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之一“丁克”的煩
作者:徐江朋友和老同學裏有一些人已經決定徹底不要孩子,按前幾年媒體大驚小怪的提法,他們得算是不折不扣的“丁克”家庭。我家的情況比他們糟糕和落伍一些,算是半個“丁克”吧。因為迄今為止,好幾年了,我和妻子也沒能決定這輩子到底是“丁”還是“不丁”。起先倒是說“丁”來着:一是兩人的工作都屬緊張型,收入不是特別高,還要供買房的貸款和借款。我們倆的不算,還有我老母親那邊的住房。這樣一來,有沒有餘力(精力、財力)養孩子,都成了問題。二是看現在自己這一代的生存壓力,再遙想二十年後全國人口達到16億時的情形,心裏直毛得慌:我現在都得每天坐往返三個小時的車上下班,等到了我兒子我女兒,他們在路上的時間不翻一倍才怪——人口多了,住宅情況改變,城市往郊區無限伸展,這可是很自然的事;另外大學現在收費了,看來以後只有百萬富翁的子女才能從容進出好一些的校園,孩子將來上學也是問題。即便上了學也自有它的“恐怖”——萬一交了個平時開“法拉利”戴“勞力士”的戀人,門不當戶不對被一方家長棒打鴛鴦,偏巧孩子們腦子又轉不過筋來該怎麼辦,總不能往文學情節上發展吧?還有就是下一代成家后,那時的一對夫妻均背要照應四個老人(還不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算那時他們“丁”了,這日子還是沒法兒過。讓孩子降生到這麼一個生存壓力巨大的世界上,無異於作孽。所以與其將來讓孩子們“丁”,不如從我這兒就“丁”了。既乾脆,又為地球村節省有限的生存資源。可接下來折磨人的話題又來了:憑什麼非得我們“丁”呀?你看那滿大街踩着滑板車的孩子,不也都成長得挺燦爛嘛。也沒見那些家長操心死。類似我前面的想法,也許有點杞人憂天了。再有就是我們家要真“丁”了,我辛辛苦苦一輩子掙的房子、以後買的車子、還有後半輩子精打細算存下來的巨額版稅,都留給誰呀。你讓我捐了?決不,我這些年最恨人無目的獻愛心。我還特怕本人的愛心轉了一圈兒,變成了人家的醒酒湯錢。要不設個“徐江詩歌獎”或者“徐貝爾化學獎”,頒給全人類的精英?還是算了吧——老徐我一輩子跟全地球小人得志、窮人乍富的精英們作對,末了還便宜了他們?想得美。但這些還不是要緊的。我那一屋子的書怎麼辦?我的碟、我的郵票、煙鬥打火機、永遠彈不成曲子的結他,我去民園看足球時吹的喇叭……唉,這些那時候人眼中的古董都交給誰呢?哈姆雷特說過:“丁”還是“不丁”,這是一個問題……要不我再回家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