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量和體重一起縮水(2)
為什麼就不可以給年輕人更多的資源?為什麼就不能將年輕人面臨的生活壓力轉變為學術壓力?如果我們給予青年教師相對的高薪(還不是絕對),同時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考核要求,提高晉陞副教授、教授的難度,讓他們利用這段時間培養嚴謹的科學作風,打下紮實的科學研究功底,多出成果,這絕對是會受到年輕人歡迎的舉措。而一旦被晉陞為學校的教授,他們就更不應該再面對各種指標考核帶來的激烈的生存壓力,在完成崗位任務之餘,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學術思考。三是教授的水準往往被“抽象化”了,其實並非所有教授都具備同樣的水準。我國高校中晉陞教授的標準,絕非均如前文中老金那般難以企及。老金是走錯了方向,沒有投大學之所好。這幾年的高校,晉陞教授的難度有所增加,可是,你只要摸准門道,拿到教授職稱也可謂易如反掌。博士畢業兩年、博士后出站,除非意外,你肯定是副教授;副教授期間你發表了若干篇論文、搞了幾項課題,說不定會破格晉陞教授;眼看你58歲還沒有評上教授,學校會給你來個“資格教授”或者“名片教授”,享受資格不享受待遇也風風光光的。某高校一教師在評上副教授一年後馬上晉陞教授,原因是他一年發表了大大小小28篇論文,雖然校外評審專家質疑其論文“無異於剪刀加糨糊”,並認為其不具備教授水平,可學校依然將其列為努力耕耘的典型。教授的“准入門檻”低以及評判指標偏離學術軌道,這直接導致教授隊伍的龐大和低水平發展,也導致“教授”稱號嚴重貶值。有專家認為,國內所有高校教授的平均水平低於講師應該達到的水平。在國外,一名講師,就有自己的課題研究,就可以帶博士生,這是普遍現象。可是,國內的教授現在有不少都尚未具備這種能力,搞研究也是跟在某一個課題組裏淺嘗輒止。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