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名釣譽的若干手段(1)
與擁有“頭銜”而不能走出“光環”相對應,在科學界和教育界,更多的人在想方設法使自己擁有“頭銜”,為“頭銜”而奮鬥,一旦“頭銜”到手,就可“名利雙收”。“浮躁”成了一些科研工作者和辦學者的通病。大學教師、科研人員,以至大學生本應潛心學問、科研,淡泊名利,現在卻患上了“名利狂躁症”。“不道德手段”是通向“名利場”的捷徑,雖然有點冒險,但不少“仁人志士”仍前赴後繼,為獲取名利他們可以不顧一切。這仍是“笑貧不笑娼”的年代:一名教師不會因抄襲他人的成果而心懷不安。他或許在想,只要你不太張狂得罪太多人,誰會和自己過不去呢,這種事又不單發生在自己一個人身上,即使被發現,也可以用“無心之失”去推脫;一個大學生不會以作弊為恥,他在因作弊被處分時反思的是自己為何如此愚笨被老師“活捉”,記恨的是監考老師太不通人情。“苦幹不如巧幹”的座右銘在學界同樣有效。有人說,涉及“學術道德”問題的,終究很危險,我們不要踩雷,除此之外,追求“名利”大有其他方法可循。比如,找一個冷僻的方向,在某本被國內教育界、科技界十分看重的國際著名雜誌上發表一篇文章,然後進行大量的宣傳報道,於是在教育主管部門、科技主管部門以及學校領導心目中,你的學術能力和地位便將立即得以確認。即便有諸多同行對你的科研無動於衷,你依然可以獲得賞識。因為,說了能算的是領導而不是同行,更何況很多時候同行說話也得看領導的意思。我國高校近年來十分重視到國際一流雜誌上發表文章,這無疑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基礎研究最好的成果,就是在世界同行認可的刊物上發表論文;應用研究的成果,則是申請專利獲得廣泛的市場前景併產生經濟效益。隨着各種導向政策的出台,我國在國際雜誌上刊發的文章逐漸增多。但這是否表明我國的科研實力就取得了很大進展呢?很多教授並不這樣看。國內自然科學一等獎在2002年只出了一個,而在此之前已經連續4年空缺;而到2003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已經連續6年空缺。在產業技術領域,我國的發明專利只有美國和日本的1/30,韓國的1/4;在象徵科學研究最高水平的各項諾貝爾獎評選中,目前我們似乎還很難找到可以問鼎的項目和成果。為了能在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我們更多是在論文選題上下功夫,說白點,是為了論文而論文。某位教授過去10年所帶的6位博士畢業生,平均每人在國際一流刊物上發表了5篇論文,但是這位教授並沒有感到取得了多麼大的成就。他說,這種利用其他國家採集的數據,用最新的算法做分析的論文,國外很多學者並不樂於做,他們把功夫花在了數據的採集上,以獲得第一手的資料。別人要數據,得向他們買。我們利用這些數據寫了論文,在雜誌上發表,他們也就獲得了分析結果,利用算法和分析結果,他們立刻做出了產品,而我們,卻滿足於論文得到發表。我們背離了做研究的根本目的——創造,創造可以為人類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學說、理論、產品,而不是評審或晉陞時的大堆業績資料。“為論文而論文”,“為成果而成果”,還使大學校園出現讓外人看不懂的現象:把領導的名字署為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很好的討領導歡心的手段;在論文中順帶署名,今天你幫我署名,明天我幫你署名,一篇小小的論文,作者有五六個;為了第一作者的署名,某些課題組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合作者反目成仇,最終自立山頭,各自奔前程……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期,中國高校開始並且越來越注重對自身形象的宣傳。在現代信息社會,高校注重自身的形象宣傳,無疑是正確之舉。因為高等教育的擴招,教育的大眾化,加劇了高等學校之間的競爭,加大了社會對高等學校的關注,學校必須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來吸引優秀生源,也必須通過形象宣傳來獲得社會更多的了解與支持。可是,伴隨高校對媒體影響力的認識加深,一些學校領導和教師,醉心於追求新聞效應,大搞形象工程,爭做媒體明星。加之媒體為爭奪市場搶新聞、炒新聞,使得媒體在某種程度上成為高校形象工程和學術**的“幫凶”。高校領導、教師利用媒體,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宣傳或者炒作自己的成績、成果,獲得社會影響,由此為獲得更多的社會關注、課題支持創造條件;二是將媒體作為重要的人才信息、研究信息、課題信息來源,媒體上報道誰,就認為誰為學校爭了臉,就表揚誰、獎勵誰,而不是實事求是地對人才進行全方位地評價;媒體上炒什麼,就重點發展什麼、研究什麼,而不是按照科學研究的規律進行第一線的資料收集和分析工作。搞社會科學的可以從媒體的報道中找出社會熱點,而搞自然科學的,卻一定要到學科研究前沿領域中去尋找科研線索。大眾媒體對科技的報道,一是不專業,二是不嚴謹。如果科技工作者從媒體中去尋找自己的研究熱點,恐怕會誤入歧途。因此,可笑的水變油事件可以被報紙連篇累牘地宣傳①(①《新聞眼裏看背景》,姜澤林,《青年記者》,2002年第20期。),甚至加上“可以問鼎諾貝爾獎”的標題;某個著名科學家帶着“昂貴”基因庫回國,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媒體的讚揚。這些事件的發生都源自一些人的別有用心和媒體的玩忽職守。近年來,高校科研人員在進行課題鑒定時,都會請媒體記者來宣傳報道,而一旦獲得了什麼獎項,便更有“主題專訪”之類的文章見諸報端。媒體在報道時,總會添油加醋地“按情況”加上“之父”、“率先”、“第一”、“國際同行高度讚許”、“填寫了歷史空白”等誇張之辭。還有的教授,乾脆被媒體聘為特約撰稿人、主持人,或者時常以嘉賓形式出現,儼然一個大眾明星。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