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尼斯・紐本死前的那一串音符(1)

菲尼斯・紐本死前的那一串音符(1)

1989年,我剛出國后的第二年,去了美國曼菲斯學藍調音樂。和美國黑人藍調音樂家一起“泡”了二十一天,好像換血似的。為了那個難忘的經歷,我寫了《藍調之緣》一文,大說了一迴文化戀情中的尷尬。多年搬遷,我把在曼菲斯時的照片全丟了,只剩下四張。其中三張是同一個故事:丹(藍調音樂家)帶我去見“媽媽柔絲”,“柔絲”在英文裏是玫瑰的意思。這玫瑰大媽有好多兒女,都是音樂家。那天我們正見到她兒子菲尼斯·紐本。丹告訴我說,菲尼斯是個著名的爵士鋼琴家,在五十年代人人皆知 。菲尼斯那時正在家養病,咳喘不停,卧床不起。我們一進玫瑰大媽家門,就看見菲尼斯縮在客廳角落的一張床上。丹把我介紹給他,他從床上爬起來,彎着腰走到鋼琴旁,彈了一首動人的愛情曲子。屋子裏特別暗,好像在湖裏潛水似的,只能感受到一米以內的形象,因此我完全回憶不出全屋的景觀,只記住了菲尼斯的臉很小,眼睛很大。他的手平平地在琴上滑摸,而不是用手指頭彈。最後彈下去的那一串小和弦幾乎是摸出來的,非常輕。這是黑人傳統鋼琴家與西方傳統鋼琴家演奏法上的區別,這也是為什麼爵士樂的鋼琴音色別出一格。菲尼斯的那最後幾個音留在我的耳朵里再不消逝了。過了幾天,他死了。那是個星期日,我們正準備去錄音,丹打電話到我的旅館裏,說錄音取消了,因為菲尼斯死了。我聽到這個消息,不知說什麼好,本來最正常的反應是去參加他的葬禮,可人家沒邀請,我就不好意思主動提,又不知用什麼語言來表達我的心情最合適。我的心情很難言,震驚大於沉痛,因為其實不了解菲尼斯很多,但又不是對他一無所知,畢竟我聽到了他的絕響。但那時一震驚,英文詞兒就更少了,說不出話來,加上中國傳統感情不外漏,多說了怕顯得虛假,可少說了就顯得我特別不通人情。但我只能少說,多說了沒詞兒。掛上電話后,覺得一種失落。我對美國黑人音樂有種戀情,以為去曼菲斯“採風”就解決了。在中國,音樂家採風,作家體驗生活,挺自然。可我到了曼菲斯,採風姿態全無用場,你沒有人家那種生活感覺,只能一邊稍着去。好像小時候老叫着要跳水,一上跳水台,眼暈,就下來了。於是身體和水的接觸少了一種。到了曼菲斯,眼看着黑人們載歌載舞,卻沒有勇氣參加進去,因為他們的載歌載舞,純是體感,既不是跳秧歌,也不是像白人那麼只是跟着節奏晃上身。有個電影叫《白人跳不起來》,說的是打籃球投球的動作,其實說的是那種身體感覺。黑人也愛說白人不能跳舞,也是指那種特殊的身體感覺。黑人的音樂是得先從腳底下感覺的,尤其得特別地感覺到身體的中段。沒有中段,別唱藍調。既使是臨死前的菲尼斯,那幾個音也帶着一身的真底氣。面對這種真實的要求,我一下子就“底兒潮”了,葉公好龍么。所以我在曼菲斯呆得很寂寞,人家都去菲尼斯的葬禮了,我只能坐在旅館裏喝可樂。電視裏預告要來龍捲風,警告大家不要出門,看着窗外龍捲風來之前的烏雲,更覺得無名惆悵,拍了張照片,以紀念菲尼斯和曼菲斯。又給我自己拍了張自照,以紀念我的失落感,我要是畫家,那時正有畫自畫像的**。失落者總是很自戀。拍這龍捲風烏雲照時,我連窗戶都沒敢開,怕風來了把我捲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劉索拉新作:你活着因為你有同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劉索拉新作:你活着因為你有同類
上一章下一章

菲尼斯・紐本死前的那一串音符(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