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樂

南瓜樂

南瓜(CucurbitaMoschata),又名番瓜、番蒲、倭瓜、北瓜等,是一年生草本瓜果類蔬菜,屬葫蘆科植物。莖蔓生,呈五棱形,無剛刺。葉五角狀心臟形。花冠裂片大,黃色,分雌雄。果長圓、扁圓等形,果面平滑或有瘤,老熟後有白粉,夏末秋初果實成熟,呈紅黃、黃褐、紅褐、黃白等各色。原產地有亞洲南部、中國南方、中美洲等,現世界五大洲都普遍栽培。我自小長大的地方出產南瓜,南瓜又當糧又當菜,是一種很重要的作物。也可能是從小到大吃多了南瓜而吃“傷”了,我特別不喜歡吃南瓜。1978年考上大學離開農村時,我發過誓,這一輩子再也不想吃南瓜了,尤其是老南瓜!後來,生活條件好多了,我奶奶曾變着法兒用南瓜、麵粉、雞蛋做南瓜餅,做蜜餞南瓜干,我都不為所動,只是為了讓奶奶高興才象徵性地嘗一點。而在我自己的小家裏,南瓜至今也沒上過餐桌。不過,清香可口的素炒南瓜花和回味無窮的南瓜籽卻是我難以割捨的。1993年來到美國時,正是10月間。第一次去超級市場買菜,我驚奇地看到了整整一長架的各式各樣的南瓜!有臉盆大小的、飯碗大小的,還有小茶杯大小的;形狀有扁的、圓的、長圓的、橢圓的,甚至還有多角形的;顏色有桔紅的、金黃的、白色的、墨綠的、黃白道道的、黃綠道道的;再看長架子的底下和蔬菜部的沿牆根的櫃枱下還擺放着一溜洗衣盆那麼大的紅紅黃黃的大南瓜。哎呀,我這個從“南瓜之鄉”來的人竟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稀奇古怪、品種繁多的南瓜!我又發現有很多人的手推車上都放着個大南瓜,並有不少婦女帶着孩子在架前挑選那些怪模怪樣的小南瓜。我也走過去,順手拿起一個拳頭般大小的白皮南瓜細細看了幾眼。丈夫湊過來,低聲說:“我們也買一個南瓜吧?”我急劇反彈,有點揶揄地說:“怎麼,真到美國洋插隊來了,頭一頓自己做的飯就要吃南瓜?!”“不是吃,是玩!”“玩,南瓜有什麼好玩的?”看我橫眉立目的樣子,先我半年到美國的丈夫笑了。“有一個好玩的節日就要到了,這個節日相當於美國孩子的狂歡節,南瓜是主角之一。”“是嗎?”我將信將疑,不過當丈夫把一個黃橙橙的籃球大小的南瓜放入手推車時,我沒有表示異議。以後一段日子,坐車經過略偏遠點的市區或郊區,總可以看到路邊草地上擺設着幾百個南瓜組成的“南瓜陣”,一旁立個小牌子寫着:“元一個”或“元一個”,原來是農場賣南瓜。牌子下常常有個小箱子,路過的人停車挑好了中意的南瓜,就把錢放入那小箱子,買賣雙方無須見面生意就做成了。我總有些納悶,美國人買那麼多南瓜幹什麼?後來才知道南瓜不僅在“萬聖節”必不可少,在“感恩節”的晚宴上也是缺之不可的。每年10月的最後一天是“萬聖節”(Halloween),丈夫沒說錯,這真是孩子們的狂歡節。夜幕還未降臨,孩子們就興高采烈地穿上各式奇裝異服,打扮成鬼怪精靈,或是童話中的人物、動畫片的角色,挨家挨戶上門去要糖,家長則遠遠地跟着。也有些醉心於該節日的大人們會在當晚舉行化裝舞會,群魔亂舞地直跳到夜深或天亮才盡興而歸。我們曾作為監護人,陪送女兒和一幫小朋友去要糖,看見孩子們也並不都是每一家都去敲門的,他們好像早就知道該敲誰家的門。觀察了好一會兒,才明白,只有那些門前亮着燈的,放置着骷髏、南瓜、女巫等節日象徵的房子,才是孩子們訪問的對象。南瓜增添了“萬聖節”的喜慶氣氛,門前放上幾個大南瓜,點着南瓜燈(大多是塑料做的,可通電,有的可點蠟燭),那感覺就是不一樣。我很喜歡孩子們敲門來家裏要糖。每年我都會買好許多好吃的,塊大點的小包裝的巧克力糖,早早地點亮門口的南瓜燈,等着孩子們來敲門。門一開,孩子們喊着:“Trickortreat”,我笑着一邊欣賞着他們各式各樣、別出心裁的服裝打扮,一邊給他們一一發糖。拿到糖的孩子那燦爛的笑臉和甜蜜的一聲“謝謝”會讓我的心情特別舒暢,覺得自己也融入了那狂歡的氛圍之中。如果說精巧可愛、色彩鮮艷的觀賞小南瓜作為屋內小擺設是一種生活情趣的點綴的話,那南瓜雕刻就給人以一種藝術的享受了。南瓜雕刻在傳統上主要是雕刻傑克·歐蘭騰(Jacko'Lantern),也就是俗稱“南瓜頭”的面相。傑克是愛爾蘭民間傳說中的有趣人物,很尖酸刻薄,調皮搗蛋,捉弄周圍所有的人,甚至連魔鬼也是他取笑捉弄的對象。其實“萬聖節”也起源於愛爾蘭,他們雕刻鏤空大蘿蔔、土豆、甜菜根等,裏面點上蠟燭以嚇走死後上不了天堂也進不了地獄因而到處遊逛的野鬼傑克。后移民到北美的愛爾蘭人發現南瓜又大又好看,就用南瓜來雕刻傑克·歐蘭騰了。用傑克的雕刻像來嚇唬傑克本鬼,這真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傑出典範。這一習俗迅速在北美傳開,又反饋回歐洲,現也流傳到別的洲,差不多可說是世界性的一個節日了,而南瓜雕刻的民間藝術也隨之傳開了。民間藝術家們採用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南瓜雕刻出傑克·歐蘭騰喜怒哀樂、兇惡詭異、調皮逗趣的各種表情,鮮明生動,妙趣連連。南瓜雕刻與欣賞(Pumpkincarving)是“萬聖節”四個主要活動之一,另外三個是打扮成各式鬼怪精靈(Dressup)的樣子,成群結隊去要糖(Trickortreat),還有講述鬼的故事(Tellingghoststory)。每年“萬聖節”來臨的前半個多月,電視上就會充斥以鬼為題材的節目,各大電影公司也會推出新的鬼電影。“萬聖節”也是一個消費旺季,是商家賺錢的好時機。包括服裝、糖果、裝飾、食品、玩具、聚會、舞會、看電影等等,僅美國人每年花在節日期間的錢就達140個億。大家都知道北美“感恩節”(Thanksgiving)來源於幾百年前歐洲的移民先驅們戰勝艱難困苦,取得第一個好收成后的慶豐收活動。名為“感恩”,這第一是感謝上帝的賜與,第二是感謝北美印第安人的鼎力相助。火雞、南瓜、玉米和楓糖這四樣東西,在來到北美之前,歐洲移民們從來也沒見過,是印第安人教他們獵養、種植和製作的。所以,這四樣東西一直是“感恩節”餐桌上的傳統食品。對南瓜抱有偏見的我聽說南瓜餡餅竟是美國人“感恩節”大餐上的主食之一,還真有點不敢相信。接着我又猜想大概這南瓜餡餅也跟《紅樓夢》中賈府的“茄鯗”一樣,早就沒了南瓜味了吧?直到“感恩節”前夕,各大超級市場都賣南瓜餡餅,並提供製作的方法,我才知道那南瓜餡餅里的“餡”的的確確是用南瓜做的。在北美,以南瓜為主要原料的食品和菜譜少說也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之多,可以出一本厚厚的南瓜烹飪書。從印第安人那裏學來的種南瓜傳統在北美移民中發揚光大,誰種的南瓜長得好、長得大都是很光彩很自豪的事。到底誰種的南瓜最大?這樣就有了種南瓜比賽。這類比賽各地都有,每年舉行一次,附近的農民都帶着自己的大南瓜踴躍參賽。得了第一名的就被封為“南瓜王”,要隆重地授予證書並頒發獎金,還要給南瓜披紅挂彩展覽遊行。最大的南瓜還要參加全世界的評比,但多年來都是美國和加拿大農民保持着世界紀錄。1998年,一個重1092磅(約公斤)的加拿大南瓜創下了當年的世界記錄,1999年和2000年,這一記錄被兩個美國產的大南瓜相繼打破。2001年競爭更為激烈,9月29日,一位美國農民剛以他的重磅(572公斤)的大南瓜被封為“南瓜王”,一星期後的10月6日,就因兩磅之差不得不把“南瓜王”的桂冠拱手讓給來自華盛頓州的另一位美國人,而另一個重1230磅(558公斤)的大南瓜卻只能屈居第三名!南瓜還是富有營養的健康食品、黃綠色蔬菜。南瓜含有糖類(葡萄糖、蔗糖、戊聚糖)、脂肪、維生素(VB、VC)、胡蘿蔔素、甘露醇以及豐富的瓜氨酸、精氨酸、天門冬氨酸、葫蘆巴礆腺嘌呤等成分。南瓜性味溫甘,具有補中益氣、健脾暖胃的作用,還含有能分解亞硝胺的酵素,除了具有保健作用外,還能作藥用。南瓜肉煮熟,攤於布上,敷貼患部可治胸膜炎、肋間神經病。南瓜瓤敷於患處可治火燙傷。南瓜籽炒熟取100~300粒,研細用蜂蜜調服,一日兩次,可治綠蟲、蛔蟲、薑片蟲、血吸蟲等病。此外,炒南瓜籽是最誘人的風味小吃之一,南瓜花和嫩南瓜葉是口感絕佳難得吃到的鮮菜,連南瓜藤也是農家餵豬的好飼料。不知是不是北美的“南瓜熱”又傳回了國內,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的父老鄉親們現在吃南瓜成了一種時尚,也很講究。中式的南瓜烹調更是包羅主食、副食、湯料、飲料、小吃等等,花樣翻新,讓人眼界大開。而觀賞小南瓜開始登堂入室,南瓜雕刻也逐漸流行。在北美待的這些年,使我對南瓜有了新的認識。南瓜不僅僅是一種食品,它給人們帶來的快樂和享受是多方面的。每年秋天,一看見路邊賣南瓜的農場擺下的龐大“南瓜陣”,就從心底里感到喜氣洋洋的,因為又一個豐收的季節來到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吃到天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吃到天涯
上一章下一章

南瓜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