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男人的真正典範(2)
1929年海明威發表了他的又一力作——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在這部作品中,海明威直接控訴了戰爭的罪惡,對人民大眾遭受的苦難發出了悲哀和同情的嘆息,同時也更加暴露出他本人的消極悲觀情緒,這種情緒在他以後的一系列作品中都有所抒發。在20世紀30年代的前半期,海明威把大部分時光消磨在出國旅遊、釣魚、打獵、觀看鬥牛等事上,這幾年裏他只寫了兩部作品《下午之死》和《非洲的青山》,但都不怎麼成功。1936年他發表了《乞力馬扎羅的雪》,這個短篇受到普遍讚賞,被公認為他所寫的幾十個短篇中最傑出的作品。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共和政府軍和弗朗哥的叛軍展開激戰。海明威毅然投入這場民主與獨裁的生死搏鬥中去,在當年冬天他發起了廣泛的募捐支援活動,為此跑遍了大半個歐洲。這場反法西斯的艱苦鬥爭最後失敗了。海明威滿心沮喪地回到了美國,戰爭的經歷和失敗的痛苦為他提供了改變自己精神世界的機會和創作的源泉。他先後寫了劇本《第五縱隊》和長篇小說《喪鐘為誰而鳴》,後者成為全世界暢銷的巨著,是海明威創作生涯中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被舉世公認為不朽之作。1945年3月,海明威在二戰勝利前夕回國,隨即移居古巴首都哈瓦那,在那裏定居,繼續他的創作生涯,先後發表了一些短篇和兩個中篇作品,其中《老人與海》(1952)是他的又一不朽之作,在1953年為他贏得普利策文學創作獎,1954年又為他贏得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在他的生命最後幾年中,一直遭受多種病症的折磨,他已喪失了創作的精力。1958年,海明威遷返美國愛達荷州療養,和高血壓、糖尿病等痼疾“搏鬥”了將近三年。最後,終於按照他的悲觀主義觀點:“在人和大自然或外界勢力的搏鬥中,最後人總是難免於失敗”,決心主動擺脫病榻上的痛苦折磨,在1961年7月用他心愛的雙管獵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自殺是對病魔採取的一種“寧死不屈”,與之“同歸於盡”的解決手段;同時也使他的消極世界觀和他所提倡的“硬漢”精神這一對矛盾最終在他身上得到了統一。難忘海明威海明威是硬漢精神的一種標誌。多少年來,這似乎成了一句至理名言。海明威是一個酷愛打獵、釣魚的作家。他到過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他的身上中過237片彈片。他的頭上縫過57針。他曾在非洲兩度飛機失事,嚴重的腦震蕩使他的視力和健康每況愈下。這就是海明威。他的經歷,孕育出他那硬漢的性格。在他的小說中,反覆出現了拳擊、鬥牛、狩獵、捕魚、戰爭等題材。這些都是力量的象徵。當然,還雜糅着酒、暴力、性、孤獨和死亡。海明威讓我知道,人的經歷是何等的重要,這是無價的財富。誰都無法輕視自己的經歷。今天的男人,對於海明威那種生活,自然是無緣也無法企及的。所以,人們曾經發出“尋找男子漢”的呼喚。一種男性的強悍、堅韌的陽剛之氣,已變得越來越稀有。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一種精神,敢於承受痛苦,蔑視死亡。一個作家的成名,不在於他寫了多少,而在於他有什麼獨特的創造。海明威以其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以其塑造的一系列硬漢形象,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學中的地位。而且,人們極易在文學大師的群像中辨別出他的聲音。無法否認,與海明威硬漢精神相吻合的是,他那具有鮮明個人特點的寫作風格。那就是簡潔利索。他放棄了無關的素材,技巧的花哨,感情的泛濫,蹩腳的形容。我彷彿看見他提着一把鋒利的板斧,砍掉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贅詞,砍掉了一切花花綠綠的修飾。正如英國作家歐·貝茨所說:“他以誰也不曾有過的勇氣,把英語中附着於文學的‘亂毛剪了個乾淨’。”據說,《永別了,武器》的結尾他重寫了39次。《老人與海》他校改了200多次,本來可以寫成1000多頁的長篇巨著,最終濃縮為只剩下幾十頁的一個短中篇。假如仍是1000多頁,那就不是海明威了。諾貝爾文學獎史也將抹去他的名字。無法理喻的是,被海明威所摒棄的,卻被時下我們的一些文人當寶貝似的撿回,樂此不疲地製造着成堆的文字垃圾。海明威的魅力在於,他凈化了當時的文風,掀起了一場“文學革命”。也因此,他被同時代及後來的許多作家奉為典範,並且吸引了世界上一代又一代讀者的目光。其春風化雨般的影響,經久不衰。近讀介紹海明威生平的一份譯稿。看他魁梧、結實、鬍鬚叢生的照片,嘴角還漾出一絲微笑。海明威是不朽的。很難再有像海明威這樣的作家,他的經歷與作品,讓我一讀再讀。因為,海明威是一個無法窮盡的話題。(韋泱)