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音 繞 梁(十)
【解說】山西人愛看山西戲的同時,更愛看傳統劇目中表現本鄉本土的一幕幕情節故事。關公戲且不必說,《下河東》說的是唐朝山西人薜仁貴的故事;《金沙灘》唱的是宋代山西楊家將的傳奇;《二進宮》的主角之一是明代的山西平陽人楊博。通過在戲文中搬演山西籍的忠臣烈士的事迹,山西商人有意無意地向當地的老百姓宣揚着山西人的忠誠、信義以及一份實實在在的驕傲。戲劇的教化和熏陶,不僅僅對異鄉人起作用,對晉商自家的掌柜夥計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道德教益。山西人開設的商號,往往號規森嚴,幾乎禁止了所有的娛樂活動,可偏偏對大家看戲的要求網開一面,不僅不禁止,逢年過節,商號甚至會拿出一些錢來鼓勵大家去看戲。【採訪】高曉江山西省戲曲研究所原副所長在山西本省本土形成的這四大梆子當中,山西俗稱四大梆子: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在山西的梆子當中,和商人的關係相對緊密的是晉劇。可以說晉劇的形成,商人催發了晉劇的形成。商人首先是他們看到蒲州梆子之後,喜歡上這種戲劇,把它接到晉中來,他們就看,看的過程當中,由於晉南和晉中這一帶,不管是語言,不管是生活習俗,總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異。為了它們更悅耳動聽,更適合當地人的口味,商人們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他們第一步買蒲州的孩子,叫買娃娃戲,從蒲州帶過來教戲;第二步他們請蒲州的師傅在當地買小孩兒開始教戲,然後建立戲班子,他們自己掏錢組建一個戲班子,當時叫字號班,也就是說非常闊綽的非常講究的,設備、演員裝備非常精良的這種班子,叫字號班。與此相區別的自發的一些小班社叫破鑼班。在這個過程當中,戲的欣賞口味,商人用他們的欣賞口味,精雅的市民的這種要求,開始打磨比較粗獷的蒲子梆子。這樣打磨的過程當中,現在的晉劇,我們在聽起來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它那種熱耳酸心的那種感覺,就要弱一些,它比較柔婉的東西,在四大梆子當中,它風格最為柔婉,這個和商人的欣賞口味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