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生活對教育的嚴峻挑戰

社會生活對教育的嚴峻挑戰

不知不覺,四年級了。我們壽光社會經濟的發展,就如人的成長一樣快,曾經封閉和停滯的東西一夜之間蘇醒了過來。蔬菜大棚在這裏悄然興起。這個秋天來臨的時候,聽到父母的談話,我卻感到了一絲苦澀。“咱也得弄幾根竹竿架起來,掇個溫室,要不從哪兒弄點錢哪。”父親蹙着眉,聲音低沉地說。別人家的日子都紅火起來了,爭着翻蓋新房,可我們家的日子卻是“越過越倒滅”,這話是三姐後來說的。三姐僅長我三歲,可真有個姐姐樣兒,從小就哄着我玩耍。為了照看我,三姐還晚了一年上學。長大以後,更是三姐在支撐着這個多災多難的家,供我上學和發展。我能走到今天,首先應該感謝她。成長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不幸和坎坷,然而我最幸運的是今生有一個好姐姐。之後很多年,我家一直住着那兩間低矮陰暗的平房。這還是父親頂門立戶的第一所房子呢,住了有二三十年吧。雖然現在這所房子扒掉也已好幾年了,可它留給我的印象深極了,少兒的我就是伴着那所房子成長的,這是人生的第一印象呀。相信父母和我們姐弟能憶起屬於那所老房子的所有時光,有時候出現在我夢中的家的場景,總是那座老房子。父親已經病休在家了,他當兵和工作時累出了腰腿病。其實這不是病休的惟一原因,因為家裏的農活也離不開他呀。我小時候被母親摟在被窩裏,天還黑着呢,父親就從炕上起身到村后的水房挑水,直到把水瓮給灌得滿滿的,才趕去上班。我上三年級時村鎮就都通上自來水了。我們姐弟三個上學都需要錢哪,還得拿那麼重的集資,父親之外我們都是農業戶口。本來也有幾次父親能把全家帶出去即“農轉非”的機會,那樣還能分到單位的房子,可惜臨了都功虧一簣。村幹部平時什麼事都不管,就知道繳集資的時候在大喇叭里喊,點名道姓地叫沒繳的戶趕快送錢去。當喇叭里喊出父親的名字,再看看父親一籌莫展的樣子,當母親只能出去借錢交集資的時候,我在心裏真是恨透了這些當官的。瞧瞧各村的支書大人,可以無償使用學生勞力給他們家幹活,這比用童工還黑呢。前幾天,我們全班去給村支書自家田裏掰棒子,我們這些小學生用地排車把棒子運到他家院子裏,進屋洗手時見人家早就吹上名牌落地扇了,那可是村裡絕無僅有的呀。村支部的辦公電話也安在了他自己家裏,平時用着方便。人家從來不用起早貪黑種大棚賣菜,卻有普通百姓不敢奢望的好運,簡直是“天上掉銀子”。他們平白無故地就可以住上村裡最好的房子,用上讓一般人家羨慕不已的電器,有什麼致富機會從來都是幹部優先,比如承包村裏的企業之類。我村的沙場就讓支書家給包了,賣沙的錢都哪兒去了,那可是國土資源和集體資產流失呀。弄到後來,不但他家的宅基地比旁人家都大出好幾號,還給孩子買上了價值十幾萬的小轎車到處開着閑逛,也都沒人管管。真的不知道他們的錢是從哪兒來的。不用擔心會出事,整天揮霍公款吃吃喝喝就萬事大吉了。比如鎮上土管所先頭還放話:“不論是誰家,多佔了宅基地都要一罰到底!”可到村支書家的時候,還沒測量呢就立馬打道回府了。那話難道只是對平頭百姓說的?有位鄉人從海外歸來,村支書便趕去大獻殷勤,而當年人家落魄時,村支書曾一腳將人家踹到河灣里。可這樣的村支書居然能夠一當二十餘年。後來我有位同學是鎮委書記的兒子,竟然屢屢偷班上同學的錢物,可見其父是個什麼官。正是家裏的物慾橫流,禮品堆積如山,激發了他的物質野心,此乃另一種潛能啊。這些社會現實遠比書本更有說服力。要想改變教育,同時得改造現實。這是社會教育對學校教育的嚴峻挑戰。當社會和生活教給孩子的和學校里完全不一樣,甚至互相矛盾,那麼學校教育就變得軟弱無力,在社會實踐面前不堪一擊,教出來的道德防線會很快土崩瓦解。教育必須直面現實、回歸現實。我們全家主要就靠父親那幾百塊錢工資,可過到了啥光景。畢竟年歲和身體不饒人哪,父親已經46歲了,還有病在身,真得像別人那樣去種大棚?腰腿病是最怕溫室里那種潮濕悶熱的環境呀。可是為了這個家,為了我們姐弟,父親付出的太多太多了。即使父親拼了命去干,也比不了人家那些整勞力啊。等到冬天,我家田裏的兩個小溫室也種上了黃瓜。盼着它能讓我家的日子好過些吧。及至我上了中學,家裏的光景依然慘淡。初三了,我的后桌是曉桐和曉英,她倆是一個村的,排定桌次,她倆手牽着手,很要好的樣子。曉桐長得特別漂亮,堪稱我們的校花了。這次是重新分班,初二時我和曉桐也在一個班,只是座位隔得較遠,幾乎沒有什麼交往。初三的課程安排得很緊,一個月只能休息一天,還有早晚自習,早上不到五點就要起床。對於我們佔大多數的通校生來說,除了吃飯睡覺,全部時間都在學校里度過。上了初三,我才算理解了大姐當年的處境。雖然如此,可時間利用得並不高效,一天設了十餘節課,有些純屬形同虛設。我們學累了,就相互交談,活躍一下氣氛,放鬆一下神經。只要身後的曉桐拍拍我的右肩頭,我就回過頭去,和她說說話。這幾年我的學習成績總是保持班裏前兩名,和另一位女生輪流坐莊,佔據榜首的位置。我也一直是學校的“重點人物”,是同學們眼中的“驕子”,深得他們羨慕。這種畸形的學校教育中,分數甚至決定了學生的地位尊卑和心理評價。沒有一個平等的環境,就沒有孩子的健康成長。可我不喜歡像有些“學習尖子”那樣埋頭苦讀,我更喜歡玩,更喜歡輕輕鬆鬆地學。所以也就不太遵守紀律,尤其到了初三,經常遲到,耽誤了跑早操,沒少被班主任叫到辦公室狠訓。曉桐都跟我說:“鳳亮你也算屢教不改的了。”可她還是喜歡和我說話。初一時我們不在一個班,就聊了好多那時候有關老師的事,哪個老師都難免出點笑話,引得我倆輕笑不止。比如我的一位地理老師,第一堂課大講學《地理》的好處,正是“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即興板書卻寫成了“秀子不出門”。我愛買書的習慣還一直保持着,多虧舊書便宜。曉桐常向我藉著看,有時還要我給她講裏面的故事。我看了本寫中學生的小說,有一個情節是這個女孩在講解給父親題為“吻”的畫作,我講到這裏的時候,曉桐的臉上出現了紅暈。我買了本練太極拳的書,還真想課餘時間好好練來着,可惜功課太緊了。曉桐問起我的生日,我說:“是六月廿四,和關老爺一個日子。民間還真是這一天給關公過生日呢。”說得她和同桌曉英都笑了。我回過頭來,卻又聽見曉桐語調有些激動地對同桌說:“他的生日是六月廿四,我的生日是五月廿七呀。”我聽出來了,她是想說,我們的生日很相近且相通。我又回過頭去,“原來我們的生日差不多呀。”曉桐微紅着臉笑笑,反問:“你的耳朵怎麼這麼好使?”我說:“練太極拳可以耳聰目明呀。”我就開始大談練太極拳的好處,末了才說:“我還沒練呢。”一下子,她倆就全笑起來了。我看到,曉桐的笑容很燦爛。收住笑,曉桐說:“鳳亮現在變得活潑可愛了。”這天的自習課,曉桐又拍拍我的肩,我回頭見她手裏拿着個練習本,上面寫了一些詞,有點莫名其妙。“我寫了十幾個電視劇的名字,我想請教你這個大作家,看看哪一部好,哪一部孬。”曉桐的嘴角帶着純真的微笑。一看這些名字,我的臉上就有些發燒,只局促地點點頭,“哦,都很好,都很好。”便意猶未盡地馬上回過頭去。身後的曉桐肯定被我鬧愣了。因為曉桐,我也許會格外記住十四歲這年的秋天。課上不許回頭,但那時候我的“回頭率”可能是創了紀錄。互動留言:本段前後兩部分的色調明暗對比,卻是再真實不過的社會環境和成長軌跡。教育真的無處不在,社會環境越發惡劣,教育還會成功嗎?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成敗是互為因果的。這的確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誰又能忽視它的挑戰呢。人生最忘不掉的,是那些不老的童年記憶,還有懵懂的少年心事。並沒有什麼該不該,對與錯。因為這就是生活的原貌與成長的自然。人生成長的各個階段,隨着時光的飛逝而到來。師長和孩子,只是分別處於不同的成長階段而已,面對孩子的今天,請先不要忘記自己的昨天。這樣才具備了溝通和引導的基礎。也許不該稱呼或者存在“教育者”與“被教育者”,教育是相互的,成長是互動的,這才會有實質的平等。孩子的內心世界逐漸豐富和敏感起來了,無論旁觀者持何態度,請先給予孩子人格的尊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部生動實用的“教育兵法”--教育能夠改變什麼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部生動實用的“教育兵法”--教育能夠改變什麼
上一章下一章

社會生活對教育的嚴峻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