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咖啡與軍制

第七章 咖啡與軍制

“我手拿流星彎月刀,喊着響亮的口號,前方何人報上名兒,有能耐你別跑。我一生戎馬刀上飄,見過英雄彎下小蠻腰,飛檐走壁能飛多高。我坐船練習水上漂。”

一陣嘹亮的歌聲在周家莊內響起。

周家莊外,一行三人正行到了與周家莊相鄰的交界處。

“老爺,那周家莊的家丁在練武。”一個管家模樣的人彙報道。

中間的那個三十歲左右的男人點點頭:“去看看!”

於是,一行三人便向著周家莊的大門行去。

“請問你找誰?”守門的是周十二。

管家上前一步:“我們是隔壁農莊的親戚,聽到你們唱的歌很有意思,所以便過來拜訪莊主。”

“那是我們周家莊護庄隊的隊歌。”周十二得意的說。

“何人所作?”老爺問道。

“當然是我們的少爺,也是我們的莊主。”

這時,剛好周子軒從練武場出來,看到大門有人,便走了過來。

“少爺,他們是隔壁莊子的親戚,被我們的隊歌吸引來的。”

周子軒看着眼前的三個人,都不是平凡之輩。頓時,對這幾個人好感倍增。

“小生周子軒,字致遠。”周子軒行禮道。

那管家退後一步,擋在周子軒的前面:“周莊主,我家老爺感到你們家丁唱的歌,有故事,所以前來一問。”

“請進!”周子軒連忙伸出手,做了一個請的動作,在前面帶路。

一行人來到了客廳,分賓主坐下。

“小鈴兒,上咖啡!”周子軒喊了聲。

“少爺,來了。”小鈴兒急忙托着一個木盤子,上面有一個玻璃壼,四個瓷杯,從屋內出來。

周子軒揮揮手,讓小鈴兒退到了一邊。

他親自拿起玻璃壼,向著四個瓷杯中到入了咖啡。

隨後,拿出了一小瓶牛乳,給每個瓷杯中加入一點。

又用一小碟,上面放了一些糖。

“給客人呈上!”周子軒吩咐小鈴兒道。

當咖啡放到了客人的面前,那濃郁的香味是撲鼻而來。

那個老爺皺了皺鼻子,看向了身邊的那個管家。

管家搖搖頭,表示不知是何物。

於是,他們看向了正在用木勺加糖,又用木勺拌動的周子軒。

周子軒心裏暗笑道:不知道怎麼用了吧!

於是,周子軒停止了拌動,端起了瓷杯,喝了一口。

喝進的那一刻,周子軒閉上眼睛,享受着那美味。

周子軒的動作,讓那老爺的喉嚨滾動了一下。

那飄起的香氣,直讓人慾罷不能!

管家已經看到了老爺的表情,他連忙拿起了自己的杯子,喝了一口。

“苦!”管家喊出聲來。

“哈哈哈哈!不是這樣的。”

周子軒走到了管家的身邊,用木勺勺了一勺糖,又倒了一點牛乳。然後攪動起來。

“再喝試試!”周子軒做了一個請的動作。

管家再一次端起瓷杯,閉着眼喝了一口。

喝完后,管家噠吧着嘴唇,又喝了一口。

“人間極品!可以喝。”管家喝了半杯子。

之後,他便來到了那老爺的身邊,幫忙加牛乳加糖。

那老爺慢慢地端起杯子,輕輕地喝了一小口。

“苦中有樂!苦后是香甜。這茶叫什麼名字?”那老爺說了評語。

“這是一種飲品,名叫咖啡。來自於大洋彼岸萬裡外的奧斯曼帝國。”周子軒介紹了咖啡的情況。

“咖啡對皮膚有益處。咖啡可以促進代謝機能,活絡消化器官,對便秘有很大功效。

“咖啡可以消除疲勞。要消除疲勞,必須補充營養、休息與睡眠、促進代謝功能,而咖啡則具有這些功能。

“咖啡具有護心、強筋骨、利腰膝、開胃促食、消脂消積、利竅除濕、活血化淤、息風止痙等作用。

“咖啡性溫,味甘苦,有提神醒腦、利尿強心、促進消化、消脂去水腫的功效。”

那老爺看着周子軒:“你怎麼知道這麼多別人不知道的事?”

周子軒解釋道:“我認識一位闖海十多年的朋友。”

這個時代,在鄭和下西洋的影響下,很多的冒險者,走出了國門,闖海去尋找世界的奧妙。

那老爺點點頭:“眼界不錯!有功名在身?秀才嗎?”

“我家少爺是舉人。”周子軒身後的小鈴兒搶着說。

“舉人?今年貴庚?哪年中舉?”

“今年十八歲!三年前中舉,中舉后家父仙逝,我便守孝三年。”

那老爺看着周子軒說:“聽聞過周德海的事,你恨嗎?”

“為人子,殺父之仇,怎能不恨?”

“恨誰?”

“貪官污吏之輩,草菅人命之流。”

那老爺玩味地看着周子軒說:“誣陷是一種罪。”

“我不需要誣陷!”

接下來,周子軒講了父親的事情的來龍去脈。

講了誰買通自己的莊戶下毒毒殺自己。

講了刑部如何調查二狗毒殺之事。

講了刑部的人假扮土匪,夜襲周家莊。

講着講着,周子軒嘆息道:“這世間,一個貪字了得,讓那些官兒的心都變黑了。一個權字了得,讓多少人家家破人亡。唉,不說了!”

那老爺:“你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在幾番的危險中,能保得一條性命,幸也!”

“不是幸運,而是自醒。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我早就不在人世了。”周子軒不相信什麼天命。

“也對!見解獨特,眼力不差。難怪能十五歲中舉。”

“中舉很難嗎?”周子軒問道。

“哈哈哈哈!中舉不難,天下中舉幾人?”

“這不是難度,而是名額。中舉的名額在那裏,只能錄取這多人。所以就成了難度了。就象金子,存貨少,所以貴重,銅的量大,所以一般,樹木到處都是,所以不值錢。”

那老爺點頭:“讓我有點興趣了。我問問你一件事,最近很多人都要求遷都金陵,你對大明遷都一議如何看?”

明都遷都北平之後,已經過去了五朝,由於北平的氣候很差,所以許多的大臣都在上言,請求還都金陵。

大明近幾年對遷都回金陵的爭論很大,朱見深為此殺過人。

周子軒歪歪嘴說:“一群安樂享受之輩。”

“此話怎說?”那老爺問道。

周子軒雙手向著北方拱禮道:“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才是我大明的錚錚鐵骨!”

“南京去北方,距離也不遠。”管家插話道。

周子軒不屑的說:“我大明之外患只可能是北方,而金陵遠在南方,一旦生變,何人抵禦?”

“我大明悍將如雲,甲士如雨,蠻族安敢窺視?”

周子軒搖搖頭:“漢高祖當年被匈奴兵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唐玄宗也被胡人叛軍趕出了長安,北宋的靖康之恥更是千古之恨。而漢高祖最後的解決方案,則是採納陳平之計,給單于的閼氏送禮而脫險。唐朝則是借了回紇的精兵才收復長安,而宋高宗則是更為恥辱的向金人稱臣進貢。我大明如何?”

那老爺站起身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周子軒興奮地站起身來:“我大明自太祖高皇帝立國以來,驅除韃虜,多位先帝一直牽挂着北方。所以,我華夏有朝以來,外患不絕,可最大的外患從來都是來自於北方。”

“請移步!”

周子軒來到了院子,用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個圖型,大致和大明的國土範圍差不多。

在圖型上,周子軒在北平的位置寫上北京二字,又在金陵位置上寫上了金陵。同時寫上了北邊的瓦剌和韃靼,南邊的安南和東邊的倭寇,莫卧兒帝國,女真,朝鮮。

那老爺皺眉用摺扇敲打着手心,良久才說道:“你的意思是……”

“對!對我大明威脅最大的是北方的瓦剌和韃靼、女真,朝鮮。”

周子軒畫了四條北平至四個外敵的直線,又把金陵至四個外敵的直線畫出來,說道:“無論是從時間,距離,還是後勤糧草的供應等方面,北平才是最理想的首都。”

說完后,周子軒回到了客廳中,喝盡了剩下的咖啡。

這長時間的講話,讓他有些口乾舌燥起來。

而那老爺和身邊的兩個人,還蹲在地上,看着周子軒畫的地圖。

他們一邊看一邊議論着,聲音很低,周子軒聽不見。

喝了咖啡,周子軒這才搖搖晃晃的出了客廳,來到了院子。

聽到腳步聲后,那老爺轉臉說道:“致遠,從剛才你的分析中看出,你對大明的九邊並不看好,對嗎?”

周子軒不想再去參加科舉,所以很輕鬆的說道:“九邊防務就是個篩子,女真或瓦剌和韃靼入寇只要上萬規模,就沒啥用處了。這種情況下,我明軍只能龜縮城中,周邊戰場就被對方騎兵所控制。所以說,九邊出事是遲早的,最後葬送我大明的也必然是九邊。”

蹭的一下,那老爺滿臉怒色的站起來,那眼睛瞪着周子軒:“還請明說。”

周子軒悠悠說道:“如果我大明的軍制不與時俱進的話,早晚不是瓦剌和韃靼人對手。”

朱元璋統一全國后,採納劉基建議,立軍衛法,在全國建立衛所,控扼要害。

中央設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1380)改為五軍(即中、左、右、前、后軍)都督府,為最高軍事機關,掌管全國衛所軍籍。

征討、鎮戍、訓練等則聽命於兵部。

遇有戰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調軍,任命領兵官,發給印信,率領從衛所調發的軍隊出征。

戰爭結束,領兵官繳印於朝,官軍各回衛所。

這種統軍權與調軍權分離和將不專軍、軍不私將的制度,旨在保證皇帝對全國軍隊的控制。

在地方,設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置指揮使,為地方統兵長官。

都司之下,在衝要地區的府(含直轄州)、縣(州)置衛或設所。

一般衛由衛指揮使率領,轄5個千戶所,共5600人。

千戶所由千戶率領,轄10個百戶所,共1120人。

百戶所由百戶帶領,轄2個總旗,共112人。

總旗轄5個小旗,共50人。

小旗10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全國都司、衛所,共設都司17個、行都司3個、留守司1個、內外衛329個、守御千戶所65個。

兵額最多時達270餘萬人。

明朝軍隊分為京軍(亦稱京營)和地方軍兩大部分。

京軍為全國衛軍的精銳,平時宿衛京師,戰時為征戰的主力。

洪武初年,京軍有48衛。

成祖遷都北京,京師接近前線,京軍多達72衛,並正式成立了五軍、三千、神機三大營。

平時,五軍營習營陣,三千營主巡哨,神機營掌火器,戰時扈駕隨征。以後,京軍制度累有更易。此外,尚有拱衛皇帝的侍衛親軍,如錦衣衛和金吾、羽林、虎賁、府軍等12衛軍,以及隸屬御馬監的武驤、騰驤、左衛和右衛等4衛營。

地方軍包括衛軍、邊兵和民兵。

衛軍配置於內地各軍事重鎮和東南海防要地。

邊兵是防禦北方蒙古騎兵的戍守部隊,配置於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的9個軍鎮,史稱“九邊”。

民兵是軍籍之外、由官府僉點、用以維持地方治安的武裝,內地稱民壯、義勇或弓兵、機兵、快手,西北邊地稱土兵,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有苗兵、狼兵等土司兵。

此外,還有不同行業和階層組建的礦兵、鹽兵、僧兵(少林兵、五台兵)等,遇有戰爭,常被召出征,戰爭結束仍回原址。

衛軍主要是步軍、騎軍,東南沿海也置有水師。

官府曾命福建、江浙沿海諸衛造船抗倭,使水師獲得了很大的發展。

衛軍的武器裝備,不僅刀牌、弓箭、槍弩等冷兵器製作精良,火器已佔很大比例,銅銃、鐵銃、地雷、各類火炮開始裝備部隊。

中央還設立兵仗和軍器兩局,負責鑄造火器。

各省都司、衛所也遍設雜造局,專管所在衛所的兵器修造。

明初,衛軍主要來自隨朱元璋起義的“從征軍”、元朝和割據勢力投降的“歸附軍”、因犯罪而被謫發的“恩軍”以及抑配民戶入伍的“垛集軍”。

“垛集”原是軍伍缺額時抑配民戶補充軍伍的一種辦法,朝廷頒行《垛集令》后成為衛軍的主要徵集方式。

按《垛集令》的規定,民3戶為1單位,其中1戶稱正戶,出軍丁,其餘為貼戶,正軍死,貼戶丁補。

永樂以後,正戶與貼戶的壯丁輪流更代為軍。

軍民嚴格分籍。當軍之家皆入軍籍,稱軍戶,屬都督府,不受地方行政官吏管束,優免一丁差徭,身份和經濟地位都與民戶不同。

軍戶固定承擔兵役,父死子繼,世代為兵,並隨軍屯戍,住在指定衛所。

若軍戶全家死絕或逃亡,由官府派員到原籍勾補親族或貼戶頂替,稱為“勾軍”或“清軍”。

曾經的大明兵鋒鼎盛,打的草原蠻子屁滾尿流,可不到一百年,那位寵幸王振的明英宗就在土木堡葬送了大明最後的士氣。

從此後,大明的兵鋒就再也沒有大規模的進入過草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鐵血趟大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鐵血趟大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 咖啡與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