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挫折:把壞事變成好事(1)
正視挫折:把壞事變成好事解放軍的規律尋找和總結,不僅是對成績,更是對問題、錯誤和失敗的總結。尤其是敗仗,一定要知道失敗在哪裏,學費是不能白交的。在解放軍歷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戰役,當屬1934年11月長征途中的湘江之戰。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此役,紅軍5軍團和在長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國際師損失過半,8軍團損失更為慘重,34師被敵人重重包圍,全體指戰員浴血奮戰,直到彈盡糧絕,絕大部分同志壯烈犧牲。渡過湘江后,中央紅軍和軍委兩縱隊,已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這是一次慘敗。這一仗的直接結果,是促成了不久后召開的遵義會議。在遵義會議上,中央軍事委員會對五次反“圍剿”以來紅軍的軍事戰略和軍事方針進行了檢討和總結,徹底宣告了以李德為首的教條主義軍事路線徹底破產,證明了以**等為代表的有中國特色軍事戰略的正確,並確立了符合中國實際的組織路線和軍事路線。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學家甚至這樣認為,湘江之役,紅軍是“大勝顯敗”——從此後再也沒有重複出現過類似的失敗,相反,迎來了一連串的勝利。企業經營中不可能總是增長、總是市場贏利,也會遇到市場低谷甚至失敗。關鍵是如何不在同一個地方摔兩個跟頭。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通用公司一位年輕工程師獨立負責一項新塑料的研究。正當這位工程師躊躇滿志地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實驗研究的設備突然爆炸,3000多萬美元的實驗設備連同廠房瞬間化為灰燼。面對爆炸后一片狼藉的現場,年輕的工程師精神瀕臨崩潰。他想:自己在通用的夢想和歷史就此結束了。他非常沮喪、非常忐忑不安地接受通用總部派來的事故調查高級官員的談話。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位高級官員問他的第一句話是:我們從中得到了什麼沒有?年輕工程師先是一驚,然後回答:得到了,我們這個試驗走不通。調查官員說,這就好。可怕的是我們什麼也沒有得到。一場驚天動地的“重大事故”就這樣解決了。這位年輕工程師就是日後帶領美國通用公司實現20年高速增長、被譽為世界第一CEO的傑克·韋爾奇。1995年,由於種種原因,聯想(香港)出現巨大的管理、產品和財務危機。在有被投資者拋棄的危險時刻,聯想沒有恐慌,他們冷靜分析了問題原因,果斷將香港聯想和北京聯想合併,使聯想整體渡過難關。從這件事中,聯想掌舵人柳傳志悟到:中國內地市場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應該是聯想的主戰場。正是基於對失敗和挫折的反思,聯想重新部署了在中國本土市場的市場策略與市場佈局,終於搭上中國PC市場快速增長的快車,成為1996—2000年中國快速增長的PC市場的最大贏家。在網絡泡沫時期,聯想頭腦再次發熱,提出了多元化戰略。由於網絡泡沫的破滅,從2001年開始,聯想發展進入滯脹期。他們再次痛定思痛,認真總結,果斷調整了多元化戰略,專註全球PC市場。2004年12月,聯想一舉用125億美元收購世界PC鼻祖IBM全球PC業務,震驚世界。這不僅是中國企業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海外收購業務,而且使聯想一步跨入世界500強行列,更重要的是,聯想由此成為世界PC生產廠商的三強之一。這一舉措,衝擊了整個商業社會,使全球企業家想到:整個商界開始重新洗牌了。因為,下面的演出,中國企業將成為主角。從這個意義上說,聯想的收購行動是劃時代的。企業在成長中肯定會遇到挫折,會摔跟頭,這是組織生存成長中的必然。成功的企業與失敗的企業的區別在於:成功的企業會克服生存、成長中的挫折,會從摔倒的地方爬起來,繼續前進;而失敗的企業則在摔倒的地方自我憐憫,內部互相指責,內訌后再也爬不起來,甚至有的組織失敗后再也不敢爬起來。研究20餘年來中國企業的成長曆程,我們會發現,不乏這樣的案例:一些企業的徹底失敗,不是一次市場失誤,而是被遇到的挫折“嚇”死了。這是一種很可悲的事情。他們不知道,最後的勝利往往全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京劇《沙家浜》唱詞)。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懼怕挫折、懼怕摔跟頭,就是拒絕成長和發展。一個成熟的企業應該具有一種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中國文字中的奧妙非常多,我們姑且妄拆一下“贏”字,也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贏”由“亡”、“口”和“月”、“貝”、“凡”諸字組成。“亡”是“死亡、失敗”的意思,是說企業要達到最終贏利的目的,就難免要經歷失敗,因此,企業要有“危機意識”。“亡”下為“口”,是指企業領導者要時時“表達”這種危機意識,及時告誡員工“亡”就在“口”邊,很容易“病從口入”。“月”在古代通“肉”,指肌體。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要體制健全,要產品品質優良,這些是避免“亡”達到“貝”的基礎。“貝”是古代貨幣,可以引申為企業的現金流,是企業的血液,是支撐企業的基石,所以處於“贏”字的中心位置。“凡”是“總結”的意思,是說企業要想達到“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