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根據地的供給制(2)

中共根據地的供給制(2)

延安“魯藝”的經濟生活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起初名為魯迅藝術學院,通稱魯藝)創建於1938年4月,1945年8月抗戰勝利后結束,共存在八年。1938年,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聘冼星海來任教。冼星海夫婦到延安后,受到“敬若上賓”的待遇,住進延安最好的西北旅舍。遭到敵機轟炸之後,他就搬到魯藝去了。冼星海在魯藝擔任音樂課程,分配到兩孔比較好的窯洞居住。從前他以為窯洞又臟又局促,可能就像城市貧民的地窖。但實際並不盡然,跟上海石庫門樓房的亭子間相比,窯洞裏空氣充足,光線也夠,不同的只是天花板(應說“天花土”)是穹形的。後來他更體驗到窯洞裏面冬暖夏涼的好處。冼星海夫婦開始也吃小米飯了,“這飯不好吃,看來金黃可愛,可是吃起來沒有味道,粗糙還雜着殼,我吃一碗就吃不下去了,以後吃了很久才吃慣。各方面的生活我也跟他們一樣,我開始學過簡單的生活。”冼星海回憶,他在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的日常生活是這樣:“一早起床,除了每天三頓飯和晚飯後二小時左右的自由活動,其餘都是工作和學習。他們似乎很忙,各人的事好像總做不完,我住在窯洞裏,同事、同學常常來看我,我也到他們的窯洞裏去。他們窯里佈置簡單,一張桌子,一鋪床,幾本或幾十本書和紙張筆墨之類,牆上掛些木刻或從報章上剪下來的圖片,此外就沒有什麼了。大家穿着棉軍裝,留了發卻不梳不理。”(見冼星海:《到了新天地》,原載1940年延安《中國青年》2卷8期)生活既安定下來,他就開始寫《黃河大合唱》等作品。冼星海的學生陸友回憶說:“1938年秋,冼星海到延安魯藝任教。正逢魯藝第二期音樂系學員將結業,他熱情地向同學們作了數次音樂講座,深受同學們歡迎。第三期音樂系開學之初,我被留校工作,因與先生相識,系領導及黨支部要我對先生多加照顧。他與夫人錢韻玲住在西坡面東的兩孔窯洞,我常去問候。他對當時延安艱苦的生活是適應的。每當談起生活,他總是說:‘可以了,要革命就不能怕苦嘛!’有時還風趣地說:‘我的待遇比你們高多了。’這是指當時供給制時他每月可領到五元津貼作零花錢;而我們學員和一般工作人員每月是一元二角。有時先生還端出一小鍋紅燒肉說:嘗嘗吧,這是韻玲給我燒的營養品。”(見陸友:《充滿樂感的人——憶冼星海同志》,參看《延安魯藝回憶錄》,光明日報出版社1992年。)從上海來的周揚,起初擔任魯藝文學系主任,后又當了魯藝副院長。何其芳、沙汀、舒群、嚴文井、周立波都在魯藝文學系任教,後來,舒群、何其芳都當過文學系主任,張庚是戲劇系主任,呂驥是音樂系主任。李煥之在《嚮往與追求》一文中回憶了他於1938年8月4日初進魯藝時的情況:“窯洞,多麼別緻的集體宿舍,班長把我安排在靠窗的第一個床位上。我沒有被子,只有一條線毯,那還是離開香港時朋友張廖之送我的,它陪伴了我北上的旅程。好在八月的氣候還很熱,但夜裏就有點涼了。我把一塊黃斜紋布當床單,把書和衣服當枕頭。吃過午飯,天氣好極了,明亮而炎熱的太陽曬滿了窯洞門前的空地。同學們都紛紛上炕睡午覺,我在南方生活慣了,沒有睡午覺的習慣,於是抱着普勞特的《和聲學》坐到窯洞前有陰涼的地方,準備開始新的學習生活。但是,赤日炎炎正好眠,看來在北方生活,不午睡是不行的。”杜粹遠在《憶魯藝》一文中寫道:“我1938年9月2日由陝北公學考入魯藝二期音樂系。對於我這個到革命聖地延安不久的幼稚的中學生,一切都新鮮。我們的生活很簡樸,每人一塊小木板可以做桌子,又可以當凳子。上大課或開全院大會,我們就坐在小木板上聽課,有時還拿着磚頭墊高坐,或乾脆坐在地上,全神貫注地聽課。吃飯就用茶缸;在會餐時,洗臉盆還是用來盛肉菜的大餐具。每月一塊多錢的津貼費,買些日用品。有時大家湊錢到各機關合作社的飯館去會餐解饞。我們的生活無憂無慮,而且走到哪裏都可以聽到我們歡樂的歌聲。早晨上操,我們練習爬山,誰先登上山頭,就為下邊的同志加油。誰生病,廚房就做病號飯,做碗麵條,煮個荷包蛋。彼此之間像兄弟姐妹一樣,我們就是生活在這樣的革命大家庭中。”1939年初,黨中央號召開展大生產運動,魯藝全校教職員工上山開荒。身體不好的同志留下干輕活……後來,勞動生產的門類擴大了,就不讓女同志做重體力,組織女同志織毛衣、紡線,最快的一天可織一條毛褲,紡四兩一等線。延安平地少,蔬菜種的不多,做不到一天一人一斤菜,就采野菜補充。延安的冬季是很冷的,白天學習室里有盆炭火倒還可以;但由於一天只發一斤多木炭,晚上必須熄火,一到夜裏,盆、罐的水都結成冰塊。我們雖然睡的是炕,但不能燒火,涼炕越睡越冷,所以一入冬就必須打草墊子才行。大家在附近山坡上打草,忙了半天,割回很少的蒿草。蒿草不如茅草暖和,很多同學拿了刀和繩子去,看到了好大一片茅草地,草又高又密,……每個炕上鋪一層厚厚軟軟的草,晚上大家睡了一個香甜的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文化人的經濟生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文化人的經濟生活
上一章下一章

中共根據地的供給制(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