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誰而戰:士兵的忠誠靠教育(1)
為誰而戰:士兵的忠誠靠教育,員工的“狼性”靠培養組織宗旨的教育效果靠“說服”,而非“壓服”。“為人民服務”是組織宗旨,需要組織成員全體一致遵守。而讓流動着的(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數百萬各種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夢想的人在最短時間內接受這個宗旨,最好的辦法是教育。“教育訓練”是解放軍的首創。解放軍第一次明確地把對成員的“思想教育”與成員的“軍事技能訓練”擺在了同等地位。教育訓練是解放軍組織建設的主要內容。在世界上,能夠把教育提到與訓練同等高度,是解放軍的首創。訓練,是對士兵進行作戰技能的培訓;教育的目的,則是使士兵知道為什麼去作戰。教育,是培養士兵形成忠誠、勇敢、服從和執行的意識和能力。解放軍的士兵教育具有光榮傳統。解放戰爭時期,大批國民黨軍隊的士兵以“解放戰士”身份加入了解放軍行列。為了讓這些戰士明白“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的道理,成為解放軍中自覺的戰士,解放軍各野戰軍廣泛開展了以“兩憶三查”為主要內容的新式整軍運動,激勵了士兵的戰鬥熱忱,顯示了巨大的威力。士兵教育成為解放軍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我曾是解放軍中一名士兵,也曾在這個組織中帶過兵,我感到,解放軍士兵對解放軍組織的忠誠是教育出來的。解放軍管理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強調耐心說服教育。不斷的思想灌輸,成為轉變士兵思想的極好的方式,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解放軍認為,管理與教育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嚴格管理是建立在耐心說服、啟發自覺的基礎上的。因此,在解放軍的管理工作中,既靠行為約束和規範,更要靠思想的啟迪和引導。解放軍認為,管理離開了深入細緻的思想教育,就容易簡單生硬;教育離開了嚴格的管理,也容易沒有說服力。只有把兩者結合起來,才能達到真正的目的和最佳效果。**曾說過,要人家服,只能說服,不能壓服。壓服的結果總是壓而不服。企業員工對企業的認知也要靠灌輸。在企業文化中,重要的不是客戶,而是員工。教育在先,就是要首先告訴員工:幹什麼,怎樣干,干到什麼標準。其次,是教育員工,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努力地干。在中國當代企業家中,軍人出身的企業家,都特別注意教育在企業管理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他們往往很注意對員工進行“狼性”教育。華為老總任正非、聯想老總柳傳志、萬科老總王石、華潤老總寧高寧,都是寫文章的高手。他們教育員工的文章不僅在自己的企業,而且在企業之外都有很廣泛的影響。2001年,華潤在國內陸續收購26家啤酒企業。由於各企業文化差異等原因,這些企業進入華潤序列后,管理層、員工的思想依然停留在原企業層面上。寧高寧在企業高層會議上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後來在這26家企業管理層和員工中廣泛流傳:26隻貓和1隻老虎大山很美,山裡來了1隻狼。狼餓了,找食吃,見到一群貓。數了數,有26隻。這麼多貓,把狼嚇了一跳。可狼實在餓了,就壯着膽子向1隻貓下了手,結果貓被吃了。貓雖然掙扎,也沒有用,其他貓也沒有給予幫助。狼很得意,於是每天吃1隻貓,26天,一連吃了26隻貓。狼長得又肥又壯,很驕傲。狼吃完了貓,又四處覓食,走了很遠,正當餓極時,又看到一隻大貓。這下狼高興了,心想,雖然這次只有一隻,可是看起來大,可以吃飽,於是衝上去就咬。結果這隻貓不但氣力大,也兇猛,反過來把狼打倒在地,把狼吃了。狼被吃了也不知道,這隻貌似貓的東西原來不是貓,大貓非貓,貓大了,就叫老虎。一隻大老虎的力量大過26隻貓。這個故事不是童話,是真事,發生過。在我們周圍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正在發生,很相似。這26隻貓就是我們今天的26家啤酒廠,那隻大老虎則是我們未來的啤酒集團。狼,可能有很多狼,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如果我們不變成老虎,就會被狼吃掉。如何把26隻(可能還更多)小貓變成1隻大老虎呢?可以用研究動物生理的方法來分析和比較。還有很多可以分析。這些方法可能不完全與現實吻合,但是它提供的啟示和思考是很有用的。實際上,動物界的競爭和人類間的競爭是很一樣的,要不怎麼有社會達爾文主義呢?尋求科學的管理方法,來實現統一運作的規模效應。我們能讓一群貓變成大老虎嗎?這不是遊戲,是生存的殘酷現實。華潤後來對國內啤酒企業文化的整合,就是按照“把貓變成老虎”的思路進行的。這讓我們想到《愚公移山》。這個典故教育了幾代中國人。員工的“忠誠、勇敢、服從、完成”的品質,一方面靠自我修養,另一方面更靠教育。任何一個組織,包括學校、醫院、政府機關在內的任何一個領導人,都希望自己的部下和成員具有“忠誠、勇敢、服從、完成”的品質。忠誠:就是對組織要始終不貳。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絕不背叛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