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記

后 記

這是一部記述高等學校對大學生進行愛情觀、婚戀觀教育的紀實小說。我作為較長時間從事高校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業餘作家,本不想“家醜外揚”,但當我就這個問題進行深入了解、深入調查、深入探究之後,越發感到在當今的大學生中,有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相當一部分男女大學生,對愛情本質的認識是膚淺的、模糊的,有的甚至是混亂的、荒謬的;而在愛情的行為選擇上則更是出格的、離經叛道的。按說,這些大學生們,由高中到大學,從教科書上把愛情的本質屬性都應學得清清楚楚的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愛情本質論中明確指出了愛情是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一,愛情的本質屬性是其社會屬性。所謂“自然屬性”就是愛情產生、維繫和發展具有不能脫離人的生物本能的性質。正常人在生理髮育成熟之後,都會產生性的要求,這是人類追求愛情的原始動力。所謂“社會屬性”是指愛情產生、維繫和發展具有的不能脫離人的社會性的本質。人生存於社會之中,是社會關係的體現者,人的所有活動當然也都要受到社會關係的制約。只有這種社會屬性才使人類在愛情上超越性本能,成為一種高尚無比、優美誠摯的情感。而如今有些男女大學生,把愛情的本質屬性擱置一邊,把愛情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割裂開來,在愛情的表現方式——戀愛上,出現了形式繁多的失調、失衡、失控現象,褻瀆了“愛情”,玷污了“高尚”,蹂躪了“優美”,毒害了“善良”,想來,真乃是思想道德教育上的一個“悲劇”,儘管他(她)們是一部分,但正如書中所析,他(她)們可是不少的一部分哪!所以,幾乎所有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德育教師們都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各種形式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婚姻、戀愛指導課,性知識傳授課,預防愛滋病知識專題講座等等,都紛紛出現在大學的講壇上,這些先發制人或后發制人的措施,無疑都能起到或防患於未然或亡羊補牢的作用。我所在的學校里,始自去年、續至今日的這類輔導報告,在不間斷地進行,其影響力有增無減,它為保持高校穩定從一個方面立下了“戰功”。在我和教師、學生們的座談、採訪中,聽到的典型事例確實讓人激動。而且我也走出校門,涉足於其他兄弟高校;而且我還通過各種渠道、媒體廣採信息,所得情況,同樣讓人興奮。義之驅使,情之所至,我便提筆蘸墨,撰寫此書,想以文字永久記載下這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動一幕。同時,也想為從事這方面教學的教師們提供一份備課參考資料,為高中生、大學生和社會青年提供一個接受這方面教育的讀本。但能否達此目的,只有靠實踐檢驗。由於啟筆匆匆,停筆草草,更由於自己過去尚未更多地涉入過這一敏感話題,對男女之情研究不多,所以文中難免有膚淺、粗陋和錯誤之處,敬請讀者多多品頭論足,批評指正。這裏需要說明的是,由於這是一部反映高校德育教師和學者關於當代大學生婚戀觀教育情況的紀實小說,這些教師在講稿中或者在講授時,都從報刊、書籍和網上摘引、借鑒了一些相關資料,在教學中運用了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我在撰寫中如實記載、據實摘引。同時,有的還根據本書整體需要作了一些改寫和刪節,不便一一證明,在此一併表示感謝,敬請諒解。撰寫過程中,有部分章節參閱、引用了李偉編著的《如何調節自己》、王劍冰主編的《精短散文·校園情絲》、郵婷著的《北大女生》、張宇著的《表演愛情》、肖仁福着的《位置》以及從網上和一些雜誌、報紙上摘取的有關文章的某些段落和情節,這裏不再一一註明,在此,一併表示感謝。有的引文還根據本書整體需要作了一些改編和刪節,敬請原作者諒解。為博採眾長、典型集中,我以我校德育課副教授張巧梅老師為原型,並將眾多德育教師授課及研究之精華集於一身,塑造了一個“代雨老師”形象。最後,我尤其要說到的是,這部書稿在送審、就教的過程中,著名教育專家、博士生導師、國家教育部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常務副主任俞啟定教授和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研究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炳銀先生均在百忙中認真審讀了書稿,並欣然提筆作序;著名作家、詩人、書法家於秀溪教授也勞神審讀了書稿,給予許多中肯的點撥和評析……這一切都使我獲益匪淺,感動由衷,在此,我特向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作者2004年8月28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實證紀實小說:學生戀愛報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實證紀實小說:學生戀愛報告
上一章下一章

后 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