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舊考場(1)
中國人的"學而優則仕"的夢,帶給後來幾千年的歷史是什麼呢?當然有很多很多進步與無數偉人的出現,但同時帶給我們這個古老民族更多的是制度的死板,國體的**,思想的封閉,還有其它許多許多……說來也巧,那天在南京採訪,朋友們說你寫中國高考問題,那就不能不到我們南京的夫子廟那個"大考場"看一看。到了夫子廟,我抬頭只見一座四角飛檐、走馬騰龍的大閣中央閃出四個金光大字:江南貢院。中國"第一古考場"就在眼前!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尋來全不費功夫。走了幾十所現代學校和高考的考場,我一直在尋覓古代中國的考場是什麼樣,並想由此把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考試國和歷史最為悠久的考試作一比較,從中求得某種關聯。我始終認為今天中國的高考到了如此白熱化程度,總不會沒有一點歷史的相關因素吧。結果如何呢?在現存最大的中國古"考場"里,我發現了歷史的許多相似之處--話說公元1368年,一位名叫朱元璋的農民領袖,舉着起義大旗,橫卷黃河兩岸,推翻了元朝統治,重建起以漢族地主階級為主體的明王朝。朱元璋在歷代封建皇帝中,可算得上一位明君,為使明朝江山長治久安,他把選拔人才放在頭等大事位置上,並在定國大策時說:"為天下者,譬如作大廈,非一木所成,必聚材而後成。天下非一人獨理,必選賢而後治。故為國得寶,不如薦賢。"在朱元璋之前,中國封建社會已走過千餘年,前五百年,治國選官,都是以自下而上的選拔和自上至下的賞賜為主要途徑。從堯舜禹夏商周的奴隸社會起,推舉和"傳子"幾乎是整個中國古代社會統治的基本模式。當然這過程中也有一些是通過比考選拔出的用人先例。《周禮·地官·鄉大夫》中便有這樣記載:"三年則大比(考試),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能者(即考試選拔德才兼備者)。"隨着秦漢封建王朝的建立,這種原始選拔人才的方式有了一定的改進,但基本形式依舊如故,只是更加強調了禮賢養士風氣,所以這段歷史上出現過像"竊符救趙"、"千金市骨"、"完璧歸趙"、"毛遂自薦"、"懸樑刺股"等許多經典故事。但真正採用考試方式選官取士則是從公元607年的隋朝開始。隋煬帝的一項詔令:"文武有職事者,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驍壯十科舉人。"第一次提出了"科舉"二字,這也是中國封建社會"試策"取士治國掀開了值得記載的輝煌一頁。從此,科舉考試,金榜題名、"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等令普天下讀書人目眩眼亮的詞彙便一直延至20世紀。雖然科舉錄用人才制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它畢竟給那些無官無祿的平民子弟,提供了可以平等登高攀峰的金梯。科舉的考試極其複雜,有鄉試、會試、殿試,而各朝代的叫法也不盡相同。以明朝為例,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三年一次。明朝鄉試最早主要以南京的國子監為第一考場,明都遷至北京后,故南京的考場就改稱為"江南貢院",且始終是全國最大的鄉試考場,直至清末廢除科舉之日。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國家級考試,能進這一級考試者便是俗稱的舉人。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最高級考試,狀元就是從這一級考試中誕生的。殿試的名次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頭名是狀元,二名是榜眼,三名叫探花。其餘稱作進士。有道"連中三元",即為鄉試第一名,又獲會試第一名,再獲殿試第一名。其實這"連中三元"者太少了,在明代僅有黃觀、商輅兩狀元中得。"狀元"是科舉考試金字塔的塔尖,也是舊時讀書人的最高境界,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第一位狀元孫伏迦起,至清光緒三十一年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止,在長達一千二百八十餘年的漫長歲月里,中國先後產生過可查得名字的文武狀元約一千四百來名。"十年寒窗無人曉,一朝成名天下聞。"科舉時代,誰能中得狀元,不僅能成為所有天下讀書人敬仰的塔尖兒人物,更重要的是一般狀元都由皇帝親自封爵頒祿,而且一旦成為狀元,不管你以前家貧如洗,或者沾有什麼污垢之名,皇帝的封爵即刻可使你門第升天,苦盡甘來。從舊式的科舉考試程序看,能獲得狀元稱號也確實不易,雖然舊制度中常有買賣祿位,一些失意文人又編了許多像"陳世美"這樣被人貶罵的忘恩負義的壞狀元,但百姓心目中還有像呂蒙正這樣刻苦攻讀、終成大器的狀元。無論如何,狀元作為讀書人通過考試能獲得的最高境界,它已經作為一種"考試文化"深植於民族心理之中,要不今天我們為什麼把考進北大、清華等名校或者在當地考得最好的學生總是美譽為"狀元"呢?我雖不知自古以來的狀元是否真有濫竽充數者,但我從小知道自己的老家有兩位考上狀元的人非常了不起。一位是咸豐六年考上狀元的翁同龠禾,他做了清朝兩代皇帝的師傅,中國最早舉起"開放門戶"大旗的就是他,而他鼓動光緒皇帝與腐朽沒落的慈禧太后鬥爭,在一百多年前掀起的那場驚心動魄的"百日維新運動",使這位狀元先生永垂青史。康有為稱翁同龠禾是"維新第一師"。另一位便是光緒二十年考上狀元的張謇,從這位"不敢驚天動地,但求經天緯地;不敢指望立竿見影,療治古國千年沉痾,但求播種九幽之下,策效百歲之遙"的實業救國、教育救國者身上,我感覺到了狀元的力量與智慧,狀元的胸懷與追求。也許正是因為他們身上有不甘落後、不畏艱難、努力苦學、勇於進取的品格,自古人們便對獲得最大成功的"狀元"們總是給予褒獎。天下讀書人以當狀元為榮,本身並不為過,問題是狀元的產生過程讓人感到心驚,又讓人感到恐懼。南京的"江南貢院"始建於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最初僅供縣、府學子考試用。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此處集鄉試、會試於一地。到清代,江南貢院發展更快,尤其是康熙年間,蘇皖分建兩省,而兩省政治、軍事仍舊一體,鄉試也沿襲明制,故此地一直成為全國學子云集考試的最大場所。我雖未能看到古考場"江南貢院"當年恢宏的原貌,但當我見到這座位於金陵東南隅風水寶地的古考場遺址和博物館時,仍心潮澎湃。僅清朝的二百六十七年間,江南貢院裏就誕生了五十八位大狀元。江南才子唐伯虎、畫壇怪傑鄭板橋、《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和中國**的主要創始人陳獨秀先生等等都曾在此處揮汗應試過,他們中有的考中了秀才,有的考中了進士,有的考中了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