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憶念(2)
我腦中的影像還是你孩童時期的情景,因為你16歲就離開家去雲南、山東插隊。以後回來當工人,上大學,出國留學,結婚後獨立成家單過,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了,談心的時間就更少!就是你童年時,因為我工作忙,也沒有好好照顧你,現在留給我的是太多的遺憾!
小波!小波!你為什麼叫小波?是由於1952年5月13日你出生的前兩個月,你父親就遭到特大不幸。他1935年就在黨領導下從事學生運動,曾被國民黨追捕,以後到延安,又從延安跟抗日軍政大學轉戰到山東抗日根據地。他在殘酷的敵後戰爭中,死裏逃生,曾立功受過獎,被評為模範**員幹部。誰想得到,在解放后,卻因與某領導對工作的意見不同,發生了爭執,又由於一封家信(勸其父土改時主動獻出土地),竟被當成反黨分子,開除了黨籍。這真是晴天霹靂!這聲波浪,非同小可,帶來的災難,幾乎毀滅了我們的家庭。我之所以給你起名叫小波,當時的想法有三:一、記載這一歷史事件;二、寄託着我們的信心與希望,相信終有一天會水落石出,還事實以真面目;三、鼓勵自己在革命的長河中,要頂住任何風浪。要善於把大風大浪化為小波小浪。可憐的小波,你就是在這場波浪中出生的。
小波,小波生存得真不容易。你從小就體弱,可能在胎里受到嚴重刺激,先天就發育不良。出生后,在痛苦、沉悶、艱難的條件下,你也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育和營養。回想那時,家裏的人都愁眉苦臉,加上我工作又忙,經常加班,無法照顧孩子。姥姥承擔著一家**口人的吃穿,還要帶外孫,真夠難為她老人家了。小波小時常生病,發燒、嘔吐。記得兩歲那年夏天,頭上額前起了許多櫻桃似的熱毒腫瘡,痛癢得兩隻小手直抓,真是可憐。三四歲時肋骨外翻,醫生說是嚴重的軟骨症,吃了許多鈣片。後來雖然個子長得很高,但不結實。七八歲時正是重要成長發育階段,趕上3年經濟困難,家裏糧少人口多,常處在半飢餓狀態。小波曾跟10歲的哥哥去爬樹,偷棗充饑,回來還要受到父親訓斥。愛吃姥姥做的白薯藤和白薯葉渣,成了姐姐的佳話。上高小時,爬樹給同學的蠶摘桑葉,摔下來,腳腕骨折,左腋架着拐杖,一跳一跳地去一學。小波的童年,正像有人所說的,像荒野上的一棵小草,不斷與嚴寒酷暑、狂風暴雨抗爭,頑強地經受磨練,求得生存。
別人都說小波聰明,我卻看到他許多傻氣。但在他傻氣的背面,也顯出他的毅力和性格。
小波從小愛看書,且記憶力很好。這可能是他父親的遺傳,也是家庭環境的影響。他父親是教育工作者,邏輯學家,家裏有各種藏書,姐姐哥哥都愛讀書,功課都是班上前幾名。這種環境影響潛移默化,他也不甘心落後。小學二三年級時,小波就看了《水滸傳》、簡本《聊齋志異》、世界名著童話故事等。他不光愛看書,還愛講故事。他常在各種場合,有聲有色地給小朋友講故事,能把看過的書從頭到尾一句不漏地背誦下來。他從小就是喜歡的事認真,不喜歡的不專心,不像其他小學生那樣在乎分數。有一次拿回成績冊,讓家長簽字,上面有個零分,我很生氣。問他:怎麼會得零分?他說,老師講的課他不愛聽,看別的書。老師叫他站起來,回答老師講了些什麼?答不出來,得了零分。只看他的成績冊,分數平平,但數學競賽他得過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