舊圖書資料等。本書是將古建築損失、圖書典籍損失和文物損失作專題闡述的。內容上會有一些交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日本侵華對文化的破壞:大劫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日本侵華對文化的破壞:大劫難
上一章下一章

中日文化交流及其挫折(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