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文化1

華爾街文化1

今天,全世界所有大學的畢業生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不外乎是就業問題,如何在勤奮學習四年後,能尋到一份適合自己又與專業對口的工作,成為大學畢業生的首要關注。然而,無論在任何企業就業,我們都不能避免“企業文化”這一概念。什麼叫“企業文化”?從單純的漢字“企”來看,去掉“人”就只剩下“止”,而企業又講求“團隊精神”或集體主義,講求“眾”字,於是,企業文化與個人就如此連在一起,相依為命或相映成趣。而今天的企業能夠存活下來,還往往要做得大,做得強。有跨國公司,就有跨文化管理,因為兩種文化很難對同一件事情的處理會“神同貌合”,用孔子的話來講,性可相近,習卻相遠。跨國公司的出現,對企業管理者們造成一個更大的挑戰,正如INSEAD跨文化管理著名教授安德爾·勞倫斯(AndreLaurent)所指出:“一個管理者,已經認可不同國家在烹飪、文學、音樂和藝術方面具有差異而平行存在,也應該學會接受彼此間管理藝術上的差異。”這就要求管理者在跳入國際商務的大潮之前,在聘用今天有着中西方雙重文化影響的年輕僱員之前,不僅要考慮到當今的順流(如“地球村”GlobalVillage和“大熔爐”MeltingPot,這些意指世界越變越小,差異因而消失了的神話),更要考慮到潛在逆流(文化的不同帶來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與用人決策)的深度與力度。也就是說,就業要成功,應聘者和用人單位雙方都得努力,而這,是一個漫長的教育與適應的過程,是一個“掏心窩”的磨合過程。如果你剛涉足職場時對這一點沒有充分認識,就像當年在美國畢業就失業的我一樣,毫無“企業文化”這一概念,就要吃很多虧,走很多彎路,碰很多壁,哭很多場,於人於己都痛苦。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生產可見產品的企業,如美國的通用電器GE、中國的海爾集團,他們的企業文化不同於生產不可見產品的企業,如銀行、證券公司。如果前者是靠產品信譽(高質量、優秀售後服務、合理價格等等),那後者靠的是人的信譽。這種信譽體現在五個方面:個人與銀行,個人與客戶,個人與上司,個人與下屬,個人與平級的同事。那麼什麼是華爾街的企業文化呢?浮現在人們面前的也許是華爾街上那些衣冠楚楚、舉止得體的年輕人,他們代表着成功與自信;或是美國全國廣播電台CNBC那些聲音清楚洪亮的分析員和他們對市場走向的預測——儘管他們的預測往往將投資者引入誤區;或是紐約證交所門前寬闊的大理石石階上,那永遠坐滿從世界各國慕名前來的人群;再或許是熱鬧的42街、百老匯以及世界聞名的公園大道(ParkAve.)上各高樓大廈頂部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股市自動報價系統和互相交錯的紅綠線;再或許是各大洋行醒目的廣告話/畫:花旗銀行的“生活富有”(LiveRichly);或波士頓第一銀行的“最便宜直接線上交易,五美元一次”(CSFBDirect,$5atrade),等等,不勝枚舉。但在這一切聯想畫面中,我們看不見華爾街擁有一個工廠,生產一雙鞋襪,不為人們提供任何一個“可見產品”。那麼,他們是靠什麼賺錢的呢?靠什麼來維持華爾街數百幢大樓的每天營運?我們知道,財富均是由人創造的。華爾街是怎樣創造財富的呢?世界第二首富巴菲特(WarrenBuffett)是靠什麼致富的呢?靠投資,走長線,人們會立刻這樣回答。這個答案最多只對了一半,因為在人人投資的今天,並不是人人在致富,致富的是很少的一部分人。也許有人靠的是僥倖,有的撞上了機遇;然而作為一個工業(industry),華爾街能存在二百多年,不可能靠偶然的機遇。財富五百強(Fortune500)的大公司,平均壽命也只有四十六年。在1929年與1987年的股市大崩盤以後,華爾街均能反彈,這說明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那就是華爾街與工廠一樣,有能力並且在過去二百多年中創造着財富,只是他們創造財富的途徑與傳統工業的方式不一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給野心勃勃的畢業生:華爾街大銀行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給野心勃勃的畢業生:華爾街大銀行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上一章下一章

華爾街文化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